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故事(杨子荣智擒座山雕)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这两句土匪切口,即便是有些小学生也能脱口而出。虽然他们可能并不知道杨子荣,却也说明杨子荣的英雄事迹流传之广。

那么,小说《林海雪原》和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所塑造的杨子荣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杨子荣确有其人。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故事(杨子荣智擒座山雕)(1)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照

杨子荣原名杨宗贵,字子荣,1917年出生于山东省牟平县(今烟台市牟平区)宁海镇嵎岬[yú jiǎ ]河村,父亲杨世恩是泥瓦匠,母亲宋学芝在家务农。

1921年,杨世恩、宋学芝夫妻带着4岁的杨宗贵闯关东,在安东(今辽宁丹东)安顿下来。一家人辛苦劳作仍无法维持生计,无奈之下,宋学芝带孩子返回了老家。

但老家的光景也好不了哪里去。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1929年,在母亲的安排下,12岁的杨宗贵重返安东,回到父亲身边。

在安东,父亲让杨宗贵上了两年学,其后退学到姐姐做工的缫丝厂干活,以挣钱贴补家用。孰料,正当杨宗贵三年学徒期满之际,工厂开始裁人,杨宗贵失业了。

年龄小,又没啥文化,他只能到码头干杂活,扛大包、搬木头、在鸭绿江边当船工、放木排,能干的活他基本都干过了。

1938年底,杨宗贵经人介绍,到鞍山矿区做了一名矿工。

此时的杨宗贵已经长成了大小伙,虽然活很累,但挣钱比以前多。不过,矿工也不是那么好干的,有生命危险不说,还经常被日本监工打骂,这也是他最不能忍受的一点。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故事(杨子荣智擒座山雕)(2)

杨子荣纪念馆浮雕

一次,一名日本监工又毒打一名矿工,杨宗贵忍无可忍,抢过监工的皮鞭,向他抽去。

虽然出了气,可他却无法继续在这里待下去了。在工友的帮助下,杨宗贵逃出矿山,回到了老家牟平。

这一年是1943年,杨宗贵26岁。从12岁离家随父母闯关东,到重新回到老家,杨宗贵在东北整整闯荡了14年。

十多年里,他体会了生活的艰难困苦,尝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熟悉了东北的风土人情,结交了一大批穷苦朋友。这段经历,为他后来的剿匪斗争提供了很大帮助。

1943年正是中国抗战最艰苦的时期,杨宗贵毅然参加了村里的民兵,配合正规部队打击敌人。

这期间,在母亲的撮合下,他与邵家沟的一位叫许万亮的姑娘成了亲,不久,女儿出世了。但不到半年,女儿因病夭折,杨宗贵一家痛苦万分。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命令山东主力部队开赴东北,以阻止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并解放东北三省。

胶东地区为此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兵活动,各村里每天敲锣打鼓,热闹非凡,欢送一批批当了兵的热血青年。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故事(杨子荣智擒座山雕)(3)

海林市杨子荣烈士陵园

杨宗贵从小受《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影响,一直想当一名英雄,现在终于有成为一名真正军人的机会,他欣喜若狂,顾不得回家跟家人商量就跑去报了名。

报名时,他没用“杨宗贵”这个名字,而是用的“杨子荣”

母亲和妻子知道他报名参了军,既高兴又难过。毕竟家里只有他一个壮劳力,他一走,家庭重担都落到了年老的母亲和瘦弱的妻子肩上。

但二人深明大义,对杨宗贵当兵表示支持,并让他在部队好好干,要积极进步,不能落后。

我们无从知晓,杨宗贵参军报名为何不用原名而用“杨子荣”,他走时也没将此事告诉母亲和妻子。但这看似无所谓的一件小事,却在后来给他的家人带来了莫大的伤害。

杨子荣被编入胶东军区海军支队。因为年龄偏大,成过家又老成稳重,杨子荣被安排到炊事班作了一名炊事员。虽然不太情愿,但他还是听从了领导的安排。

经过短期集训,他所在的部队于当年11月下旬开赴龙口,从那里坐船直奔东北。

从踏上东北那一刻起,杨子荣的部队大小仗基本没停过,一路走一路打,终于在1946年2月到达黑龙江东部的牡丹江地区,驻扎在海林镇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故事(杨子荣智擒座山雕)(4)

据说这里是杨子荣当年战斗过的地方

1946年1月,杨子荣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虽然只是一名炊事员,杨子荣却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利用向老乡借东西、筹粮的机会,宣传共产党的政策,以及发动解放战争的意义,号召当地青年入伍。

在他的积极宣传下,当地30多名青年参了军,杨子荣因此被部队评为“扩军模范”

按照上级安排,杨子荣部队的作战任务,是消灭牡丹江地区各种土匪武装,为解放东北扫除隐患。

部队迅速投入到扫除匪患的战斗中。杨子荣每日看到战友与敌人厮杀,而自己只能围着锅台转,急得不行,多次向领导请求参战,但因炊事班人太少而作罢。

他只能趁每次往阵地送饭时,拿起枪和战友们一起战斗一小会儿。他当过民兵,有一定作战经验,有时还会帮战友出出主意、想想办法。

所谓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杨子荣的机会终于来了。

在一次战斗中,连里的尖刀班班长身负重伤,无法继续指挥战斗,尖刀班顿时群龙无首。

连长正发愁让谁当班长时,指导员在旁边提醒道:“你看杨子荣咋样?”

就这样,杨子荣众望所归,从炊事员成为一名尖刀班的班长,也遂了他的心愿。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故事(杨子荣智擒座山雕)(5)

杨子荣生前用的手枪

在战斗中,杨子荣作战勇敢,有智谋,受到大家的一致赞扬。尤其是在杏树底剿匪战斗中,他孤身闯入敌营,硬是靠一人之力劝降了400余名土匪,成为东北剿匪战斗中的奇迹和佳话。

杏树底是牡丹江北部的一个小山村,有一段时间,从各处逃窜来的400多土匪集结在村里,凭借有利地形和坚固的工事与我军对峙。

1946年3月22日,剿匪部队向杏树底村发起进攻,杨子荣率尖刀班冲在了最前面。但土匪城高墙厚,又居高临下,部队几次进攻都被打了下来。

为减少部队伤亡,指挥部命令进行炮火支援。几炮过后,村里硝烟滚滚。虽然炮兵定位很准确,但炮弹不长眼睛,会不会伤到村民谁都说不好,而且大家也隐约听到村子里有妇女和孩子的哭喊。

杨子荣意识到,再这样打下去,即便土匪被消灭了,也会有百姓受到伤害。他请求暂停炮击,让自己试试去做土匪的工作。领导商量后,同意了他的请求。

杨子荣从掩体里站出来,向土匪挥舞着一条白毛巾,告诉他们停火。看到土匪也停了火,杨子荣觉得劝降有戏,随即跑进村里,开始了劝降。

在他的宣传和劝说下,大部分土匪开始动摇,村里的一些老人也纷纷走过来劝说他们:得考虑一下家乡父老呀。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故事(杨子荣智擒座山雕)(6)

牟平杨子荣纪念馆

这时,四名土匪头目走了过来,分别是家住本村的郭春富、康祥斌,和外村的许大虎、王洪宾。

许大虎和王洪宾不是本地人,当然无所顾忌,叫嚷谁投降就打死谁;可郭春富与康祥斌却不得不考虑村里乡亲们的死活。

杨子荣继续做郭、康二人的思想工作,二人也有了投降的意思,可许、王二人坚决不投降。四名匪目为此发生争执,互不相让。

最终,郭、康二人人多势众,又加上乡亲们的支持,逼得许、王二匪目终于让步,掏出枪扔到杨子荣的身边。其他土匪见状,也纷纷缴了枪。就这样,一场本应你死我活的血战,被杨子荣一人化解了。

杨子荣只身闯敌营,劝降400土匪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剿匪部队。首长欣赏他有勇有谋,调他到团里做侦察班班长,杨子荣又有了用武之地。

正是从那时起,杨子荣开始正式上岗成为一名侦察兵,这是1946年的事。

部队在后来的剿匪战斗中,杨子荣的侦察班总是先要深入敌后,摸清敌情后,大部队才开始出击。

不久,杨子荣因成绩突出,荣升侦察排排长。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故事(杨子荣智擒座山雕)(7)

京剧《智取威虎山》剧照

从1946年初到1947年初,东北剿匪部队历经一年的战斗,消灭了大部分土匪。但其他几十人一伙的小股土匪仍有不少,而且更狡猾、更隐蔽、更难消灭。

“座山雕”就是其中之一。

“座山雕”颇有来历。此人原名张乐山,山东昌潍人。2岁随堂兄来到牡丹江,15岁就当上了土匪。

由于骁勇善战,又颇有智谋,“座山雕”18岁就成为匪首。他从清末到伪满,做了50多年土匪,诡计多端,老谋深算,在土匪中人称“三爷”,相当有声望。

抗战前期,日军和张作霖都想灭掉“座山雕”,但都未能如愿。日本投降后,国民党为内战打算,收买“座山雕”,任命他为“国民党东北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并给予金钱和物资的支持。

解放军剿匪行动开始后,“座山雕”的大部分人马都被消灭,只剩下二三十个亲信死党,随他潜入东北深山,妄想等待国民党大军的到来。

隐入山林,共产党的部队一时找不到,“座山雕”得意起来。他率众匪徒继续为非作歹,抢掠村民,杀我干部,干了不少坏事。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故事(杨子荣智擒座山雕)(8)

杨子荣化装成土匪穿的大衣

对这样的小股土匪,大部队进山搜剿效果不大,而且极易打草惊蛇,让土匪逃脱。团里决定,先由杨子荣带5名侦察员扮成土匪,到山里想法找到“座山雕”的巢穴,再伺机消灭。

1947年1月26日,在部队的暗中配合下,杨子荣的侦察小分队开始向海林北部的密林深处进发。

几人连找好几天,才在蛤蟆塘看到一座不大的工棚,里面住着十几个伐木工模样的人。

杨子荣先用土匪常用手势和切口试探,告诉对方自己几人走投无路,想投奔一个山头,请对方帮助牵线搭桥。

刚开始没人理他,不一会儿,一个姓孟的工头说可以帮帮他们,不过要带他们去一个地方。

这位孟姓工头从里屋拿出一些工具和一个盛着半桶苞米面的小铁桶,把东西交给杨子荣几人,一直把他们带到20里外的一个空木棚,让他们在那里等着,然后走了。

杨子荣几人一等就是3天,苞米面吃完了也不见姓孟的来。正着急时,姓孟的突然出现了,这一次,他把杨子荣一个人带走了。

在不远处的一个屯子里,杨子荣见到了另外两个人。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故事(杨子荣智擒座山雕)(9)

杨子荣化装成土匪用的棉袄和帽子

二人先用土匪黑话试探杨子荣,看他对答如流,才放心地向他亮出身份。

原来,这二人一个是“座山雕”的副官,一个是一名连长。他们同意引荐杨子荣入伙,并准备下山买些酒肉准备过元宵节。

他们让杨子荣先回到原来的工棚,等两天后禀报了“三爷”再带他们入伙。

杨子荣这才明白,土匪把他们晾在工棚好几天,是为了考验他们入伙的诚意,看他们是不是真的走投无路。

两天后,副官和连长如约来到工棚。杨子荣让战士把这二人给绑了起来,并解释说,不知二人是不是真带他们入伙,还是骗他们的,先委屈二人一下,等到了山上再说。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故事(杨子荣智擒座山雕)(10)

杨子荣化装成土匪所用物品

两名土匪觉得有道理,就带几人直奔“威虎山”。

杨子荣发现,狡猾的“座山雕”在一路上设了三处秘密哨卡,每到一处,必须说出口令,哨卡里的土匪才出来。

他暗暗吃惊,庆幸大部队没来搜山,否则无论惊动了哪一道哨卡,“座山雕”都会逃得无影无踪。

在每一道哨卡,杨子荣都和前面说的一样,以不相信为由,先把出现的两个土匪绑了,再一起押上山。

三道哨卡过后,副官告诉他们,前面就是“座山雕”的老巢——一座被当地人称作“马架房子”的木棚。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故事(杨子荣智擒座山雕)(11)

马架房子

杨子荣让三名战士在外面看守被绑的几名土匪,自己带其他两人冲进木棚,各占据有利地势,用枪口对准土匪,不准乱动。

棚子里只有7人,杨子荣一眼看到了一个白发黑脸,长着鹰钩鼻子、留着一撮山头胡子的瘦小老头,他知道这肯定就是“座山雕”了。杨子荣让战士把几名土匪一起绑了押下山去。

杨子荣小分队抓捕“座山雕”,让首长大为意外。部队本来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谁成想他没费一枪一弹,直接端了“座山雕”的老窝!6人抓了13人,可谓大获全胜。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故事(杨子荣智擒座山雕)(12)

剧照|座山雕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消息成了大新闻,很快传遍整个海林镇,百姓欢欣雀跃,感谢他为乡里铲除一大害。《东北日报》还发表了《战斗模范杨子荣等活捉匪首“座山雕”》的报道,称这次行动是“以少胜多创造范例”。团里也召开大会,对他们作出表彰。

1947年2月20日,杨子荣又领了新任务,前去侦察海林北部梨树沟一带的匪情。团里为安全起见,安排副政委曲波带领30人的小分队,陪同杨子荣侦察小分队一起进山。

杨子荣利用自己丰富的侦察经验,很快在一个叫闹枝沟的地方发现了土匪隐身的木棚。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们在离匪窝还有三四百米的地方就匍匐前进,慢慢向匪窝靠近。

在确定未被土匪发现后,杨子荣和几名侦察员起身冲进木棚,大喊:“不许动!”“缴枪不杀!”“举起手来!”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故事(杨子荣智擒座山雕)(13)

京剧《智取威虎山》剧照

看到有土匪试图拿枪抵抗,杨子荣立即扣动扳机。但由于天气太冷,枪针被冻,杨子荣的枪没响,其他战士也纷纷开枪,均未打响。这时,不知哪个土匪向杨子荣开了一枪,正中他的胸膛,杨子荣身体一晃,栽倒在地。

听到枪响,曲波迅速带人扑了过来,各种长短枪支向土匪的窝棚猛烈射击,土匪也在房内负隅顽抗。曲波又让战士爬上房顶向屋内扔手榴弹。经过一番激战,土匪被全部消灭。

任务完成了,杨子荣却倒下了,战友们失声痛哭,为失去一位英勇的侦察排长、一位好战友而难过。

大家不会忘记那个时间:1947年2月23日。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故事(杨子荣智擒座山雕)(14)

海林市杨子荣墓

杨子荣牺牲时只有30岁,当兵一年多一点。从随部队开赴东北到牺牲,从一名炊事员到侦察排长,他大小战斗参加了百余次,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并且多次立功受奖,被评为战斗模范。

3月17日,部队为杨子荣和牺牲的几名战士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杨子荣被授予“侦察英雄”的光荣称号,他所在的侦察排则被命名为“杨子荣排”。

杨子荣当兵时间短,一到东北就投入了紧张的剿匪战斗,所以一直没时间给家里写信。母亲不知道他成了英雄,更不知道他牺牲的事,她甚至不知道杨宗贵当兵用的是“杨子荣”这个名字。

相反,因为杨子荣经常化装成土匪搞侦察,反而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带来了麻烦。

有一次,杨子荣正化装侦察,碰巧被一个牟平老乡看到了。那人回到牟平后,说在牡丹江看到了杨宗贵,他一身土匪打扮,可能已经当上土匪了。

村干部未经核实,即取消了杨家的军属待遇。从光荣的军人家属,一下子变成人人瞧不起的土匪家属,杨子荣的母亲和妻子备受打击,在村里抬不起头来。

杨母宋学芝不相信儿子会做逃兵当土匪,去找村干部评理。村干部说,人家都亲眼看到你儿子当了土匪了,这还能有假?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故事(杨子荣智擒座山雕)(15)

牟平杨子荣纪念馆

宋学芝还是不信,就到县里、区里、地方上去找。1957年1月,宋学芝终于等来了一张“失踪军人通知书”。通知书上写着:

经审查确认,杨宗贵同志为失踪军人,家属仍享受革命军人家属的优待。

原来部队也不知道杨子荣就是杨宗贵。

1958年11月,政府按规定,又给杨家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看到证书,宋学芝放声大哭,她哭自己失去的儿子,哭自己终于为儿子洗清了不白之冤。

1966年,宋学芝老人去世。她到死都不知道,她经常看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演的是自己儿子的事;她喜欢的英雄杨子荣,竟然就是儿子杨宗贵!老人对儿子牵肠挂肚,想着杨子荣要是自己的儿子该有多好!还买了《智取威虎山》的宣传画贴在床头,她又怎能想到,自己每天睁眼看到的,正是自己的儿子啊!

而杨子荣的妻子许万亮,自从女儿夭折后就郁郁寡欢,后来又背上了土匪家属的黑锅,因此忧思成疾,于1952年秋郁郁而终。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故事(杨子荣智擒座山雕)(16)

《智取威虎山》海报

自从杨子荣成为英雄后,海林百姓也在寻找杨子荣的家人。大家只知道他是胶东人,具体在胶东哪里?《林海雪原》小说里没说,烈士纪念碑也没刻,英雄的出处一时成了大家都解不开的谜。

海林人民觉得不解开这个谜,对不起长眠在地下的英雄,对不起英雄的家人,也对不起全国人民。

1966年,海林县委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组,奔赴胶东寻找杨子荣烈士的家人。经过三个月的调查走访,翻阅了几千份失踪军人档案,终未发现杨子荣家乡的确切信息。

1969年,海林县委和杨子荣生前所在部队再次组成一个联合调查组,对英雄杨子荣的家乡之谜再次展开调查。但仍然没有新的线索。

1973年,在调查组和当地政府的大力配合下,调查组终于在当年杨子荣的一位战友那里,发现了一张杨子荣的照片,并拿去给杨子荣的哥哥杨宗福辨认。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故事(杨子荣智擒座山雕)(17)

杨子荣遗照

当杨宗福老人从调查组故意混在一起的几张照片里,看到杨子荣戴着大红花的光荣照,不禁热泪横流,颤声说:“这是我兄弟啊,我的兄弟!”

听到人们告诉他这就是杨子荣,老人痛哭失声,百感交集。弟弟失踪了20多年,再也没能回来,却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

牟平县的干部群众也奔走欢呼,为家乡出了这样一位英雄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为纪念这位智勇双全的战斗英雄,牟平县委、县政府先后在县城修建了“杨子荣广场”和“杨子荣烈士纪念馆”,以让烈士的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得到传扬,激励牟平人民开拓进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谨以此文纪念英雄杨子荣,希望英雄的母亲和妻子也能够安息,不再有遗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