古人评价王安石(王安石为人如何)

王安石是谁,各位都不会太陌生。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王安石是一位大文学家,他的许多诗词以及散文都被收录在教材,或者是课外补充读物当中,以供学生们学习阅读。

在历史课本上,王安石又是一位政治家、改革家以及思想家,他与他著名的“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政治经济必学的内容之一。

古往今来,人们认识王安石大多数是从他的文学与改革两方面来说,人们对他的认识也是褒贬不一的。

古人评价王安石(王安石为人如何)(1)

王安石生活于北宋年间,是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及文学家。1021年出生于一个官吏家庭,抚州临川人氏,字介普,号半山,后人又以王荆公称之。他的父亲早年担任临江军判官,县官等工作,所以辗转于南北各地。

王安石不仅是流传千古的诗人,他同时也是宋朝最著名的宰相,王安石变法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做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

王安石是北宋年间的人物,距今已有千年之久,但是人们对于当时的风云人物王安石的好奇却丝毫未减,许多人问王安石性格如何?关于王安石性格,后人也不能多加以批判,以下均四点是后人根据历史记载而整理而来。

  • 1.王安石是个自负,自视甚高的人

  • 2.不讲卫生

  • 3.刚愎自用,不能容人

  • 4.特别执拗

然而,王安石的“怪”却也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这样一个文学和政治皆是上上等的人,却有一个让人大吃一惊的习惯,也就是前文中提到的四点中的第二点:不讲卫生,他不爱洗澡也不洗脸。

古人评价王安石(王安石为人如何)(2)

王安石一向不注意自己的仪表,整日都是衣裳肮脏,须发纷乱,外表十分邋遢,他的这些恶习在当时可谓是众所周知。

他还有一个怪癖,看书时随手抓到什么就吃什么。最为可笑的一次是宋仁宗设宴,王安石竟面不改色的吃掉了茶几上一盘鱼食。诸如此类的事情,王安石不知做了多少。

古人评价王安石(王安石为人如何)(3)

据说有一次,王安石和一位同僚两人去面见黄上,因为天气太过闷热,他身上的虱子竟然爬了出来,皇上看见如此情形,就忍不住笑出了声,王安石不知皇上为何而笑,还是如无其事讲着正事,旁边的同僚看着也忍不住笑了,后来两个人回去的时候,同僚笑着告诉王安石他刚才身上的虱子出来了,在皇上面前丢脸了。

王安石听完,马上准备抓虱子,同僚大笑:“手下留虱!”

古人评价王安石(王安石为人如何)(4)

更好笑的是又一次,他因为不喜欢洗脸,有一段时间脸色乌青,他的门生们见到他的脸色,都以为他生病了,纷纷劝他看大夫,结果王安石大笑道:“我只是太久没洗脸,脏了而已”。

史料记载,王安石“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连他的老婆,都受不了他的脏,时时唠叨,让王安石去洗澡洗脸,然而王安石还是不理会他,因为处理政事十分繁忙,也不和夫人同床,他的夫人到后来索性随他去了。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当然了著名的历史人物也一样,在拥有优秀品质的同时,也会有自身的缺陷。人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会出于某种原因忽略掉他的优点而夸大缺陷,或忽略掉他的缺点而夸大其优点。王安石就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优点和缺陷都很突出。

古人评价王安石(王安石为人如何)(5)

客观的说,王安石的变法是不成功的,不成功的原因不仅仅在于保守派的反对,更在于改革本身的问题,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带来更多的问题。从士大夫阶层到普通百姓 都没有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益处,反受其害。

因此,很少有人从心里拥护改革,拥护王安石。这个时候,由于人们看待王安石的立场,角度的不同,更容易看到他的缺陷,而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他的优点,自然就评价不好了。

历史纪闻专注挖掘历史故事,民间野史,古史杂谈,述古道今,欢迎大家关注、评论、收藏转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