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偶剧占据主流(僵化古偶剧人设愈发高贵)

古偶剧好像在微博买了房,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一部古偶剧会占据话题中心。

月初,《与君初相识》的续集《恰似故人归》率先登场,而后《珍馐记》《祝卿好》《山河月明》《且试天下》陆续播出,又一次把古偶剧推上热搜。

古偶剧占据主流(僵化古偶剧人设愈发高贵)(1)

一边是愈发高贵的人设剧情,另一边却是不走心的物件和情节。虽然常常被吐槽同质化,但古偶剧仍然层出不穷。

古偶剧,到底藏着哪些流量密码?拆开揉碎,看看现今古偶剧的组成要素。

越来越高贵?底层叙事退出古偶舞台

纵观近十几年的古偶,主角身份从街头混混一路飞升,比韭菜长得都快。王爷和千金已是低配了,战神配仙女勉勉强强。就算开场只是个素人,说不定真实身份都是拥有混沌神脉的主神继承人。

古偶剧占据主流(僵化古偶剧人设愈发高贵)(2)

《千古玦尘》截图

白浅让凡人见识了青丘女君兼四海八荒第一美人和九重天太子夜华的凄美虐恋。她恢复神仙身份之后狠狠地挖下素锦眼睛的情节,让“人见人怕的天煞孤星”花千骨都羡慕哭了。2018年的锦觅,先花神与水神之女,虐恋对象是天界正统太子,真身为凤凰的火神。2020年《琉璃》里的褚璇玑,天界战神转世,男主角禹司凤则是天帝之子转世。主角上辈子的身份,都得被拿出来比,充分说明了投胎的重要性。

动辄四海八荒第一美男/美女、天上地下无敌上神的设定,不只是对演员和服化道的标准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这种变化伴随着故事类型的大换血。

既然已经是地表最强了,就走不了升级打怪成为强者的路径。毕竟已经是主神上神的级别了,也没有人可以拜师学艺,一般来说编剧给的设定都只能是六识不同、神脉未启这种级别。那怎么实现人物弧光呢?必然得背负比身份更重要的责任——凡人就背负杀父之仇、亡国之恨,天神就三生三世天劫灭世。

但这些都是副线。成为地表最强之后,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问另一伴有没有爱过自己。所以花千骨成了妖神之后考虑的可不是拯救苍生了,作为最强者,她还能干嘛?把心上人抓起来玩囚禁play,问问他我和这天下人你选谁。

古偶剧占据主流(僵化古偶剧人设愈发高贵)(3)

之前设定的一切障碍,都是为了成就男女主角的感情大事。拯救世界,只不过是男女主角爱情的小插曲。比如在《镜·双城》中,把在原著中有关自由、反抗、家国的议题,在影视剧中轻盈掠过,聚合为“爱情”一词。真岚太子不顾家国,对白璎说出“你最重要”,普通鲛人苏摹突然发现自己是海皇,反驳属下“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我又怎么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海皇呢?”国族立场下,人物关系本应显露出宿命般的隔绝与依偎,变为“美强惨”男主“以命换心”、深情男二“求而不得”的经典搭配。

古偶剧占据主流(僵化古偶剧人设愈发高贵)(4)

《镜·双城》男女主意外结识

复制黏贴不走心

虽然从剧情出发,人物角色设置愈发高大上了,但是观感并非如此,甚至愈发被吐槽不走心。

动作片看打戏,悬疑片看谜团,古装偶像剧作为一个长久的类型,绝美颜值和动人爱情,是其最基本的类型元素。但前不久火上热搜的古偶男主们,十分挑战观众的审美习惯。古装剧有古风范式,偏爱的是有立体度的面容、恰到好处的头脸比例以及带了一点玄学的古典美感,换句话来说,古装装扮相好看对演员的先天条件要求其实是非常高的。本来符合硬件条件的演员就有限,但古偶剧的批量生产导致了供不应求的市场情况,在演员挑选方面实在不能强求。偏偏加上现在流行的高贵人设,不是顶级天神也得是第一美人,普普通通的脸硬套人设,最终还是逃不过被吐槽的命运。

服化道方面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但也是一个翻车集中地。尤其是古偶仙侠里安静独美的鲛人以及各种动物,《与君初相识》里的鲛人,为了配上一条健硕的发光尾巴,给演员穿上了十分明显的肌肉衣——预告片都被吐槽的程度。

古偶剧占据主流(僵化古偶剧人设愈发高贵)(5)

另一个翻车集中地是布景,古偶剧的布景的确有难度,出现一些假树假山和特效手段也可以理解。不过,人设都已经那么华丽了,至少布景应该真实一点吧?《嘉南传》第一集男女主站屋顶,最后一集站山顶,都像是身处二次元漫画世界。

古偶剧占据主流(僵化古偶剧人设愈发高贵)(6)

古偶剧占据主流(僵化古偶剧人设愈发高贵)(7)

对了,鞠婧祎骑假马的镜头也出自该剧。

古偶剧占据主流(僵化古偶剧人设愈发高贵)(8)

或者《山河令》的复制粘贴大场面。

古偶剧占据主流(僵化古偶剧人设愈发高贵)(9)

古偶剧的套路也愈发单一,剧情设定雷同,甜虐设定让观众在玻璃渣里找糖吃,主题情节也更加向都市偶像剧看齐。人物感情线,说白了就是要甜也要虐,既要唯美动人,也要刺激曲折,玻璃渣里找糖吃的虐是最能够激发观众无限想象和怜爱的。

故事情节的信息量不能再局限于小情小爱,要有三生三世,也要有四海八荒,要有九世情缘,也要有寰宇天下。人设也越来越爱用“美强惨”,这种覆盖主角和配角、正派和反派的打法,可以说百发百中。《与君初相识》中,哪怕是拿着反派剧本的天仙顺德仙姬,看似甜蜜的师徒恋,背负的也只不过是“宛宛类卿”的替身故事。男女主角背景和能力都超强,设定上一个是为了自由不得不臣服的棋子,一个是不甘屈服被套牢的囚徒;一个为了利益半设计半真情地靠近,一个将信将疑地接受。一场痛苦离别后,一个沦为天仙的囚徒,一个流亡北境等待逆袭,开启了另一场虐恋。

古偶剧占据主流(僵化古偶剧人设愈发高贵)(10)

古偶剧占据主流(僵化古偶剧人设愈发高贵)(11)

古装偶像剧虽然是古代背景,但核心的情感价值取向则是向现代看齐,以古风投射当下流行的恋爱观。某种程度上,女性观众之所以喜爱古装偶像剧,是因为代入感。女性角色刻画要具有时代精神与意识,古装偶像剧虽然是少女心的造梦工厂,但女性已经不再是渴望被拯救的对象,女性观众对于女主角的偏好,也更加立体多样、有血有肉。但是另一方面,主角、尤其是女主角,在高贵身份的加持下,往往是通过手撕反派、吊打小三,展现他们无边的权力——却是往封建化退步。这几年来,把手撕小三演得最爽的,还得是三生三世里白浅恢复神仙身份之后挖眼睛的剧情。

古偶剧占据主流(僵化古偶剧人设愈发高贵)(12)

回过头看一下制作班底,古偶剧的导演大多来自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比如《陈情令》《三生三世枕上书》《从前有座灵剑山》《月上重火》《两世欢》,导演郑伟文、杨玄、于中中、何澍培、余翠华……几乎占据了古偶江湖的半壁江山。而短板也很明显,对创新的重视不够、投入太少,不仅表现在原创剧本缺失,更表现为主题老套、创作手法单一和服化道审美的窠臼。这也让他们的作品,更像是流水线上的产物——新三年,旧三年,加上一些流行元素,缝缝补补又可以做出“新产品”。

古偶剧占据主流(僵化古偶剧人设愈发高贵)(13)

古偶剧,不够新

这些古偶剧常常被吐槽“假”,另一个原因也在于不够新。

一个明显的现状是,由于模式高度同质化,吃过见过的受众们,往往看过一部,相似的类型就不再想看。而当下,经典古偶剧素材库和模型已经告急。

另外,经济上也有一定限制。庞大而复杂的世界观和“美强惨”人设,高级的服化道,没有几场大场面戏压阵,通常吃不下来。限于资金制约和甜宠功能,中小体量的古偶剧多半采用去掉虐点、只剩糖点的做法,让高富帅、霸总、美男子们凭借外形和身份俘获女主的心。但要请到脸蛋衬得上人设的演员,本身就要看缘分,更别提失去人物积淀和推动力的做法究竟成效几何。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曾在宁波召开的全国电视剧创作规划会议上讲话时指出,“玄幻、仙侠、架空演绎的古装剧也不能为增加娱乐性、吸引眼球而胡编乱造、放大文化糟粕,甚至违背基本伦理道德,违背基本的历史逻辑、生活逻辑和艺术逻辑。”

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审美的变化和对剧作厚度的要求,都在倒逼创作者做出改变。纯粹书写爱情、歌颂爱情的剧集同样不能轻视人物的理性思维和成长线。逻辑是否严密、人物动机是否合理、糖点安排是否自然,都决定着观众要不要投入进去,点开下一集。

近期资讯速览:

1、新浪微博上线IP属地功能

4月28日,新浪微博社区管理官方微博发布IP属地功能升级公告,称站方将在原基础上,于4月28日进行产品升级和新功能上线。一时间,各种人号异地的网红无处遁形——原来他们都在国内。IP属地来了,或能看清究竟谁在“裸泳”。据不完全统计,在4月份,今日头条、抖音、小红书、快手、知乎等平台也已发公告称,逐步开放“个人主页展示账号IP属地”功能。

2、广电总局:落实文娱领域治理,把好导向关、内容关、片酬关

近日,广电总局电视剧司调度推进2022年电视剧播出编排和2023、2024年重点电视剧选题规划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文娱领域综合治理部署,把好导向关、内容关、人员关、播出关、片酬关、宣传关,确保电视剧领域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