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简介(朱坤明殉国的杨嗣昌)

明朝皇帝最后的军事统帅当属万历皇帝,他在打击倭寇方面成绩突出,是我心目中的伟大英雄,千古帝王。天启、崇祯两位皇帝,不能力挽狂澜,明朝灭亡。其实明末的战略家还是有的,熊廷弼,孙承宗、袁可立都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对于杨嗣昌这个人,在平定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时还是有办法的,只是因为和清军议和,最后和袁崇焕一样,受到人们的批评。

杨嗣昌简介(朱坤明殉国的杨嗣昌)(1)

天启皇帝时期,任命孙承宗、袁可立负责辽东地区的军务,他们不负朕望,建立了稳固的关宁锦防线,皇太极决不能越蓟州一步。

杨嗣昌简介(朱坤明殉国的杨嗣昌)(2)

到了崇祯皇帝时期,清军几次入关,都绕过关宁锦防线,深入内地,把大量的人口,物资运往东北,大明王朝京师附近到处都是荒芜的天地,破败的村庄城池,崇祯皇帝朱由检一筹莫展,头发都白了。

杨嗣昌简介(朱坤明殉国的杨嗣昌)(3)

兵部尚书杨嗣昌是崇祯皇帝最信任的人,另一个是孙承宗,可惜孙承宗不满言官的弹劾,辞职回家。崇祯皇帝和杨嗣昌谈起国家大事振振有词,他对明朝关内关外的情况了如指掌,他觉得应该先消灭农民军,然后再派出得力的干将出击辽东,收复国土,甚至可以和清军议和,但是满朝的文武大臣不同意议和。

杨嗣昌简介(朱坤明殉国的杨嗣昌)(4)

杨嗣昌提出的四正六隅之策,的确把李自成,张献忠打得大败,李自成孤家寡人一个逃到深山里去了,张献忠接受招抚投降。但是清军趁机打来,明朝把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都调去保卫北京,李自成、张献忠趁机崛起,一发不可收拾。

杨嗣昌这个人和左良玉,孙传庭、卢象升的关系都不好,孙传庭希望面见皇帝陈述自己对国事的看法,杨嗣昌不同意还把他关进了监狱。卢象升坚决主战,指责杨嗣昌和袁崇焕一样议和,下场也一样。杨嗣昌大怒,命令手下高起潜把关宁铁骑扣下来,按兵不动,看着卢象升战死。

杨嗣昌也不会处理左良玉和贺人龙之间的关系,直接导致自己的悲剧,福王朱常洵,襄王朱翊铭被杀。杨嗣昌绝食而死。

杨嗣昌简介(朱坤明殉国的杨嗣昌)(5)

崇祯皇帝是十分喜欢杨嗣昌的,因为其他官员大多是沉默,遇到国家大事就呆若木鸡,只有杨嗣昌不惜和群臣对骂,即使被骂的狗血淋头。所以崇祯皇帝写了首诗送给他最信任的内阁首辅:“盐梅今暂作干城,上将威严细柳营。一扫寇氛从此靖,还期教养遂民生。”

杨嗣昌简介(朱坤明殉国的杨嗣昌)(6)

做有爱心负责任的电影剧本作家,朱坤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