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百家姓里的姓氏刘姓分支(寻根问祖百家姓之)

刘姓为当代最有影响的大姓之一,在山东、河南、河北、湖南、四川地区最有影响。当代刘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总人口的5.1%,为中国第四大姓氏,刘姓人口大约6770万。

刘的名义

不在百家姓里的姓氏刘姓分支(寻根问祖百家姓之)(1)

刘的本意是兵器。在春秋的青铜器上的铭文刘字,象手执两刀作解剖的形状。联想到刘姓始祖刘累为夏后孔甲豢养龙和解剖龙的传说,那么,刘累一定具有出类拔萃的养龙和杀龙的技术。当然,所谓的龙为当时生活于河洛地区的一种鳄鱼。鳄鱼的皮十分坚硬,没有锋利的刀具是难以制服它的。刘累家族是属于一支既能豢养龙,又怀屠龙技术的部落。刘是一种屠刀,是刘部落所崇拜的原始图腾。后来发展为部落的名称和地名,进而演化为国名和姓氏。

早期的刘氏族还以刘树为社树,亦即图腾树。刘树在古代也称榴树,即山石榴,是一种野生石榴。刘邦在河南荥阳建立了西汉王朝时,迎太公居于新丰,地近临潼。传说刘氏家族有世代在宅院旁栽种山石榴的习俗,太公把这一传统也带到了都城长安,历汉晋、唐宋、明清至今,临潼的石榴仍是十分的著名。据说,在今天的南方的刘氏中仍保留喜好在庭院中栽种石榴的风俗。

刘姓起源

不在百家姓里的姓氏刘姓分支(寻根问祖百家姓之)(2)

刘氏始祖——刘累

刘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二:

其一出自祁姓

4000多年前的帝尧初居山东定陶,后迁河北唐县,故号陶唐氏,祁姓。

舜封尧子丹朱为唐侯。夏朝孔甲时代,丹朱后裔刘累为夏王驯养龙,有功而封于刘聚,即刘地(河北唐县),所谓的龙其实是一种鳄鱼。刘累后迁于河南鲁山。刘累为公认的刘姓始祖。商朝后期,武丁灭了地在今河南滑县的豕韦古国,更封刘累的后裔为豕韦国君。西周初期改为唐公,以奉尧祀。

周成王灭唐,迁唐公于杜,遂称唐杜氏。古杜国在今陕西长安东北,是神农氏的后裔后土的居地,以杜树为神树,故称杜。至周宣王时,杜伯无罪被杀。其子隰叔逃奔晋国为官。隰叔之曾孙士会曾出使秦国,后又由秦国返回晋国,其次子士轼留在秦国不归,遂恢复其祖上刘累之姓为刘氏。刘姓再一次出现在历史上,也是刘姓第一次大迁移。从此以后,刘姓族群冲出了长达千年的夏、商、周三朝天子周边活动的狭小圈子。

至战国后期,秦国灭了魏国,刘氏宗族随秦军进入魏国都城大梁,即今河南开封。至刘累56世孙刘荣,始徙居沛,即今江苏沛县。刘荣系汉高祖刘邦之祖父,传说刘荣葬于今江西瑞金县大华山铜鼓村。祁姓刘氏至少有4000年的历史。

其二出自姬姓

东周时,周顷王封其季子于刘累古封地刘城,史称刘康公,其后有刘氏。这是组成当代刘姓大族的一支重要的派系,称姬姓刘氏。古地在今河南郾师县南之缑氏镇。历经康、定、献、文、桓五世,相继为东周王室卿士,地位颇为显赫。刘国的后代有一支投奔楚国,迁居于河南南召县南部留山一带,后又涉湖南东部之浏水,也称浏阳河,至三国东吴设置浏阳县。

姬姓刘氏在周朝十分活跃,其影响和人口均超过祁姓刘氏。进入汉朝后,由于汉高祖刘邦的皇族刘姓的兴盛和威力,姬姓刘氏逐渐湮没无闻,其后人均融入进祁姓刘氏的大族之中,后世已不可分也。姬姓刘氏的历史有2600年。

外族基因融入

刘姓的起源不止以上两大支。汉高祖刘邦赐异姓功臣姓刘,也大大增加了刘姓大族的人口和成分。

除此以外,加入刘姓大族的最重要的成分是少数民族。从西汉初期的匈奴贵族内附,南北朝的鲜卑族的进入中原,一直到清朝的满洲八旗汉化,这中间有大量外族人改姓刘姓。华北地区,尤其在河南地区的刘姓含有匈奴屠各氏族、鲜卑独孤氏族的基因;东北地区的刘姓主要掺和了满族和蒙古族的血液。

刘姓分布

不在百家姓里的姓氏刘姓分支(寻根问祖百家姓之)(3)

刘姓分布频率

宋朝至今1000年,刘姓人口的增加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湖南四省,大约占刘姓总人口的33.5%,其次分布于四川、湖北、安徽、广东、辽宁、江西、江苏,七省又集中了刘姓人口33.5%。山东居住了刘姓总人口的10%,为刘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鲁豫冀、湘川鄂皖赣粤二大块刘姓人口聚集区。在600年期间,刘姓人口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是主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的迁移,同时,黄河以北的刘姓人群也大批向东北地区移民。

刘姓血型

不在百家姓里的姓氏刘姓分支(寻根问祖百家姓之)(4)

刘姓血型分布

刘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1.9%,A型占28.1%,B型占30.6%,AB型占9.5%。

刘姓名人

刘彻

刘彻(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西汉第七位皇帝(公元前141年—前87年在位)。他十六岁即位,政治上,颁行推恩令,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经济上,推行平准、均输、算缗、告缗,抑制商贾。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

刘向

刘向(刘中垒,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字子政,沛郡丰邑(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其代表作有《谏营昌陵疏》《别录》《列女传》等,其中所撰《别录》,是中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刘向被誉为中国目录学之祖。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出生于河南郑州荥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793年,刘禹锡进士及第,为监察御史。贞元末,加入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连州刺史、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842年卒,追赠户部尚书。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天论》等。

刘姓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汉朝是刘姓的鼎盛和发展时期,汉高祖刘邦的子孙分封于全国各地,支派众多,人丁兴旺。西汉初累计皇子封王30余人,封侯者达400余人。汉王室大封同姓王侯的结果使刘姓贵族遍布于大江南北,他们各据一方,很快成为各地有权有势的大家族。总之刘姓以皇族为主脉,经历大汉400多年的繁衍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成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大姓。

刘姓的郡望多达25个,著名的郡望有18处,最重要的是彭城和沛郡,其次为宏农、河间、中山、梁郡、顿邱、南阳、东平、高密、竟陵、河南、尉氏、广平、丹阳、广陵、长沙和临淮。刘姓以上18处的郡望为堂号外,还自立堂号有:豢龙、藜照、敦睦、敦伦、敦本、怀贤、墨庄等,普遍使用的堂号为彭城堂。“豢龙”堂号典出刘姓始祖刘累。刘累在夏朝孔甲时代,为夏王豢养龙,有功而封刘国。而“藜照”堂号出自汉朝的刘向。传说汉元帝时,刘向在天禄阁供职校书。一天晚上,有一穿黄衣的老翁,一手执藜杖,口吹拐杖上的火焰,一手拿着天文地理书,对刘向说:“我是太乙之精,听说你好学,特地来看你。”刘向自见了老翁,受了神书,才思越发敏捷,一生著书颇丰。

刘姓的重要楹联有四副:

术通乾象;喜入天台。

阮嵇作友;丰沛发祥。

三章早沛秦川雨;五夜长明书室灯。

孔氏弦歌,鲁国新声闻壁内;汉家箫鼓,祖庭余韵在人间。

家训格言:刘氏的家训首推西汉的刘向《诫子歆书》。刘向是汉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汉成帝时官作到光禄大夫、中垒校尉,他曾主持了整理校勘天禄阁藏书,遍览天下之书,撰成《别录》一书,在我国目录学史上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诫子歆书》是刘向为教育儿子刘歆而写的,以汉朝大儒董仲舒的名句“吊者在门,贺者在闾”、“贺者在门,吊者在闾”告诫儿子为人处世之道,要求儿子戒除骄奢傲慢之气,只有谦虚谨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刘向的诸子都很有出息,尤以刘歆最为成功,为人处世皆有章法,潜心于典籍整理,在其父《别录》的基础上编成《七略》,在我国的文化史上影响卓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