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学的内容都阅读过哪些(数学也需要阅读理解)

有关数学的内容都阅读过哪些(数学也需要阅读理解)(1)

对于数学学习,特别是像在中考、高考这些特殊学习阶段,很多人目光一般主要集中在函数、几何、压轴题等专题复习上面,忽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热点,如阅读理解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存在着大量的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都转化成数学问题来解决,那么在这样一个转化过程中,我们就需要把具体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等,同时又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定理等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要想提高解题能力,提高数学成绩,就需要学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关键是理解题意,即学生要有阅读理解的能力,而很多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都比较薄弱。

其实在我们的数学教材中,很多章节都安排了相关的“阅读材料”,但由于其不是教材的正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往往被很多教师或学生忽视,致使其应有的教学作用得不到充分地发挥。

从课本的学习内容安排上来看,相关的“阅读材料”我们可以看成是教材正文的补充和延伸,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不能仅仅只是当作布置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式来处理,而应根据教学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处理这些材料,充分发挥它们在教学中的作用。

有关数学的内容都阅读过哪些(数学也需要阅读理解)(2)

典型例题分析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不妨把纵坐标是横坐标的2倍的点称之为“理想点”,例如点(﹣2,﹣4),(1,2),(3,6)…都是“理想点”,显然这样的“理想点”有有无数多个.

(1)若点M(2,a)是反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图象上的“理想点”,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函数y=3mx﹣1(m为常数,m≠0)的图象上存在“理想点”吗?若存在,请求出“理想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有关数学的内容都阅读过哪些(数学也需要阅读理解)(3)

考点分析:

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新定义.

题干分析:

(1)根据“理想点”,确定a的值,即可确定M点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解答;

(2)假设函数y=3mx﹣1(m为常数,m≠0)的图象上存在“理想点”(x,2x),则有3mx﹣1=2x,整理得:(3m﹣2)x=1,分两种情况讨论:当3m﹣2≠0,即m≠2/3时,解得:x=1/(3m-2),当3m﹣2=0,即m=2/3时,x无解,即可解答.

解题反思: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形上点的坐标特征,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理想点”的定义,确定点的坐标。

谈到"阅读能力",很多教师忽略了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一味地做题导致学生忽略了对数学语言的理解,不能完全掌握数学的名词、公理、定理、定义、公式等。

有关数学的内容都阅读过哪些(数学也需要阅读理解)(4)

​阅读理解类问题一般具有题目篇幅较长,信息量大,各种条件关系错综复杂,解法多样灵活。学生要想正确解决此类问题,必须仔细地阅读给定材料,深入理解其含义,再进行分析归纳,弄清材料中隐含什么新的数学知识、结论,或提示了什么数学规律,或暗示了什么新的解题方法,然后展开联想,将获得的新信息、新知识进行迁移,解决题目中提出的问题。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来看,阅读理解类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中考数学的一大热点、新题型,也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众多教师研究的新课题。因此,我们要不断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可以这么说,阅读理解类问题是一类能很好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多方面能力的综合性试题,一直是中考数学命题的热点。

典型例题分析2:

我们知道,任意一个正整数n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n=p×q(p,q是正整数,且p≤q),在n的所有这种分解中,如果p,q两因数之差的绝对值最小,我们就称p×q是n的最佳分解.并规定:F(n)=p/q.例如12可以分解成1×12,2×6或3×4,因为12﹣1>6﹣2>4﹣3,所有3×4是12的最佳分解,所以F(12)=3/4.

(1)如果一个正整数a是另外一个正整数b的平方,我们称正整数a是完全平方数.求证: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总有F(m)=1;

(2)如果一个两位正整数t,t=10x y(1≤x≤y≤9,x,y为自然数),交换其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新数减去原来的两位正整数所得的差为18,那么我们称这个数t为“吉祥数”,求所有“吉祥数”中F(t)的最大值.

有关数学的内容都阅读过哪些(数学也需要阅读理解)(5)

考点分析:

实数的运算;新定义.

题干分析:

(1)根据题意可设m=n2,由最佳分解定义可得F(m)=n/n=1;

(2)根据“吉祥数”定义知(10y x)﹣(10x y)=18,即y=x 2,结合x的范围可得2位数的“吉祥数”,求出每个“吉祥数”的F(t),比较后可得最大值.

解题反思:

本题主要考查实数的运算,理解最佳分解、“吉祥数”的定义,并将其转化为实数的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对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思考、解决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的重要基础。增强学生对数学题目的理解及解答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模式,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夯实基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