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简短训练题及答案(文言短文精讲系列之一百一十五)

【原文】

文子①问道。老子曰:学问不精,听道不深。凡听者,将以达智也,将以成行也,将以致功名也,不精不明,不深不达。故上学②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学在骨髓。故听之不深,即知之不明,知之不明,即不能尽其精,不能尽其精,即行之不成。(选自《文子•道德》)

【注释】

①文子:老子弟子,与孔子同时。他的思想言论被后人传为《文子》。

②上学:上等的学习方法。

文言文阅读简短训练题及答案(文言短文精讲系列之一百一十五)(1)

【评析】

我先来说说圣字,繁体字作聖。《说文解字》:通也。从耳呈声。按这种解释,聖是形声字。其实,我们看甲骨文字形是个会意字,字形是一个站立的人的形体,突出了大大的耳朵。旁边是个口。表示人在倾听别人的话语。暗含的意思是说,听音知情,会听话的人才是圣人。

然后我们再回到这个故事,老子的意思是说,听对于学道非常重要,学道的关键是听的精听的深。听得精就是能抓住要点,听得深就是加入自己的思考。

鉴于此,老子提出了三种不同层次的听。一是用神听,学在骨髓。二是用心听,学在肌肉。三是用耳听,学在皮肤。也就是说,聚精会神去听,就会掌握道的精髓。用心去听,就会知道所讲的主要内涵。用耳朵来听,只能学到道的皮毛。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学习时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并加入自己而深入思考,才能真正掌握讲述者表达的意图,并掌握相应的技巧。这就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