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来自于谁(公冶长之十四敏而好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来自于谁(公冶长之十四敏而好学)(1)

【原文】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注解】

孔文子:卫大夫,名圉(音yǔ)。文,其谥。《左传》载其人私德有秽,子贡疑其何以得谥为文,故问。

敏:疾速。

不耻下问: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皆称下问,不专指位与年之高下。

【译文】

子贡问道:“孔文子何以得谥为文呀!”先生说:“他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这就得谥为文了。

古代

那个

是个好玩的东西

真正的盖棺定啊

吓得多少读书人

甚至

武人

甚至

帝王

忧愁的很

不知道

后来

这个规则

咋就没了

子贡

弄不明白

一个私德有亏的人

怎么解

孔子说

对学习敏感

敏锐

有感觉

还努力

还经常问

尤其是

向地位

年龄

声望

不如自己的人问

有这三条

谥法规则里

今天看

这三条

也是可以做好学生的

当然

只是

才的层面

未言及德

那个

是另外的层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