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最好婚姻(沈从文相隔10年的两篇主妇)

沈从文最好婚姻(沈从文相隔10年的两篇主妇)(1)

文丨卿心君悦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曾两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一生著作颇丰,除代表作《边城》、《长河》外,在《湘行书简》中收录了婚后不久沈从文孤身返乡省亲时写给妻子饱含情意与思念的信,而两篇作品《主妇》,一篇写于1936年(结婚三周年),另一篇写于1946年(结婚十三周年),是沈从文送给妻子张兆和结婚纪念日的礼物。

沈从文最好婚姻(沈从文相隔10年的两篇主妇)(2)

这两篇《主妇》创作相隔的十年对于人生与婚姻来说可能并不漫长,但对于沈从文而言,这段时间恰是他“和自己弱点而战”的十年。

在这十年中,他对自己婚姻的反思与拷问,值得深思。

沈从文最好婚姻(沈从文相隔10年的两篇主妇)(3)

“持续来到两人生活里,自然不外乎欢喜同负气,风和雨,小小的伤风感冒,短期的离别,米和煤价的记录,搬家,换厨子,请客或赴宴,红白喜事庆吊送礼。”这是在第一篇《主妇》中对婚后生活琐碎的描写,这也是导致婚姻中“惊讶”消失的原因之一。

在沈从文看来在婚姻中触碰“红线”导致出轨的直接原因是:“惊讶”的消失。

什么是“惊讶”?

这里的“惊讶”指的是在婚姻中,热恋期的激情以及最初的爱情之美。

热恋期的激情是促成婚姻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激情也就是爱情最初的美,一见钟情,相互挂念,你侬我侬,在恋爱初期,对方是完美的存在,甘愿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甚至“甘愿为奴隶“,甚至“低到尘埃里”。

1929年,沈从文与张兆和相遇在中国公学(上海吴淞中学),那个时候沈从文在学校任教,而张兆和恰好是他的学生。

张兆和作为被叶圣陶称赞的“九如巷张家四大才女”之一,在学校是集万千异性目光于一身的存在。

二人的相遇是偶然是必然,这不好去分析,但是这次相遇却促成了沈从文对她的追求,从沈从文对她第一次表白“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爱上你了”,到被她的二姐张允和笑称为众多追求者中的“癞蛤蟆13号”,再到沈从文给她写的一封封情书中以“乡下人”自称,在爱到情动卑微时更以“爱的奴隶”自居,都能说明当时爱情中“惊讶”的存在。

二人各自予以了对方关于爱情中美的“惊讶”,正是这种“惊讶”的存在,二人于1933年9月9日在北平公园结婚,沈从文喝上了梦寐以求的“乡下人的甜酒”。

沈从文最好婚姻(沈从文相隔10年的两篇主妇)(4)

沈从文在第一篇《主妇》中,假借张兆和的口吻写到:

“虽一面也打算两人再要好一点,接近一点,那点“惊讶”也许就会消失,依然同他订婚而且结婚了。”

不难看出,在婚前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这种“惊讶”也许会消失,但是存在时的美足以让二人摒弃疑虑选择结婚。

但婚姻与爱情又是不同的存在,正如巴法利•尼克斯所说“爱情是一本书,第一章写的是诗篇,其余则是平淡的散文。”最初的感情如同诗篇一样,是浪漫的、富有激情的,就像记录在《湘行书简》中沈从文与张兆和互通的书信一样,情与爱,字字可见。

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婚后的感情难免会改变风格变为散文,在第一篇《主妇》中写到:“她发现他对她那点“惊讶”,好像被日常生活在腐蚀,越来越少。”惊讶的消失,曾经的美自然不复存在。

这种“惊讶”的消失是必然吗?

在《社会心理学》中认为这种“惊讶”的消失是必然的现象:一段关系维持的时间越长,它所引发的情绪波动就会越少(Berscheid & others,1989)。

随着相爱时间的增加,曾经的激情会随之降低,激情的维持时间在《社会心理学》记载为几个月甚至一两年。

沈从文最好婚姻(沈从文相隔10年的两篇主妇)(5)

“美是不固定无界限的名词,凡事凡物对一个人能够激起情绪引起惊讶感到舒服就是美。”这是沈从文在第一篇《主妇》中,对“美”的理解。

在沈从文看来导致婚姻发生“出轨”的根本原因是:“美”的诱惑。

什么是“美”的诱惑?

这里的“美”指的是沈从文所说的能激发情绪变化,感受到“惊讶”的美,也就是心中对于爱情或爱人的幻想。

这种诱惑是大多数人最初选择爱情时的原因与方向,一方的外表、性格、优点以及二人之间相处的舒适度等都属于这种诱惑。

诚如沈从文在第一篇《主妇》中提到的:

“他觉得她温柔甜蜜,聪明而朴素……她由于聪明和谨慎,显得多情而贞洁,容易使人关心或倾心。他觉得她温和的眼光能驯服他的野心,澄清他的杂念。”

这些都是当时张兆和带给沈从文“美”的诱惑,这种诱惑可以让他产生奋不顾身追求的欲望,迫切的想要和她在一起。

沈从文在第二篇《主妇》中关于这种诱惑又写到:

举凡另外一时另外一处热情与幻想结合产生的艺术,都能占有我的生命。”

这种诱惑可以促成了爱情与婚姻,同样又是这种诱惑从根本上导致了“出轨”的发生。

列夫•托尔斯泰说:“爱情就是众多的人当中,选出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然后绝不再理会其他异性的行为。”可是人无完人,所能产生诱惑的“美”并不是唯一的,相爱的人大多只能满足一部分的幻想。

正因如此,婚后沈从文在老乡熊希龄的家中结识了高青子,在交往过程中被她的才华与气质所吸引,她的“美”恰好弥补了张兆和的某些不足,因此产生的诱惑,致使沈从文“出轨”。

面对“美”的诱惑,不同人的处理方式又有所不同

有些人面对这种诱惑,会选择控制心中的感情,就像林徽因与金岳霖之间的克制,二人没有任由感情生长,因此也就没有触碰婚姻的“红线”。

而有些人面对这种诱惑,却会选择类似沈从文最初的做法,任由情感放纵,不加约束,最终在婚姻内“出轨”。

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如同沈从文在第一篇《主妇》中对感情的拷问:

“人生的理想,是情感的节制恰到好处,还是情感的放肆无边无涯?生命的取与,是昨天的好,当前的好,还是明天的好”

节制与放纵是在婚姻中面对“诱惑”时两种不同的处理办法,不同的选择最终导致不同的结局。

影响做出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惊讶”是否存在,是影响选择偏向的较大因素之一,热恋时很少出现类似“出轨”的现象也在于此,在“惊讶”存在时,诱惑的杀伤力并不强,然而随着“惊讶”被生活消磨,诱惑的产生与危机将随之增大。

而另一方面,影响选择偏向的最重要因素是责任,这种责任包括对婚姻与家庭的责任。

沈从文最好婚姻(沈从文相隔10年的两篇主妇)(6)

“她为了爱他,退而从容忍中求妥协,对他行为不图了解但求容忍。”这是沈从文在第一篇《主妇》中对张兆和在生活中态度的描述。

沈从文在文章也提到了关于婚姻中容易出现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追求完美,而忽略差异。

在第一篇《主妇》中提到她对他的要求:“长处保留,弱点去掉。”这是多数女性在婚后的常见做法。

塞西尔•基•奥斯夫说:“试图改变丈夫是妻子的天性,是正常的。”虽说这是正常的想法,但却很容易影响婚姻的愉悦度。在沈从文看来:“一个人的性格在某一方面是长处,于另一方面恰好就是短处。”他认为优点与缺点是并存的,因为有相应的长处,所以才会有相对应的短处。

在婚姻中最妥当的做法,应该像帕尔丹说的这样:“与相爱的人长久相处的秘诀是:放弃改变对方的念头。”尊重存在的差异,和而不同才会让爱情更富活力。

沈从文最好婚姻(沈从文相隔10年的两篇主妇)(7)

误区二:注重容忍,而忽略理解。

在第一篇《主妇》中写到:“他希望她对他多有一分了解,与她那容忍美德更重要。”在张兆和看来,为了适应生活习惯的不同,为了做到理想的“主妇”样子,她选择了容忍。但是一味地容忍很容易导致过度的放纵。

容忍与包容不同,容忍的侧重点在于对无法接受的事情被动选择妥协,而包容却是在接受状态下的尊重。

容忍是不会给对方带来约束的,而包容却有在情感上施加在接受范围内的约束,这种约束会让对方无力反驳,会让对方对某些错事与放纵感到羞愧。

想要做到容忍,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理解,懂对方的想法与需求,只有真正的懂得对方,才会让二人间的爱情更为甜蜜,正像波伏瓦说的:“真正的爱情是建立在两个自由人的彼此了解和认识上。”而所谓的了解和认识都是理解的基础。

误区三:搁浅问题,并疏于经营。

沈从文在第一篇《主妇》中写到:“善忘而不追究既往,对当前人事力图尽责。删除个人理想,或转移理想成为对小孩关心。易言之,就是尽人力而听天命。”这也是大多数婚后夫妻在感情处于平淡或发生危机后的常见做法。

搁浅问题,问题并没有解决,转移注意力也只会让一些问题成为婚姻的隐患。遇到问题需要及时解决问题,善于沟通、勤于思考,这样做是有利于婚姻长久的。

婚姻的幸福与否,不在于婚姻本身,而取决于自我如何经营,好的经营方式,就像闻一多那样将本来无爱的包办婚姻经营成一段幸福的恋爱。而不善于经营,导致原本幸福的婚姻半路夭折从古至今比比皆是。

沈从文最好婚姻(沈从文相隔10年的两篇主妇)(8)

“不知不觉间两脚已踏到有螺蚌残骸的水畔。我知道,我的双脚和我的思索,在这个侵晨清新空气中散步,都未免走得太远一些,再向前走,也许就会真入滇池水深处。我得回家了。”这是沈从文在第二篇《主妇》中所写,表达他对爱情的看法,不要一错再错,要懂得迷途知返。

沈从文在两篇《主妇》中不仅指出了婚姻诱惑的产生方式,相对应的他在文章中也给出关于解决办法的建议。

要正确看待“惊讶“并懂得经营“惊讶”,这是以预防为主。

沈从文在第一篇《主妇》中提到:“明白‘惊讶’的消失,事极自然,惊讶的重造,如果她善于调整或控制,也未尝不可能。”这就说明在他看来,经营“惊讶”对于婚姻长久与幸福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正视“惊讶”的消失

惊讶属于爱情中的激情成分,是最初的恋爱之美,这种美的体现是热烈的、浪漫的,但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随着相爱时间的增加,“惊讶“会逐渐的消失,但爱情的美不一定会消失,也许会转变表现的形式,变得愈加的内敛与浓郁。

△尊重“惊讶”的转变

爱情由热烈变为平淡,并不是情感的倒退,反而是情感的升华。就像琼瑶说的:“婚姻本身就是平静无波的东西,当止水并没有什么不好!要知道,湖水越深,才越平静,感情也是如此。”感情越趋于平静,就越稳定,自然就更为长久,何况平淡的美,虽不富华丽,但能润人心田。

△经营“惊讶”的美好

大多美好的事物,都需要用心去经营,在婚姻中更是如此。生活的美好需要懂得理解、体贴与关怀,这都有助于加深双方的情感,提升婚姻的幸福度。

同时,沈从文在第二篇《主妇》中还提到:

“我明白在生活和工作两事上,还有点儿相互矛盾,不易平衡。这也是一种生命的空隙,需要设法填平它。疏忽了时,凡空隙就能生长野草和霉苔。我得有计划在这个空隙处种一点花,种一个梦。”

实际上,不仅在生活与工作中会出现矛盾,在婚姻中会出现矛盾的地方并不少,而这也就导致在感情中会存在薄弱的环节,这些问题不能忽视,而填满这些空隙,弥补薄弱的方法,就是用爱与情去筑造婚姻中的美好。

沈从文最好婚姻(沈从文相隔10年的两篇主妇)(9)

如何正确的看待及面对婚姻外部出现的关于“美”的诱惑

沈从文在第二篇《主妇》中写到:

“单是一种艺术品,一种生物的灵魂明慧和肉体完美,以及长于丹黛调理眉靥,对我其实并非危险的吸引。可怕的还是附于这个生物的一切优点特点,偶然与我想象结合时,扇起那点忧郁和狂热。”

在他看来,关于诱惑重要的不是诱惑的本身而是由心而生的某种需求与期待。当外界的诱惑与心中的需求与期待相碰撞时,因此才会有可能触碰婚姻的“红线”。

那么解决诱惑问题的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内节制情感,另一方面是对外拒绝诱惑。

对于这两方面,沈从文在第二篇《主妇》中给出的解决办法是:

我得从作公民意识上,凡事与主妇合作,来应对那个真正战争所加给一家人的危险、困难,以及长久持家生活折磨所引起的疲乏。”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里面包含的却是他在十年婚姻中,与诱惑抗争所得到的经验与心得。

△公民意识

亚里士多德说:“尊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这句话中的“道德准则”就是沈从文提到的“公民意识”,它不仅是为人的道德修养与素质,也是对婚姻家庭以及生活负责的态度,更是对内节制情感,对外拒绝诱惑的关键所在。

陈道明说:“婚姻都会跑神,但主要看你会不会付诸行动,有没有自制。”这里的自制就是情感的节制,而想要做到节制,就需要有最基本的“公民意识”,一旦不懂得节制,忽略“公民意识”,就会像泰戈尔说的那样:“不知节制的爱不能长久,它像溢出杯盏的酒浆的泡沫,转瞬便化为乌有。”

拥有的婚姻才是最贴近生活、最能把握的幸福,追求幸福切忌高空建瓴,这就像沈从文在第一篇《主妇》中写的:“高空不是生物所能住的,我因此还得贴近地面。”

△主妇合作

沈从文在第二篇《主妇》中写到:

“我们这里有个共同点,由于共同对生命的理解和家庭的爱,追求的是二而一,为了一个家,各尽其分。”

所谓的“主妇合作”,是对家庭、生活义务的承担以及对共同目标的追求,就像池田大作说的:“结婚不是互相凝视对方的眼睛,而是相互凝视共同的目标,共同前进。”

婚姻是属于两个人共同的事情,塞缪尔说:“婚姻的成功取决于两个人,而一个人就可以使它失败。”因此,两个人都需要为共同的婚姻而努力,不忘初心,更不忘共同对幸福的期待,只有这样婚姻才会更为长久。

这些就是记录在沈从文两篇《主妇》中关于婚姻的一些经验,他曾一度踏入婚姻的“红线”,又从诱惑中醒悟而返,庆幸他知错能改、及时止损,也幸得张兆和的包容与对婚姻的坚定,婚姻在二人的努力下才得以延续,最终携手走完一生。

或许沈从文的观点有所偏颇,但从中也可看出一些婚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们不可以偏概全,但可从中得以警觉,以确保自身婚姻之长久。

沈从文最好婚姻(沈从文相隔10年的两篇主妇)(10)

卿心君悦,头条原创作者,知名情感博主。用文字温暖你,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