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治水先进事迹(金华义乌全域治水发展美丽经济惠民生)

金华义乌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地区,全市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开展全域治水发展美丽经济,推动治水从应急式治水向源头治水转变,从水体治理向水岸同治转变,从单纯环境治理向助推美丽经济发展转变全市依托美丽河湖打造10条旅游精品线,“长藤结瓜”式串联112个行政村,辐射300多个村庄,年平均接待游客超50万人,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近亿元近年来,义乌六夺大禹鼎,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和获得感大幅提升义乌通过治水,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并进之路,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义乌治水先进事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义乌治水先进事迹(金华义乌全域治水发展美丽经济惠民生)

义乌治水先进事迹

金华义乌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地区,全市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开展全域治水发展美丽经济,推动治水从应急式治水向源头治水转变,从水体治理向水岸同治转变,从单纯环境治理向助推美丽经济发展转变。全市依托美丽河湖打造10条旅游精品线,“长藤结瓜”式串联112个行政村,辐射300多个村庄,年平均接待游客超50万人,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近亿元。近年来,义乌六夺大禹鼎,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和获得感大幅提升。义乌通过治水,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并进之路。

一、坚持三水统筹,聚力解决治水瓶颈

一是解决“源头混流”之困。实施城镇、工业、农村齐头并进的雨污分流改造,实现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面源污染全管控、设施运维全常态、河道水质全达标“五全”要求,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域“污水零直排区”。二是突破“资源紧缺”之困。在全国率先实施全域分质供水,深入推进全领域各行业节水,加快水厂及双管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价格 信用 联动”等政策体制机制,将再生水作为“第二水源”,最大限度节约优质水资源,推进经济和社会效应双赢。三是破解“生态退化”之困。义乌全力推进浙江省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投资560亿元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碧波映城、山水相依”的浙中生态廊道,以“水岸同治”续写“人水和谐”新篇章。

二、坚持双重考核,推进污水科学调度

一是率先实施镇街流域水质双向生态补偿考核。按照权责一致、保护受益的原则,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体系和沟通协调平台建设,形成污染者付费、保护者得到补偿的常态化运行机制。补偿考核实施以来,流域水质不断提升,属地责任不断强化,激活治理成效明显。二是创新实施水岸同步考核。分晴雨天对纳管水质进行监测考核,实施“纳管污水浓度”与“流域水质”水岸同步考核机制。考核结果纳入镇街“红黄旗”攻坚竞赛,倒逼镇街扎实开展源头雨污分流、管网修复工作。三是同步实施污水处理厂联调联控。为解决部分污水厂处理能力不足和处理不均等问题,按照“城乡统筹、相对集中、就近处理”的原则,实行厂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实现厂厂互联互通、科学调度、削峰填谷,形成“九厂一网”污水处理体系。持续实施污水处理扩容提质,污水处理能力达75万吨/日,位居全省县级城市首位。

三、坚持数字赋能,实现治水精准管控

一是搭建水环境综合管理平台。为有效提高治水工作效率,推进治水工作从“人工粗放管理”向“数字化精准管控”迭代升级,义乌率先探索系列数字化治水新模式,搭建集日常业务管理、水质分析评价、预报预警、智能考核等功能于一体的水环境综合管理平台,通过“一张图展示、一体化监控”,实现水环境污染监测、分析、预警、应急响应等全过程动态管理。二是建设“智慧排水”综合管控平台。平台具备综合展示、水量调度、人员管理、任务管理、水利模型等功能。在污水主次管网的重要节点设置在线监测点,利用水力模型计算管道充满度,为水量调度提供基础数据,实现精准化水量调度,达到了“管好水、管好人、管好事”的智能化管理功能。

【来源:浙江省生态环境厅_市县信息】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