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最漂亮的一首诗(范仲淹倾情推荐)

今年央视中秋晚会典雅,大气,唯美,还原了国风本色,是一席集听觉、视觉与一体的中国文化盛宴。

最让人惊艳的,是子曰秋野的那首《过七里滩》:鼓声铿锵,曲调悠扬,意境高远,空灵留白处又给人以遐想。

范仲淹最漂亮的一首诗(范仲淹倾情推荐)(1)

“万象挂空明,秋欲三更。短篷摇梦过江城。可惜层楼无铁笛,负我诗成。杯酒劝长庚,高咏谁听?当头河汉任纵横。一雁不飞钟未动,只有滩声。”。——夏承焘《浪淘沙•过七里泷》

七里滩又称七里泷,因严子陵曾隐居此又称严陵濑,上至浙江省建德市的梅城镇(古睦州府或严州府治所在地),下到桐庐县的芦茨埠,是百里富春江最优美灵秀的江段。

范仲淹最漂亮的一首诗(范仲淹倾情推荐)(2)

严子陵是东汉的一位高人,他与汉光武帝刘秀是要好的同学。刘秀得天下后,深知严子陵的才能和德行,多次寻访请他入朝为官,但严子陵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坚决不肯接受高官,来富春江边躬耕垂钓,终老一生。

严子陵隐居富春山,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越不想出名,却越引来历朝文人雅士他树碑立传。

从谢灵运到李白,从韩愈到王安石,从苏轼到陆游,从黄公望到康有为,再到现代郁达夫、郭沬若和当代的汪曾祺等,历朝历代的文坛领军人物慕名而来,向严子陵表达景仰之意。据记载,仅从南北朝至清末,有1000多名文人墨客来过此地,并留下2000多首诗文佳句。

范仲淹最漂亮的一首诗(范仲淹倾情推荐)(3)

宋朝“第一流人物”范仲淹,对扩大严子陵的知名度,无疑起着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民间一直有流传,说历史上有过“完人”,一共有三个半:一个是孔子,一个是范仲淹,一个是王阳明,还有半个是曾国藩。由范仲淹亲自推荐,表明严子陵的超然地位。

1034年正月,范仲淹因朝中废郭皇后之争被贬到富春江所在的睦州任知州。

去年大火的电视连续剧《清平乐》有这么一段,还原了历史的真实场景。

宋仁宗宠爱杨、尚两个妃子,郭皇后心里时有怨气。有一次,尚妃当着仁宗的面讥讽皇后。郭皇后气愤难忍,追打尚妃。尚妃围着仁宗躲避,郭皇后一巴掌,没打着尚妃,却打在仁宗脖子上、把脖子划出一条伤痕。仁宗一气之下,便要废黜郭皇后。

范仲淹最漂亮的一首诗(范仲淹倾情推荐)(4)

当时的宰相吕夷简,因怀疑先前自己被罢相、外放是郭皇后之故。为了报复,吕夷简对这桩后宫争风吃醋的小事,采取火上浇油的方式,连忙附和。

范仲淹认为皇后有德行,无大错,宋朝开国至今无废后的先例,废后有损皇帝的威望,吕夷简是挟私报复、擅弄权术。双方争辩不下,吕耍了花招,请朝臣次日早朝向皇帝直接陈述。

第二天早朝,范仲淹走到待漏院等候上朝,忽听内侍降诏传呼,贬他为睦州知州。接着,朝廷又派人赶到他家,催促他即刻离京。

范仲淹最漂亮的一首诗(范仲淹倾情推荐)(5)

这是范仲淹第二次被贬。范仲淹在睦州只干了短短的半年,六月即调任知苏州府。在此期间他修严子陵祠,写留传后世的严先生祠堂记,创办龙山书院,创作“潇洒桐庐郡”系列诗歌,这些文化成就到今天依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离睦州府东北五十里的富春山麓濒水处,有严先生祠,始建于唐初,原为家祠。至北宋年间,因年久失修,祠堂倒塌多年。

范仲淹任职后,景仰于严子陵的高风亮节,立即组织人员全力以赴修缮。范仲淹后来在书信几次提到本次修缮,从中可以得知,他是派得力助手、从事推官章岷主持这项修建工程的。章也是北宋诗人,范和他的关系处得相当不错,时常和诗来往。

都是文化人,想来章推官在主持修建时,也是用尽脑子,尽量将工程做得完美一些。范仲淹还专门请来会稽的僧人画严子陵的像,又亲自写信,向大书法家邵竦求字。

范仲淹最漂亮的一首诗(范仲淹倾情推荐)(6)

除此外,范仲淹还为严子陵祠的长久保护建立了制度,免除严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让他们专门负责祭祀的事情。

不仅如此,范仲淹还倾情写下千古名篇《严先生祠堂记》,高度赞美严子陵的品格:“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从此,“往来桐江船,必拜严子祠。”(南宋赵蕃)

范仲淹高规格修缮严子陵祠,大大提升了严子陵形象的文化地位,使严子陵俨然成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偶像,而严子陵钓台则成为中国历代文人的精神家园。

富春江畔富春山,古往今来皆文章。富春江那一江的春水,充满着诗意的灵性,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云山苍苍,山高水长

范仲淹最漂亮的一首诗(范仲淹倾情推荐)(7)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