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为什么留在曹营(徐庶进曹营后真的不发一言吗)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肯定都知道这样一个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对化名单福的徐庶深表同情和敬意。故事是耳熟能详的:徐庶年少时爱好击剑,后折节向学,游学四方。刘备在新野时,徐庶化名单福,投效与刘备,被拜为军师。徐庶为刘备出谋划策,击败曹将吕旷、吕翔,斗阵胜曹仁,并计取樊城。不久曹操手下谋士程昱识破了徐庶的身份,称徐庶之才十倍于己。曹操欲拉拢徐庶,于是程昱取来徐庶老母,用伪书赚徐庶来降。徐庶临走前向刘备“走马荐诸葛”,并立誓在曹营“终身不设一谋”。徐母以为他背叛刘备,怒恨而死。徐庶深感刘备知遇之恩,从此他在曹营对政事始终一言不发。这段故事衍生出的这个歇后语千古流传,但事实并非如此。

《三国演义》中徐庶进曹营后其实还是给曹操出过两个计策的,这也是罗贯中这部巨著中对徐庶进曹营后仅有的两段记载:

第一处:当阳长坂坡的时候,赵云在曹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英雄盖世固然是主要原因,但还有一个人,如果没有他,赵云是不可能完成这个壮举的。事实上,徐庶出了很大的力。徐庶见赵云马落陷坑堪堪废命,言:“丞相莫非有爱将之意?”曹操言道:“正是。”徐庶言道:“何不收留于他?”曹操急忙传令:“令出山摇动,三军听分明,我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若有一兵一将伤损赵将军之性命,八十三万人马,五十一员战将,与他一人抵命。”众将闻听不敢前进,往后而退。所以赵云和阿斗才能冲出长坂坡,要不是徐庶,10个赵云也离不开长坂坡。

第二处:赤壁大战时,庞统献连环计,出来后被徐庶抓住了手,说:“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用连环计,你们是唯恐曹营烧不尽啊?”庞统把徐庶拉到一边说:“君当真要说破我计?”庶曰:“如果我说破你计我就不会来找你了。反正曹营要烧了,你教我一个脱身之计?”庞统就告诉徐庶,让他在军中散布流言,说西凉马腾、韩遂要发兵取长安。于是徐庶主动请命去散关防守马腾、韩遂,逃过赤壁大火。

除了这两段记载外,后来《三国演义》里面就没再写到他了。从这两段记载来看,徐庶确实是没有为曹操出过一个有用的计谋,实现了他对刘备的承诺。

但,历史上的徐庶和《三国演义》中写的是完全两个人。所谓“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徐庶非但不是一言不发,而是说了很多话。

徐庶是在刘备居新野时投奔刘备的。公元208年,曹操南下,大破新野,徐庶与诸葛亮一起行至长坂坡时被曹操击溃,徐庶的母亲也被曹操抓了去。徐庶对刘备说:“我所能发挥才能的,只有新野小县。现在新野没有了,我心已乱。老母在曹操处,请让我去。”刘备签应后,徐庶就去投奔了曹操。赤壁之战时,徐庶被派往镇守长安,以防西凉马腾。赤壁之战后,徐庶很好的起到了谋士的作用,深得曹操喜爱。曹丕继位后,徐庶官至三公之列,在诸葛亮北伐时都为司马懿出了不少主意。否则他决不可能会官至三公。如果不说忠义的话,徐庶真是一个不错的谋士。

  虽然在《三国演义》等文艺作品中,徐庶也算得上是一个重要人物,但在陈寿所撰的《三国志》中并无他的一席之位。作为“伯乐”,徐庶是附在他所推荐的“千里马”——诸葛亮的本传中与读者见面的。

  《三国志》共有两处提到徐庶。

  这两处是: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先主在樊(城)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徐庶为什么留在曹营(徐庶进曹营后真的不发一言吗)(1)

  这两段记载均出自《三国志·蜀·诸葛亮传》。

  这些事情显然都系罗贯中的“演绎”。尽管正史里边没有为徐庶单独列传,但我们却仍能从前文所引的两段记载中发现:

  (1)曹操并没有把徐庶之母骗至洛阳,而是掳到洛阳。

  (2)曹操并没有胁迫徐母作书信诱骗徐庶弃蜀投魏,徐庶到了洛阳之后,徐母的生死如何,正史上亦无记载。

  这些外围上的疑点扫清之后,我们不能不把目光转向我们的主要疑点上:徐庶进了曹营之后究竟干了些什么?从其他相关典籍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大略勾勒出徐庶的政治活动历程。

徐庶为什么留在曹营(徐庶进曹营后真的不发一言吗)(2)

  除了《三国志》以外,记载当时魏国历史的史学著作还有一部《魏略》。《魏略》上专门有一段写到徐庶,说徐庶当了大官:

  (徐)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少好任侠、击剑。中平未尝为人报仇,白垩涂面,披发而走,为吏所得。问其姓名,闭口不言。吏乃于车上立柱以羞之,击鼓以令于市,莫敢识者。而其党伍使之得脱。于是感激,弃其戟更疏巾单衣,折节学问,始诣精舍。诸生闻其前做贼,不肯与共止。福乃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习经业,义理精熟。遂与同郡石韬相亲爱。初平中,中州兵起,乃与韬南客荆州,到又与诸葛亮特相善。乃荆州内附,孔明与刘备相随去,福与韬俱来北。至黄初中,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逮太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才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庶后数年病卒,有碑在彭城,今获存焉。

  御史中丞,其官起于汉代。汉代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之佐,亦称中执法。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监察君国行政;内领侍御史,考察四方文书计簿,劾按公卿章奏。西汉末期,御史大夫改名为大司空,御史中丞遂成为御史台长官。自东汉至南北朝,中丞之权极重。

徐庶为什么留在曹营(徐庶进曹营后真的不发一言吗)(3)

  徐庶当过的这两个官职显然都系要职,曹操其人又用人惟才是举,根本不看你是否有什么虚名,而是看你有无真实才能,是否对他有过什么贡献。

  我们不妨想像一下,假设徐庶到了曹营之后真的一言不发,就算是他的名声再大,恐怕也不会授予他“统领皇帝的侍卫”以及“监察郡国行政,考察四方文书计簿,劾按公卿章奏”的官职。就拿孔融来说吧,对圣人之后的大名士,曹操尚且毫不手软,可为所用则用之,不能为所用则杀之,强盗出身的徐庶倘若一无建树,何以能做上高官?

而关于徐庶之才,更是毋庸置疑的。按三国演义的说法,徐庶之才强于二荀,但在《三国志》中,对徐庶的记述却极少,只说他是诸葛亮少年时的朋友,后来跟随刘备,也没有什么建树,只是推荐了诸葛亮算是功绩。而如果结合裴注中所载《魏略》中的说法,则徐庶的形象就更不那么圆满了:“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在诸葛亮的眼中,徐庶的才能只能做到郡守,和自己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而徐庶后来由于襄阳追击战中,老母被捕获,于是就同他的朋友石韬一起跟随了曹操,最后只是做到了御史中丞,似乎也验证了诸葛亮的评论。因此有人据此就认为历史上的徐庶是一个和三国演义中的徐庶完全不同的凡夫俗子,既没有荀、郭之才,也没有鸿鹄之志,对于刘备阵营来说,实际上也是有他不多,没他不少的人物。但如果我们读史时再仔细一些,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由此可见,徐庶进曹营之后,在徐州当过官,为曹魏楚王的国相。看来,文学和历史很多时候是两码事,文学家们的艺术加工并不就是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