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话如何剪辑(妈妈的话女儿梳)

文|王优

节日前夕,收到快递。拆开纸盒,豆绿色的盒子呈现在眼前,一把木梳。

“妈妈,你需要有一把好梳子。”记不清什么时候,女儿这样说。“你的头发太毛糙,好梳子效果肯定不一样。”女儿看着我的头发在塑料梳子底下张牙舞爪,极力劝我买一把好梳子。哪有那么多讲究?想起小时候,头发又密又厚,一把木梳梳得缺牙豁齿还在用呢。

暑假,女儿从学校回来,递给我一个褐色木盒,看起来古色古香。打开盒子,月白色的小木梳躺在里面,秀气而端庄。梳齿上方浮一片绿色的叶子,柄部两叶交叠,叶下一只褐色蚱蜢正缘枝攀行。手柄一面刻了梳子的品牌,另一面有三个字:“女儿赠”。“好精致!”一下子欢喜得不得了。手与木梳相触的瞬间,只觉月光与流水滑过了指尖。“这么漂亮,一定很贵吧?”“你管它贵不贵,反正用的是我的奖学金。”女儿嘴一撇,“每天多梳几次,省得头发乱糟糟的。”

妈妈的话如何剪辑(妈妈的话女儿梳)(1)

口头应着,复又装进盒子放在梳洗台上,用的还是旧梳子。“梳子咋还是新的?”寒假里,女儿打开盒子,有些惊讶地看着我,“一把梳子,你不会舍不得用吧?那我岂不是白买了?”“用了的用了的,只是我比较爱惜嘛。”“多用用。这不仅是对头发的护理,也是对头皮的按摩。”此后,我一直用这把梳子梳头。

有一次收拾旧物,翻到一个日记本,薄薄的软面,只有几页是用过的。“今天,我不喜欢吃豆腐,妈妈打我,把我手都打红了。我长大了,要挣很多很多钱,一分都不给她用。”字迹歪歪扭扭,几个汉字夹杂着不少拼音。天!我曾如此暴烈?女儿小时候总是不能好好吃饭,勺子在碗里搅来搅去,就是不见吃到嘴里去。我离开一小会儿,她碗里的饭却会少很多。有一天,无意中发现窗台上有一层晒干了的饭粒。原来饭桌靠近窗子,她背窗蹲在椅子上,趁我们不注意把饭粒抛到窗外。看来,这些稚嫩的文字就诞生于此间。回想起来,她小时候,我的确缺少了做母亲的耐心,动不动就呵斥。一时间,羞愧难当。

女儿上学早,十一岁就离开我们,独自外出求学。我既没有陪读,连去看她的次数也很少,书信往来中,千叮万嘱的都是要她好好学习,努力上进。我以实际行动告诉她,在工作与生活中,我一直在努力,她也应该这样。小小的她,早早学会了独立,不像其他同龄的孩子,总是黏着父母绕来绕去。她一路走下去,越走越远,这一度成为我的欣慰与骄傲。一次次的目送中,女儿渐渐走出我的视线,日渐空落的心中便有了愧疚,有了遗憾。在她成长的过程中,许多重要节点,我都不在场,缺位的母亲,有什么理由要求女儿的亲近?我们之间,会不会越来越疏远?

妈妈的话如何剪辑(妈妈的话女儿梳)(2)

其实不然。长大的女儿以她自己的方式,不动声色地告诉我,她是我的小棉袄,一直都是,既贴心又温暖。知道我肩疼,为我买回按摩器;知道我爱臭美,给我买最得体的衣裙;知道我舍不得花钱,给我买好用的护肤品。外衣内衣、家用电器、收纳箱、沙发套……女儿回来一次,家里就焕然一新。单是头上的三千烦恼丝,女儿就费尽心思。这次的木梳和原来的造型完全不一样,6个大齿,非常圆润,婴儿的手指似的。齿背厚实,没有手柄,握感舒适。整个样子像低头静立的小象,敦实温厚。“这个梳子小,可以随时携带,是按摩梳。”微信上,女儿发了个笑脸。

豆绿色的盒子上,流水渐渐,烟云淡淡,燕子展开羽翅,梳理着山间流岚,长尾剪出一片春光。远处,峰峦隐现,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像极了女儿发送的笑脸。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