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3章深度解读(道德经演义3半亩方塘一鉴开)

诗曰: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全诗以一池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道德经3章深度解读(道德经演义3半亩方塘一鉴开)(1)

前两回【三棱心】重点阐述了我们身处的三个世界,即:“道世界”“心世界”“名世界”。而这首诗所描述的意境,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三个世界”的相互关系。

这半亩方塘的活水,像明镜一样铺开,这个由活水演化的明镜就是我们的“心世界”。

在方塘之外,有无穷无尽的事物,有看得见的,有看不见的;有物质的,有非物质的……“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个自由自在的客观世界,就是“道世界”。

我们的心是灵动的,我们灵动的心感知到了客观世界的存在,于是在心的涟漪里有了徘徊的“天光云影”,这就是“名世界”。

所以:

“道世界”是本原的、绝对的、客观的、恒定的、先天的……

“心世界”(应该的状态)是纯净的、无染的、虚静的……

“名世界”是虚无的、映像的、主观的……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如果不加以区分,它有它自己客观的样子。而当投射在人们心中,它又是另一番样子,就变成了主观的世界。如果我们心平静、纯净、无波无澜、无尘无碍,就像一鉴之开的半亩方塘,那么我们主观反映的客观世界肯定是最接近本质的,这时候就无所谓主观或者客观,三个世界就是一个世界。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实际情况可能会是:

一、源头没有常来常新的活水,活水变成了一潭死水;

二、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平静如鉴的水面成一池涟漪或波涛汹涌;

三、水面沉渣泛起或水草丛生,蒙蔽了水的清澈;

……

我们每个人的心,都不能做到“半亩方塘一鉴开”的平静,多多少少都要受到自己认知、情绪和意志等等方面的影响。无论如何,“心世界”对“道世界”的反映已经不真实,人的认知中,多的是主观的东西,反映的“道世界”是扭曲的、变形的、虚假的。

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往往由于个人的角度或受个人需要的影响,往往是和客观有所出入的,这样,由个人意志所支配的言行常常是与客观不符的。我们每个人的自身,即是一种客观存在,可有几个人的“心”能真正地客观地认识自身?能一直合情合理地处理自身的事情?

道德经3章深度解读(道德经演义3半亩方塘一鉴开)(2)

作为人类这个群体,它也有着自己的意志,有着自己的需求,这些需求,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内容,但基本都是围绕着社会需求的“名”与生活需求的“利”来运转的。在《道德经》中,老子无意排斥人们对于这些的追求,只是,在主观目的中,可否把这一切看淡点,少倾注点感情,加多些客观,让这个社会,从个人到群体,归于寻常的平静,少些蠢蠢欲动与躁动!

在《道德经》中,老子时而论道,时而说人,时而说人兼论道,说来说去,老子无非是劝人们弱化群体意志,淡化个人意志,少制造一些理论,在对“名世界”关注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一下“道世界”,让一切归于自然,归于道,这样,便没有了喧嚣与纷争,社会归于平静。

所以,老子论道,是通过“道”这面镜子,照出人心的欲望与躁动,并开出了消除欲望及医治躁动的方子。在我看来,这便是老子论道的目的所在。

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致虚极,守静笃”,在关照和修炼“心世界”方面作文章,让自己的心:

一、常有活水更新;

二、不被狂风吹皱;

三、保持清净平静:

……

所以在我看来,老子的《道德经》这五千文,包括其中的个人主张,均是在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或说精神境界中写就的。这种特殊的精神状态就是在“道世界”“心世界”和“名世界”中自由随心地切换。大家可以闭上眼睛体悟一下我所说的“方便之门”,想想是不是有这么“三个世界”的存在,然后用“三个世界”的思维来体会、进入、还原老子写《道德经》时的那种奇妙的状态,这个“状态”即是解读的重要工具。

道德经3章深度解读(道德经演义3半亩方塘一鉴开)(3)

进入这个“状态”,说来不易,却并非不可。像我,就是在反复诵读中无意中进入的,而一旦进入,大部分难以理解的文字都成为悟道的奇妙的音符。

下一回重点说一说我对“道世界”即“道”的理解,请继续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