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6市工业排名(山东半年度16城工业大排名)

众所周知,工业制造业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命脉所在。

山东一直被誉为我国的工业强省,无论是高端工业装备,还是纺织轻工业,山东都有着完善的基础配套。

业内人士指出,山东全省41个工业大类齐全,市场、人力等资源丰富。也有观点认为,山东的工业仍然存在大而不强的现状,一些长期性、结构性的问题尚未全面解决。

山东的工业突破,必然需要科技实力的加持。据悉,科技与工业紧密相连,工业领域的每一次升级,都需要科技的创新与突破。

山东16市工业排名(山东半年度16城工业大排名)(1)

山东半年度16城工业大排名,可分为五个梯队。

第一梯队(半年度工业营收5000亿级别):青岛(5623亿元)、潍坊(5556亿元)。

第二梯队(半年度工业营收4000亿级别):滨州(4889亿元)、烟台(4540亿元)、东营(4513亿元)。

第三梯队(半年度工业营收3000亿级别):济南(3910亿元)、临沂(3351亿元)、淄博(3124亿元)。

第四梯队(半年度工业营收2000亿级别):菏泽(2625亿元)、济宁(2445亿元)、聊城(2146亿元)、日照(2106亿元)。

第五梯队(半年度工业营收2000亿以下):德州(1790亿元)、泰安(1418亿元)、威海(1414亿元)、枣庄(803.5亿元)。

山东16市工业排名(山东半年度16城工业大排名)(2)

相比其他省份而言,山东16市的工业实力更为均衡。

山东虽没有深圳、苏州这样的工业顶尖强市,但整体而言,山东也没有像苏北、粤东、粤西北等地区工业较弱的城市。

当地学者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全球产业链持续重组,我国各地区的制造业正进入新的调整期。至此,山东的工业实力也有望弯道超车。

山东16市工业排名(山东半年度16城工业大排名)(3)

潍坊坐稳第二,紧追青岛。

从工业总营收来看,潍坊确实已经坐稳第二,与青岛的差距也并不大。半年度,潍坊与青岛的工业营收差距已经在百亿之内。按照这个趋势,潍坊成为山东工业第一城也是指日可待。

另据潍坊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潍坊全市实现GDP为3523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潍坊的第一产业增加值359.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1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53.2亿元。

同期,青岛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431.58亿元。由此可见,青岛的工业含金量明显要高于潍坊。

山东16市工业排名(山东半年度16城工业大排名)(4)

烟台反超东营,跻身山东工业四强。

与去年同期的数据相比,烟台的工业总营收已经强势反超东营。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烟台全市的GDP总量为4349.91亿元,同比增长4.5%。

其中,烟台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893.17亿元。而同期,东营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47.35亿元。

也就是说,烟台与东营两地差不多的工业总营收,但最终创造的GDP是明显有差距的。我们认为,传统工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确实要明显高于能源产业的拉动。那么对于山东半年度16城的工业大排名,大家有什么新的看法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