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最深刻的一首诗(你懂诗吗白居易的一字之师)

白居易最深刻的一首诗(你懂诗吗白居易的一字之师)(1)

“你懂诗吗”?“想要评价一枚鸡蛋,你就必须先做一只母鸡”,这是一种什么逻辑?

“屎尿诗”、“梨花诗”、“废话诗”在《诗刊》天马行空,令人瞠目结舌。万马齐喑,也万马奔腾。一场空前的文坛大辩论,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遥想当年“延安整风”运动,恐怕也要甘拜下风。这场文坛大辩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群体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这些诗“偏离了文艺‘二为’的方针,偏离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念”。尽管作诗门槛一路走低,但诗歌评价的门槛却一路企高。对于强国智民对烂诗的愤怒声讨,文艺圈总会以“你懂诗吗”、“不懂诗,就搬砖去”而大加挞伐;贾浅浅屎尿诗走红之后,除了“你们不懂诗”的习惯性自负之外,还有一种声音是“以偏概全”。

在《贾平凹的女儿被骂上热搜:是谁不讲武德?》一文中,彭敏为贾浅浅击鼓鸣冤——“贾浅浅最大的错,就是她是贾平凹的女儿。流量所在,如蚁附膻。否则谁会大费周章地往她脸上扣屎盆子?”在文中,他拿鲁迅的《教授杂咏》、《兵》和莫言《饺子歌》相比;更有甚者,他居然拿毛主席诗词里“千村薜荔人遗矢”相提并论……经过这一番举证,大力鞭挞评论者得了“以偏概全”的魔症,认为屎尿诗“所过之处一地鸡毛谩骂如潮——这不是文学评论,这是不讲武德欺负人”。无独有偶,为“浅浅体”诗鸣锣开道、“锦上添花”者还有诸多文坛大佬,诸如北京xx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四川x报的中国作协会员;而最有权威和影响者,莫过于一位中国作协副主席。也有名不见经传的“xx不倒翁”,竟然污蔑大众评论为“欣赏诗应该用心灵而不是用‘肠道和肛门’”,并将大众评论者定性为“无知,不懂诗;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读了几天书,不知哪里来的优越感?这些文痞知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相互吹捧,上蹿下跳,拉帮结派,搞小山头,为文不仁,迟早要碰得头破血流。

什么是诗?诗人的使命是什么?《诗刊》常务副主编、著名诗人商震在《诗人的使命》说的明明白白:“诗人的使命就是要对当下历史、思想、情感做解读,行文体现时代的烙印。诗歌是发现,如以一普通事物为例做判断,应该放大空间思考该事物的前生、过程、命运及可能”。同样都是《诗刊》副主编,彭敏却为什么就不明白呢?噢,原来“屁股决定脑袋”!

贾平凹在代表作《废都》中,他也只是含蓄地以“此处省略多少字”来代替,未尝直接挑战大众审美与公序良俗。相比之下,行事刁钻的贾浅浅也算是用“废诗”弥补了《废都》的缺憾。一名北大教授说得好:“这对父女配合得天衣无缝,父亲省略的文字,女儿写诗全都补回来了”。那么,贾浅浅的“屎尿诗”到底怎么样?我们不妨用“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载:《豫论场丨贾浅浅的“粗话”诗,文化领域的“圈子”病》一文中的结论 作结论吧:用“废诗”来比喻贾浅浅的诗作,终究还是客气了——那些充满不可描述词语的作品,不是“废”,而是“坏”。

“你懂诗吗”?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就是这些文痞知棍的气场。“评价一首‘好诗’也许并不容易,不过,评价一首‘坏诗’也许并没有那么难”。没有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走路?“想要评价一枚鸡蛋,你就必须先做一只母鸡”,这是一种什么逻辑?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载:“豫论场丨贾浅浅的“粗话”诗,文化领域的“圈子”病” 虽然诗歌创作的门槛一路走低,但诗歌评价的门槛却似乎一路高企,以至于无论面对怎样天雷滚滚的诗作,总有人以“你们不懂艺术”之名大加挞伐。贾浅浅意外走红之后,类似的声音再次响起,除了“你们不懂诗”的习惯性自负之外,还有一种声音是“以偏概全”。……评价一首“好诗”也许并不容易,不过,评价一首“坏诗”也许并没有那么难。无论任何时代的任何地方,充满粗鄙词汇的大白话,恐怕都很难与诗意联系在一起。因为贾浅浅,她的父亲贾平凹也再次进入公共视线。相比起写诗,以小说创作为业的贾平凹,无疑更加追求“写实”。尽管如此,在贾平凹的代表作《废都》中,他也只是含蓄地以“此处省略多少字”来代替,未尝直接挑战大众审美与公序良俗。相比之下,行事刁钻的贾浅浅也算是用“废诗”弥补了《废都》的缺憾。其实,用“废诗”来比喻贾浅浅的诗作,终究还是客气了——那些充满不可描述词语的作品,不是“废”,而是“坏”。

白居易最深刻的一首诗(你懂诗吗白居易的一字之师)(2)

一字救命,书法家一定懂诗吗?

慈禧太后,虽然贵为清末“太上皇”,但也喜欢附庸风雅,于是有一次,她让一位书法家在扇子上题字,想粘上一点书香之雅气。那位书法家题写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是书法家一时疏忽,题诗时一不小心,竟将“间”字写丢了。慈禧太后本想攀附风雅,写丢了一个字事小,可要是传出去,那还得了,普天之下不就笑话我不读书无知吗?慈溪太后看后大怒,“好一个奴才,欺侮我无知不懂诗”,于是将这位书法家定了个欺君之罪候斩。书法家听后,吓得魂飞魄散,面如土色;稍微清醒后,心想无论如何不能因为一字丢命啊!于是,急中生智,将丢了字的诗重新组合成一首词,且不慌不忙地说:“老佛爷容禀,我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一首词,不是他的原诗”,并当下吟断:“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溪太后听了,觉得非常不错,大有新意,大有诗意,龙心大悦,不但赦免了他的罪过,还赐给了他很多银子。

一字之失,差点丢命。但巧点断句,废诗变新词,且才思敏捷,意境美妙。书法家的专业是书法,不一定是诗人,但瞬间变废诗为新词,其诗人的潜质和才华,一般的诗人恐怕难以望其项背啊!所以说,诗并不是写了几首烂诗诸如屎尿诗、黎化诗、废话诗诗人的专利啊!“隔行如隔山”,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网络时代,早已不适时宜;强国智民,往往多才多艺,诗书琴棋,谁个不懂啊?“你懂诗吗”?问的有多狭隘,有多愚蠢!

白居易最深刻的一首诗(你懂诗吗白居易的一字之师)(3)

白居易的一字之师,居然是老太婆,老太婆难道也是诗王之王?

唐朝,有三位伟大的大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王白居易。白居易写完诗,一般要向老婆婆求教,老婆婆听得懂就取,听不懂就改,再听不懂就弃。白居易在杭州为官三年,有一次,在孤山寺和友人相会,漫步湖堤,不觉灵感一来,就写成一首《钱塘湖春行》的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我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正在诵这首诗,一位老婆婆迎面走了过来,于是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对老人说:“婆婆,刚才我做了一首诗,念给你听听,好不好啊?”老婆婆听了笑着说,“这首诗蛮好哩,就是白沙堤不止一个人爱,我们杭州人哪个不爱白沙堤呢?你不如把‘我’字改成‘最’字,这样就说出我们杭州人的心声喽。”白居易一听,这一字改得太妙了,不觉高兴得跳起来连声说,“婆婆,您说得好,改得好,真是要谢谢您啦!”后来,老婆婆知道这人就是大诗人白居易,喜得她逢人就说,“你们谁见过白居易吗?他的诗念给我听,我还改过呢。”一字之师的故事很快就传遍了杭州城,杭州百姓更加爱戴白居易这位虚心好学的人民诗人了。

白居易的诗词,产品多,通俗易懂,浅入深出,写完诗,一般要向老婆婆求教,老婆婆听得懂就取,听不懂就改,再听不懂就弃。扎根于群众之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所以,能遨游诗海,天地广阔。白居易的一字之师,老太婆将“我”改为“最”,“我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字之差,无论是意境,还是胸怀,真是天壤之别。所以,千万不要讽刺人家“你懂诗吗”?因为,高手在民间啊!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最深刻的一首诗(你懂诗吗白居易的一字之师)(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