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古桥(走进都江堰一把)

都江堰古桥(走进都江堰一把)(1)

去过青城山,你一定见过那满山的青竹。

如果有幸去青城山脚下老乡家坐坐,你一定会喜欢上那做工精巧、美观结实的竹椅子。

问起它们的名字——来到青城山,当知马椅子。

都江堰古桥(走进都江堰一把)(2)

老成都茶馆文化——马椅子

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茶馆起源于四川。据《成都通览》载,清末成都街巷计516条,而茶馆即有454家,几乎每条街巷都有茶馆。

即便在今天,成都的茶馆恐怕也仍是四川之最,中国之最,世界之最。成都人喝茶讲究舒适、有味。四川产竹,椅子都是代表四川茶馆特色的竹靠椅,让茶客想躺就躺想坐就坐,讲个舒服。

都江堰古桥(走进都江堰一把)(3)

江湖讲究规矩,茶馆里的小物件自然也是。盖碗茶的讲究不必多说,说说茶馆的椅子。

在天府之源的都江堰青城山脚下,马氏家族百年来一直在传承传统竹椅的制作工艺。2016年列入都江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因制作的竹椅扎实耐用、美观而被世人推崇,有了“马椅子”的美誉,后来也将这门手艺的传承人称为“马椅子”。

都江堰古桥(走进都江堰一把)(4)

作为都江堰青城山镇的民间竹艺品牌,竹椅是其代表,由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第一代“马椅子”马双河创立,因其制作的竹椅扎实、美观被人推崇,在青城山一代远近闻名,便有了“马椅子”美名。

至第二代“马椅子”马俊清(1922年---2009年),增加了创新改良,制作发明了“加固圈”使“马椅子”除了拙朴、淳厚的美感,再更加了久经耐用的特点,现已传承至第四代。

都江堰古桥(走进都江堰一把)(5)

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马椅子,结合百年竹椅制作技艺、设计制作出的竹椅,汲取了老茶馆竹椅的款式,创新了款式、增加了舒适度、选用纯天然的竹子为原材料,制作出的竹椅子扎实、美观、耐用、具有收藏价值。

竹椅子没有一根铁钉子,采用的是榫卯结构,创新地在竹脚处增加了加固圈,竹椅子的寿命可达到30-80年。

都江堰古桥(走进都江堰一把)(6)

100多道工序才能做好一把椅子

竹子有着其独特的天然纹路,纹理清晰可见,总能给人一种质朴与淡雅清新,竹节错落有致,外形美观。 竹椅子无化学物质污染,纯环保,吸热能力强,还保持着竹的自然绿色。

竹椅子采用天然竹子,是可再生资源且成材时间短,采用竹子制作的竹椅子天然环保,被崇尚环保的人们视为时尚家居的新选择。

都江堰古桥(走进都江堰一把)(7)

选、烤、晒、晾……上千百次的磨炼和反复摸索,古老的工艺通过非遗传承人的灵巧双手得以传承。竹椅透出一方水土的清润甘甜和略带人间烟火气历史味道。新一代“马椅子”,不仅继承了祖辈做工扎实、风格粗犷、牢固耐用的特点,作为“文化符号”,还带有创新的现代感与深厚的历史感。

都江堰古桥(走进都江堰一把)(8)

都江堰古桥(走进都江堰一把)(9)

图 | 都江堰文体旅

都江堰古桥(走进都江堰一把)(10)

图 | 都江堰文体旅

老竹椅,岁月流淌之美;老竹椅,坐看人间烟火;老竹椅,新故事新希望;老竹椅,传承故事之歌!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