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珩的六大精神 深圳大学在读博士生荣获王大珩光学奖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王若琳

近日,2019年第十六届王大珩光学奖评审会以网络视频形式召开,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17级博士生张峰荣获本届“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光学奖”。这是深圳大学在校博士生第二次获得该奖项。此前,深圳大学博士生葛颜绮曾获得2018年第十五届王大珩光学奖-高校学生光学奖。

王大珩的六大精神 深圳大学在读博士生荣获王大珩光学奖(1)

据了解,王大珩光学奖是王大珩教授出资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设立的奖项,旨在促进中国光学科技事业的发展,激励中国从事光学与光学工程领域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与高校青年学生。该奖项自1996年以来先后评选出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奖者25名、学生光学奖获奖者261名。2019年,该奖共评选出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得者2名、高校学生光学奖获得者30名。

张峰同学2017年入深大攻读博士学位,在深圳大学教授徐世祥和张晗的指导下从事二维材料非线性光学和超快光谱性质研究。其研究的内容为二维材料在强激光作用下引发的的光学非线性和光生产物,如自由载流子、激子、等离激元动力学及其调控特性,这对于构建相关光电子器件,如锁模激光器、光电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和发光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王大珩的六大精神 深圳大学在读博士生荣获王大珩光学奖(2)

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张峰成果突出,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多个国际权威期刊发表文章9篇;“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平台总引用704次、他引638次;两次荣获深圳大学“腾讯创始人”奖学金,荣获仪器仪表学会“金国藩”青年学子奖学金,主持深圳大学研究生发展基金重点项目一项。

据张峰介绍,他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为全固态超短脉冲激光器研究,进入博士阶段后根据导师的指导和个人兴趣研究方向变为二维材料的光物理性质研究。两个研究领域看似跨度不大,实际上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去补充相关知识。之所以能成功“跨界”,张峰表示要积极向师长讨教,和工程师讨论,同时也要广泛与他人合作。“学校提供了开放性平台为科研提供诸多便利,只要能扎实自己的专业,敢于钻研,就一定能有收获。”张峰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