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这首古诗可以想到什么(很绝妙的一首回文诗)

最近读到一首题目为《秋江》的诗,作者显示为宋朝僧人道潜所作。道潜和苏轼是好友,但是流传下来的诗作并不多,这首《秋江》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的上阙部分为一首回文诗,所用到的汉字只有10个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第一句为前面七个字,第二句为后面七个字,第三句是第二句颠倒过来的,第四句是第一句颠倒过来的,这四句诗的绝妙之处在于,从头读到尾是这首诗,从尾读到头还是这首诗。《秋江》的原文如下:

秋江[宋]道潜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泊秦淮这首古诗可以想到什么(很绝妙的一首回文诗)(1)

由于我对这首诗比较感兴趣,就用度娘搜索了一下,但是有意思的是搜索这首诗的时候,发现《秋江》的上阙部分搜索结果显示多为明末女诗人吴绛雪所做的《四时山水诗》的第三句《秋景诗》。

1.春 景 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

2.夏 景 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3.秋 景 诗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4.冬 景 诗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

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

风寒炙炭透炉红。

泊秦淮这首古诗可以想到什么(很绝妙的一首回文诗)(2)

这就有点奇怪了,这两个人不是一个朝代的诗人,为什么都会涉及这首诗呢?那么这首诗到底是谁做的呢?百度百科和360百科显示两个人都写过这首诗。这是百度百科搜索结果:

泊秦淮这首古诗可以想到什么(很绝妙的一首回文诗)(3)

百度百科显示为道潜所做

泊秦淮这首古诗可以想到什么(很绝妙的一首回文诗)(4)

百度百科显示为吴绛雪所做

泊秦淮这首古诗可以想到什么(很绝妙的一首回文诗)(5)

既然这样,我本着严禁治学的态度,又做了进一步的验证,道潜所做的《秋江》曾经作为阅读训练在中考题中出现,但是都没有前文提到的上阙部分,只有下阙部分: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我又在古诗文网上看到了道潜的5首诗词,其中就有《秋江》,也没有前文提到的上阙部分。

泊秦淮这首古诗可以想到什么(很绝妙的一首回文诗)(6)

古诗文网上的《秋江》

同时,我对吴绛雪又做了进一步的了解,吴绛雪自幼多才多艺,9岁开始通音律,11岁作七绝《题晴湖春泛图》,12岁便能以诗入画,擅长花卉、人物,著名画作有《梅鹊图》、《落英》等。重要的是吴绛雪擅长写回文诗,最著名的当属《四时山水诗》,分春夏秋冬四首,每首都是由10个字组成,其中的《秋景诗》就出现在道潜的《秋江》中。从诗词完整性来说,我个人认为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这四句诗应该为吴绛雪所做,因为《四时山水诗》还包括春、夏、冬三首,而且它们都是回文诗,格律一样。这四句诗就算加在道潜的《秋江》中,成为上阙,也感觉上阙和下阙不搭配,有生硬拼凑之嫌。

那么您认为这四句诗的作者到底是北宋的道潜还是明末的吴绛雪?

泊秦淮这首古诗可以想到什么(很绝妙的一首回文诗)(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