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绿系配色方案(设计配色-红配绿)

哈喽!今天继续给大家分享关于配色的相关文章,喜欢的欢迎关注收藏。

要说色彩界最具挑战的搭配非“红配绿”莫属。长久以来,“红”与“绿”这对CP都被大家嗤之以鼻,似乎只有圣诞的相关元素能让他们配得起来。

复古绿系配色方案(设计配色-红配绿)(1)

也许是深受“童年大被单”“红棉袄绿棉裤”和“东北大花布”等的影响,红配绿被贴上了“乡土”、“庸俗”、“辣眼睛”的标签,让不少人产生一种自然抵触。

复古绿系配色方案(设计配色-红配绿)(2)

但你知道嘛,其实所谓“丑到哭”的红配绿,才是高级又极具挑战的色彩。不仅兼具艺术气息和时髦气质,还更能体现创作者的创造能力,考验时髦精们的驾驭能力。

张爱玲曾说:“现代人往往不喜欢古人的配色,红配绿,绿配蓝,看了俗气。殊不知古人在配色上,是有很高的造诣与完备的系统的”。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一些,美破天际的红配绿,用事实为这对CP正个名。

01“红绿CP”的艺术气息

在中国古代的审美中红与绿一直都是很和谐的存在。白居易在《忆江南》里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宋祁在《木兰花》里写: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清照在《如梦令》里感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古人对于“红配绿”的喜爱从一些绘画作品中也可以很明显地体现出来。

复古绿系配色方案(设计配色-红配绿)(3)

如果说“红配绿”在东方的气质是沉静淡雅、生机盎然。那么在西方,就是热情浓烈的张扬。红绿CP是色相环上,相隔180°的“苦命鸳鸯”互为补色而遥相对望但是其强烈的视觉反差,却又能够,营造出无与伦比的感官体验。

复古绿系配色方案(设计配色-红配绿)(4)

野兽派创始人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被人们誉为“色彩的国王”。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在他的笔下红和绿热烈交织,有着无所畏惧的艺术精神,如此鲜明、如此大胆,像是要摆脱一切束缚和界限。

后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的高更,作品中也不乏红绿色彩的运用,他在在绘画技法上采用色彩平涂,注重和谐而不强调对比,对现当代绘画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的。

复古绿系配色方案(设计配色-红配绿)(5)

而在美国艺术大师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安迪·沃霍尔手中,也有着各种不同版本层次不一的红配绿。

复古绿系配色方案(设计配色-红配绿)(6)

在日本浮世绘的发展阶段中还曾出现过一种名为“红摺绘”的浮世绘样式。这种样式以红色为主,加以绿色、黄色,是多彩的浮世绘锦绘的前身。

复古绿系配色方案(设计配色-红配绿)(7)

不止文学、绘画作品在中世纪的教堂的彩绘玻璃上,也充斥着色彩鲜明的红绿配色。

集中华之美的故宫,也遍布红墙金砖、青绿彩绘。在《中国建筑史》中梁思成曾提到:“以冷色青绿与纯丹作反衬之用,其结果为异常成功之艺术”。

复古绿系配色方案(设计配色-红配绿)(8)

在诸多电影中也有很多“红配绿”的经典案例。比如让-皮埃尔·热内执导的2001年法国超现实浪漫电影《天使爱美丽》(Amelie)红色和绿色的搭配满足了电影,想要表达的超现实浪漫主义。

复古绿系配色方案(设计配色-红配绿)(9)

可见,如果没有红配绿,艺术史上将会少了很多突破性的绚丽。当然,红配绿不仅有着与生俱来的艺术气息,还有着不可比拟的时尚魅力。

02“红绿CP”的时尚气息

东方皇室以红金为尊,而在西方,红绿CP则是很多王朝王室的官配。从加罗林王朝、奥托王朝、到霍亨斯陶芬王朝,红绿搭配一直是皇室的最爱。从早期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红色和绿色都是,西方贵族们才能穿着的颜色。并且唯有真正的贵族才能穿红色,其他上层社会则穿绿色。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不少画作中,都可以看到,地位尊贵的人士身着红绿搭配。

复古绿系配色方案(设计配色-红配绿)(10)

复古绿系配色方案(设计配色-红配绿)(11)

在中国古代“红配绿”一直是重要的服饰配色。由于色彩等级制度,早期只流行于皇亲贵族之间。到了明朝晚期,随着服饰制度的松懈,大红大绿在民间盛行。

复古绿系配色方案(设计配色-红配绿)(12)

就算在现代时尚中红绿CP也很美。近几年来,大牌秀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红绿CP,为时尚领域,带来一种不同以往的风貌。

复古绿系配色方案(设计配色-红配绿)(13)

从点缀配饰到整体配搭,这对补色上演着极致诱惑,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除了时装领域,在家居时尚中,红配绿也别有韵味。通过调整色彩的比例和明暗度,就能让空间变得独具风情。

复古绿系配色方案(设计配色-红配绿)(14)

看完这些有木有心动呢?要不要来个红配绿尝试一下?

我是乐于分享的设计师小东,您的关注就是我分享的最大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