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年前德国吹笛人(欧洲流传至今的吹笛人传说)

《哈默林的花衣吹笛人》是欧洲流传已久的传说,吹笛人因吹笛魅惑孩子们,并将他们带走而广为人知。哈默林虽然是德国北部的一个城市,但在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科尔新堡(Korneuburg)也流传着吹笛子的男人的传说。

为什么一模一样的故事会同时出现在德国与奥地利这两个不同的国家呢?本文将研究欧洲吹笛人的传说,并介绍其历史背景、传说的起源和故事的起源。

800年前德国吹笛人(欧洲流传至今的吹笛人传说)(1)

哈默林的花衣吹笛人

吹笛子的人是什么?

汉语中被翻译成吹笛人(吹笛子的男人)的神秘男子,在德语中的原文被称为“捕鼠男”(Rattenfänger)。

“捕鼠男”是欧洲中世纪到近代普遍存在的职业。当时,人们把家庭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和排泄物从窗户扔到路上或庭院中,这样产生的后果就是容易招致老鼠,以垃圾为食物的老鼠住在人类的生活圈里,老鼠身上的跳蚤会传播鼠疫。驱除这些老鼠就是“捕鼠男”的工作。

生活在人类生活圈子里的有三种老鼠,分为体型较小的家鼠(德语Maus,即老鼠)、体型较大的熊鼠和野鼠(德语Ratte,即耗子)。在欧洲,传播鼠疫病菌的跳蚤的寄生宿主主要是熊鼠。野鼠不易被这种跳蚤寄生,而且在鼠疫流行的时候,欧洲还没有这种跳蚤。

在奥地利,鼠疫流行的14~17世纪,捕鼠男也随处可见。一般来说,他们的特征是像流浪艺人一样从一个小镇到另一个小镇去驱鼠,不难想象,在魔女被认为是异端的那个时代,无论去到哪个小镇,捕鼠男都会被当作“拥有神秘能力的可疑的外来者”来对待。

捕鼠人的工作在如今的欧洲也依然存在,不过现在他们的名字叫做室内猎人。现在的捕鼠从业者不再使用笛子对付老鼠,而是使用药品、捕鼠器等等工具。

虽然人们知道老鼠对某些类型的声音有反应,但捕鼠人使用的笛子的声音在当时是否真的能够引诱老鼠,因为缺乏历史依据,只存在于欧洲的传说中,还没有得到科学的证明。

800年前德国吹笛人(欧洲流传至今的吹笛人传说)(2)

寻找吹笛人的传说

科尔新堡是流传着除了哈默林的吹笛人以外第二个吹笛人传说的城市,它位于维也纳多瑙河上游不远处。从萨尔茨堡沿多瑙河而下,科尔新堡坐落于维也纳城市前一段的多瑙河左岸,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河对面是拥有巨大修道院的克洛斯特新堡(Klosterneuburg),是从12世纪开始繁荣的历史城市。

作为不同民族和其他国家的军队进攻维也纳的主要目标,科尔新堡一直以来就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包括匈牙利、瑞典(三十年战争)、土耳其(维也纳攻城战)和拿破仑的军队都曾到访此处。

800年前德国吹笛人(欧洲流传至今的吹笛人传说)(3)

多瑙河沿岸的吹笛人

在科尔新堡的城市中心,像宫殿和城堡一样奢华的市政厅格外引人注目。该建筑完成于1895年,是一座新哥特式建筑。

绕到市政厅后面,与优美的外表不相称的粗犷的灯塔嵌入其中。该塔的建设比科尔新堡这座城市主体的历史还要悠久,虽然它原本只是当做教堂的塔,但在防御众多外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座市政厅前的广场上有两座巨大的雕塑。第一个是为纪念鼠疫结束100周年,于1747年建造的鼠疫纪念塔。

而另外一个就是被称为“科尔新堡的吹笛人”的雕像,它矗立在广场正中央的水井上,是科尔新堡全城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1898年,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为了纪念科尔新堡建城600周年而在此建立吹笛人雕像,并在100年后的1998年发行了针对吹笛人传说的纪念邮票。吹笛人的传说在这座城市根深蒂固。

800年前德国吹笛人(欧洲流传至今的吹笛人传说)(4)

科尔新堡的吹笛人雕像

吹笛男传说的形成与类型

科尔新堡吹笛人的传说大概是这样的。

1646年瑞典战争后,科尔新堡出现了大量老鼠。市长雇用了一个旅行捕鼠人,并许诺给他一大笔报酬。男人吹着黑色的笛子,发出可怕的声音,在镇上挨家挨户地巡视,引来了大量的老鼠跟着他。男人带着那些老鼠,径直走进附近的多瑙河里,河水泡到了吹笛男的膝盖,回头一看,所有的老鼠都溺水而亡了。

成功解决鼠患之后,市长却拒绝支付给他约定的货款,只支付了少量的报酬。吹笛的男人把钱还了回去,说了句“给我记住!”之后就消失了。

几天后,一名身穿华丽衣服、吹着金笛子的男子乘坐豪华船只从多瑙河上游出现。男人在街上巡游,听到优美的笛声,孩子们高兴地跑出家门。男人带着孩子们上船,把他们都带走了。男人把绑架来的孩子们带到君士坦丁堡(如今的伊斯坦布尔)卖给人贩子,把卖给他们的钱作为捕鼠的报酬。

800年前德国吹笛人(欧洲流传至今的吹笛人传说)(5)

这样读起来,科尔新堡的吹笛人的传说和哈默林的花衣吹笛人的传说惊人地相似。最大的差异是13世纪和17世纪的时代间隔,老鼠淹死的河流从威悉河变成了多瑙河,吹笛人带走孩子们的目的地都是东方。

但是,如果把这两个传说联系起来,就会发现原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故事。

实际上,科尔新堡传说的原型是以市长拒绝支付捕鼠费而结束的。后面关于捕鼠男绑架孩子的部分是在后世哈默林的传说被人广为流传之后才重新加上的。

与捕鼠故事相反的是,哈默林传说的原型是儿童失踪的故事。1284年,许多儿童和年轻人从哈默林消失,这一事件被人记录下来,并被加上了鼠疫的背景,但实际上欧洲最早的有记录的鼠疫是在1347年,因此哈默林传说的时间与此不符。后世欧洲的专家分析认为,吹笛人捕鼠的部分据说是16世纪之后才补充的。也就是说,这两个相似的传说原本就是不同的故事。

关于奥地利吹笛人捕鼠的传说,不止出现在科尔新堡,在玛格丽特(现在是维也纳的一部分)和弗雷斯塔特(林茨北部)也有关于“捕鼠男捕完老鼠但是市长没有付钱”的传说,但这些传说中都没有后来的捕鼠男绑架儿童的故事。

此外,在爱尔兰、西班牙等欧洲其他国家也流传着吹笛人捕鼠的传说。专家分析说,这些也不是从哈默林的传说中传播过来的,类似的故事在不相关的多个地方讲述,这已经成为民间故事的形式。

欧洲吹笛人的传说有很多谜团,它讲述了当时欧洲人的共同感受:百姓们饱受老鼠带来的瘟疫之苦,他们对吹笛人这个陌生外来人的怀疑,怀疑是否是他带来了瘟疫。

世界闻名的《吹笛人》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战争和疫病带来的社会不安,以及对外人和超越人类认知的力量的不信任感的背景下诞生的,至今仍不失其魅力,被人津津乐道。

800年前德国吹笛人(欧洲流传至今的吹笛人传说)(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