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蛔虫病造成的损失(猪蛔虫病的病原及其防治措施)

1病原体

猪蛔虫是引发猪蛔虫病的主要病原,它属于线形动物门、蛔科、蛔属。从形态上来看蛔虫是一种大型线虫,并且是在猪体内寄生的最大线虫,通常新鲜的虫体会呈现出淡黄色或者是淡红色,且虫体的中间会稍粗,受精卵大多为短椭圆形,未受精卵呈现出长椭圆形。一般来说,猪蛔虫对化学药品的抵抗能力比较强,对高温比较敏感,所以一般的药品是无法将其杀死的,但是在高温条件下0.5h左右就可以将其杀死。

猪蛔虫病造成的损失(猪蛔虫病的病原及其防治措施)(1)

2流行病学

猪蛔虫病在猪场中经常发生,像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不合理或者饲料的营养搭配不合理等都会导致猪蛔虫病的发生,另外由于猪蛔虫对寄生条件的要求非常低,所以一般不需要中间宿主,再加上猪蛔虫的繁殖能力强、产卵多,所以猪蛔虫病的发病概率非常广泛。虽然该病在养猪场中的病死率不是很高,但是养殖人员还是应当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来减少猪蛔虫病的发病概率。

3临床症状

猪蛔虫病的临床症状会随着猪只的体质、年龄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患病初期,病猪会表现出类似于肺炎的症状,并伴有轻微的咳嗽、呼吸加快、体温升高,患病情况比较严重的病猪会表现出精神萎靡、心跳加快,喜欢躺卧,一般在患病1~2周之后病猪的症状会得到明显的缓解。另外还有的病猪会出现呼吸困难,并伴随流感、猪瘟等疾病,这样一来,蛔虫会在肺脏的协同作用下使得病情加剧,严重的话也会导致病猪死亡图。如果有大量的蝈虫寄生,会导致肠道堵塞、食欲废绝等情况,如果患病情况比较严重的话也会导致病猪的肠壁破裂。

猪蛔虫病造成的损失(猪蛔虫病的病原及其防治措施)(2)

4治疗措施

当前我国在猪蛔虫病的治疗方面主要有三种治疗方法,分别为精制敌百虫疗法噻嘧啶疗法以及哌嗪化合物疗法。其中精制敌百虫疗法主要是通过溶解拌人饲料中给病猪喂服的,当然药量应当集合病猪的体质和体重来进行控制,如果病猪的体质比较弱也可以适当地减少药量;噻嘧啶疗法则是用萘烃嘧啶混人到饲料中给病猪喂服用,一般要按照每千克体重20~30mg来进行配料;哌嗪化合物疗法则是用枸橼酸哌嗪和磷酸哌嗪来进行配药,同样地将其混人到饲料中给病猪自由采食,并且该药无任何毒副作用,在安全可靠的同时也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

5预防措施

5.1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由于猪蛔虫的致病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饲养管理的问题,因此饲养人员应当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做好相关的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工作,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增强猪的免疫力,从源头上减少猪蛔虫病的发生。另外,饲养人员也应当对饲料、饮水等进行严格的管控,确保猪只可以摄取到每日所需的营养物质,让猪只可以健康地生长。除此之外饲养人员也应当定期给猪舍通风,保持猪舍的清洁、干燥,及时地将病猪的粪便清理出去,避免出现堆积发酵的情况出现,这样一- 来可以有效减少寄生虫的入侵。

5.2定期实施驱虫工作

为了有效减少猪蛔虫病的发生,给猪群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规模化养猪场应当定期对猪群进行驱虫,每年猪群驱虫两次,仔猪入圈时也要驱虫一一次,母猪生产前2周也应当驱虫-一次,新引进的猪只也应当驱虫一次。除此之外,饲养人员也应当在母猪生产之前对整个猪舍进行全面的消毒,并且在母猪进人产房之前应当用肥皂对母猪进行全身清洗,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减少母猪生产过程被猪蛔虫寄生的概率。另外,在驱虫时也可以采取阿维菌霉类药物来帮助增强驱虫的效果。

猪蛔虫病造成的损失(猪蛔虫病的病原及其防治措施)(3)

6结语

总而言之,猪蛔虫病是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但是由于该病的死亡率不是很高,所以一直没有被人们重视起来,在诊断的时候也经常被误诊为病毒感染或者是细菌感染。近年来随着养猪场规模的逐渐扩大,猪蛔虫病的发病率开始逐渐提高,特别是在一些卫生条件比较差的养猪场中发病率尤其高,一且发病就会给病猪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养猪业的发展,因此养殖人员应当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