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最后谁当皇帝(长安十二时辰何监的荣耀)

《长安十二时辰》中李必的老师何监是由老戏骨韩童生扮演,戏份不多,但可以说演的入木三分,令人印象深刻。何监对应的历史原型就是唐朝诗人贺知章。

天宝三载,贺知章已经86岁,这是他人生最后的时光。天宝二年下半年,贺知章觉得自己的精力不够,身体完全不适,所以就提出退休,唐玄宗应允了。天宝三载正月之时,贺知章正式宣布退休回家当道士。

长安十二时辰最后谁当皇帝(长安十二时辰何监的荣耀)(1)

贺知章是武则天时期的状元,据说是浙江历史上有史可查的第一位状元。他的主要仕途生涯基本上在唐玄宗主政时期,所以唐玄宗与他的感情还是挺深的。

贺知章退休离京回家,唐玄宗就命令太子及左右相一行官员送行

庚子,遣左右相以下祖别贺知章于 长乐坡,上赋诗赠之。——《旧唐书·本纪·卷九》

皇帝都赠诗了,这帮送行的人自然也要赠诗送行,从而引发了大唐诗会。知常容收集了一部分相关诗篇,大家评一评他们谁的诗最有味。

第一个出场的是皇帝,唐玄宗,作为一代帝王,他的诗主要还是对贺知章的一种定性评价。唐玄宗就是剧中的圣人。

《送贺知章归四明》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

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独有青门饯,群僚怅别深。

长安十二时辰最后谁当皇帝(长安十二时辰何监的荣耀)(2)

第二个出场的自然是太子也就是李亨,即唐肃宗。不过很遗憾,我没有找到他送贺知章的诗,按道理,他与贺知章的感情还是挺深的。

第三个出场的就是右相,也就是剧中的林九郞,对应的历史人物就是唐朝一代奸相李林甫。《长安十二时辰》中讲的就是唐玄宗准备自己不想干了,想把权力交给李林甫执掌,当然太子一党是坚决反对的。这部连续剧显然就是围绕着阻止李林甫执掌展开的一次勾心斗角。

贺知章最后的官职是太子宾客,不用说肯定是太子一党,李林甫是站在太子的反面,因为李林甫当初想立武惠妃的儿子寿王为太子,寿王就是杨贵妃的原配老公。基本上太子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太子在天宝五载曾经二度提出与自己老婆离婚,全是李林甫迫害。具体不展开,你详细可以看《明星离婚上热搜,却不知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太子,被右相逼迫二次离婚》。太子对他恨到要挖他的坟墓。

李林甫对贺知章的送行,纯粹是因为唐玄宗的命令,所以他的诗基本上避言现实只谈当道士的好处,因为他与贺知章在现实中只有争斗,没有感情。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挂冠知止足,岂独汉疏贤。

入道求真侣,辞恩访列仙。

睿文含日月,宸翰动云烟。

鹤驾吴乡远,遥遥南斗边。

长安十二时辰最后谁当皇帝(长安十二时辰何监的荣耀)(3)

第三个是左相李适之了,这个人在剧中直接出现过而且用的是真名,当时高力士找他问话,问他是不是和贺知章密会过。李适之是李世民时期被废的太子李承乾的孙子,他在天宝元年当上了宰相,送行时间是天宝三载。

不过他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他与李林甫争权,自然受到李林甫的打压,连太子都不是他的对手,李适之自然也不是。最后李适之在李林甫的打压之下,在天宝六载自杀。李林甫是唐高祖李渊堂弟的后代。所以两个李唐后人是不断撕杀,本质上是唐玄宗一手造成。

李适之与贺知章还有一层身份,他们当时有一个协会叫“酒中八仙”,八个会作诗,会饮酒之人的聚会。第一仙自然是贺知章,第三仙就是李适之,李白是第六仙,而剧中出现过的一个爱喝酒的老头焦遂是第八仙。

他们不是光喝酒这么简单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之间是一种政治同盟关系,结党的雏形。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圣代全高尚,玄风阐道微。

筵开百僚饯,诏许二疏归。

仙记题金箓,朝章换羽衣。

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

长安十二时辰最后谁当皇帝(长安十二时辰何监的荣耀)(4)

剧中出现的韦坚,他是太子的小舅子,自然是太子一党无疑了。唐玄宗对他的评价是:能。

天宝三载送行贺知章的时候,正是春风得意之时,正月兼任御史中丞,到九月兼任刑部尚书与李适之联手共同对付李林甫。看这个势头有入阁拜相之势,当然最后在李林甫的打压下败了。

他与贺知章的交情应该也挺不错的,从诗中可以看得出。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解印辞荣禄,游真奉德音。

赠行天藻下,饯席上台临。

远驭仙山鹤,常怀帝里心。

无因同执袂,相望但沾襟。

长安十二时辰最后谁当皇帝(长安十二时辰何监的荣耀)(5)

李白也在场,李白的“谪仙人”的称号就是贺知章起的,李白是因为得到贺知章的推荐才有机会见到唐玄宗,那是在天宝元年。天宝三载李白已经不太被唐玄宗重用,完全边缘化了,唐玄宗叫他,他也懒得理会,天天喝酒,与贺知章走的十分近。为什么造成这样的局面,你可以看《李白为什么起名李白,任性的他将一手好牌打烂只需片刻》具体不展开。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久辞荣禄遂初衣,曾向长生说息机。

真诀自从茅氏得, 恩波宁阻洞庭归。

瑶台含雾星辰满,仙峤浮空岛屿微。

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

当然后来他还写了《对酒忆贺监二首》对贺知章的怀念,那一首诗的情感比较放的开。因为与本文主题无关,所以没选用。

长安十二时辰最后谁当皇帝(长安十二时辰何监的荣耀)(6)

郭虚己这个人也挺有意思,他十岁就能通读《老庄》相关的著作,对道家学术研究十分通透。天宝三载他大概在户部侍郎左右的位置,他的主要功劳是在吐蕃等族的作战中,屡战屡胜,后来因为染上疾病死在任上,死后赠太子太师。

为什么要提郭虚己呢?

因为虽然他没有出现在剧中,但他有一个外甥出现在剧中,那就是永王李璘,这个被太子扶养长大之人,最终也想要皇位。《长安十二时辰》在面见圣人之时,永王已经坑了太子一把。李白后来就涉及李璘谋反案,陷入牢狱之灾。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白首轻轩冕,黄冠重隐沦。

严陵垂钓日,疏广散金辰。

北阙辞明主,东门别故人。

以兹敦雅俗,玄化尽归真。

贺知章退休之时,他并没有占据险要位置,所以估计与贺知章关系还是可以的,并不是敌对关系。因为当时永王与太子关系没有撕破,还是亲和的。

长安十二时辰最后谁当皇帝(长安十二时辰何监的荣耀)(7)

永王外貌与历史原型差距最大

许王李素节之子李瓘也来送行,李瓘是唐高宗的孙子。之所以选取他的诗篇,主要从他的诗篇中可以看出贺知章的一生,他对贺知章的一生及送行场面都作了描写,透过他的诗可以了解贺知章的一生,也可以了解当时的盛景。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官著朝中贵,才传海上名。

早年常好道,晚岁更遗荣。

授箓归三洞,还车谒四明。

东门诏送日,挥涕尽群英。

此外还有杜昆吾, 辛替否,胡嘉鄢,韦述,韦斌,韩宗,齐光乂等等一行人的送别。这些大家都可以在网上搜寻,就不一一列举了。

长安十二时辰最后谁当皇帝(长安十二时辰何监的荣耀)(8)

贺知章除了《咏柳》这一首被大家熟悉的诗之后,还有《回乡偶书》最为人熟知,而《回乡偶书》正是他他辞官返回五十年没有回的老家感慨所写,而这一年也是贺知章的生命尽头。

一代狂客,在这一年完成了人生最亮丽的一笔,然后飘然而去。因为退休引发的大唐送别赠诗大会,又有几人能达到这样的高度,达成如此美景。当然这一天的绝对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贺知章。这就是贺知章的荣耀。


这是知常容写的关于《长安十二时辰》这部连续剧相关的最后一篇历史文章。谢谢各位好朋友的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