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娴在歌坛的实力(如果当年陈慧娴在国语歌市场发力会怎样)

陈慧娴,被造化“捉弄”的粤语天后

提到陈慧娴,伴随着她的称呼有“公主”、“帽子公主”、“粤语天后”等。

香港歌坛,徐小凤、甄妮、梅艳芳、叶倩文。。。天后那么多,但被歌迷亲切称呼为“公主”的,似乎只有陈慧娴。

陈慧娴在歌坛的实力(如果当年陈慧娴在国语歌市场发力会怎样)(1)

提到陈慧娴的经典歌曲,《千千阙歌》、《飘雪》、《傻女》、《归来吧》、《人生何处不相逢》。。。经典一大堆,清一色的粤语歌曲。

不禁想做一个假设:如果当初选择粤语、国语歌齐抓的话,陈慧娴将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翻看陈慧娴出道三十多年来的二十多张专辑,属于国语专辑的只有《傻女》、《心就要飞了》、《痴心傻女》三张,其中《傻女》并非一张纯国语专辑,《痴心傻女》只是一张老歌精选集。

正宗国语专辑,只有陈慧娴二度复出歌坛、人气已不同往昔时,向华语流行乐大势“妥协”的1997年专辑——《心就要飞了》。

陈慧娴在歌坛的实力(如果当年陈慧娴在国语歌市场发力会怎样)(2)

可是这张专辑的10首歌曲,除了《心就要飞了》、《没有消息的明信片》等几首新歌,半数歌曲均为粤语歌曲的国语翻唱,实在有点缺乏“诚意”。

当然了,这也怪不得陈慧娴,因为那时的公主已不是宝丽金力捧的当家天后,所以在专辑制作和宣发上的投入都有限,远不像公主留学期间宝丽金“求”着她灌制的专辑《归来吧》。

2010年,陈慧娴一首国语单曲《雪飞花》把个人感动得稀里哗啦,歌曲中饱含着公主对歌坛的深深眷恋和对歌迷的深情问候,歌迷们可以在《雪飞花》中联想到公主昔日的粤语金曲。

然而,时代一旦过去,放在过去能成为经典的《雪飞花》只能成为华语乐坛的一首流水作。

陈慧娴对比梅艳芳、叶倩文、林忆莲、王菲差吗?一点也不差,单论粤语歌曲的质量。

陈慧娴对比梅艳芳、叶倩文、林忆莲、王菲差吗?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因为公主除了粤语歌还是粤语歌!

陈慧娴在歌坛的实力(如果当年陈慧娴在国语歌市场发力会怎样)(3)

香港80、90年间的几位天后中,论当红期的地位,梅艳芳无疑是一枝独秀的,当她“千夕之争”退出香港歌坛颁奖礼后,虽然不在香港乐坛的最“中央”,但在后辈的启发下,唱出了《亲密爱人》、《女人花》、《一生爱你千百回》、《床前明月光》、《只羡鸳鸯不羡仙》等流传度很广的国语歌,可以说梅艳芳之所以在两岸三地都拥有极高知名度,这些国语歌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

陈慧娴在歌坛的实力(如果当年陈慧娴在国语歌市场发力会怎样)(4)

林忆莲是五位中最早求新求变的,这位陈慧娴的中学同学,除了在形象上继梅艳芳之后率先突破外,还最早到国语歌的主流阵地——台湾去寻找机会。

1990年,一首《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让台湾音乐教父李宗盛都动了挖角之心,继而一首合唱歌曲《当爱已成往事》“定情”,此后《伤痕》、《为你我受冷风吹》、《听说爱情回来过》、《不必在乎我是谁》、《至少还有你》等歌曲让Sandy成为整个华语乐坛的天后而不是香港歌坛天后,两次台湾金曲奖歌后也是5人中该奖项获得次数最多的。

陈慧娴在歌坛的实力(如果当年陈慧娴在国语歌市场发力会怎样)(5)

在1988、1989年就已表现出“接班”梅艳芳的叶倩文,两首劲歌金曲金曲金奖和4次最受欢迎女歌手,这份成绩单一点也不逊色于梅姐。

而在“师妹”林忆莲开发国语市场后,人美歌靓的莎莉“后发”而“先至”,《潇洒走一回》、《真心真意过一生》、《选择》、《我的爱对你说》、《明月心》等国语歌曲让叶倩文的名字传到了内地的偏远地区,香港第一位台湾金曲奖歌后也来自叶倩文制造。

陈慧娴在歌坛的实力(如果当年陈慧娴在国语歌市场发力会怎样)(6)

五位中,王菲年龄最小,所瞄准的机会也最恰当。1989年,当她的专辑《王靖雯》在香港歌坛未溅起水花之后,她一度欲效仿陈慧娴出国留学,然而有预见性的戴思聪劝说王菲坚持了下来。

当“千夕之争”的两位主角淡出,当外形不占优势的林忆莲选择发力国语市场,当五位中年龄最大的叶倩文大奖拿遍流露退意,王菲就这样携《容易受伤的女人》跃居天后之列了。

新艺宝的一姐王菲,也在宝丽金控股台湾福茂唱片之后,先后在杨明煌、张亚东、梁荣骏、袁惟仁等人的帮助下,成了台湾金曲奖天后,成了华语乐坛最有个性的“传奇”,《天空》、《我愿意》、《笑忘书》、《将爱》、《匆匆那年》等国语歌曲让王菲的名字牢牢镌刻在华语流行音乐的史册中。

陈慧娴在歌坛的实力(如果当年陈慧娴在国语歌市场发力会怎样)(7)

对比之下,只能对公主的音乐命运用一个词来总结——生不逢时。

在她稳扎稳打,即将开创新篇时,她遇到了事业如日中天、人脉广大厚实、公司极力追捧的梅艳芳,一段六年的海外留学错过了成长的黄金时代。

1995年学成归来时,熟悉自己的制作团队早已各攀高枝,因为新人的涌现和市场判断的迟疑,公司早已不把公主当成“手心里的宝”。

而香港歌迷逐渐遗忘了曾经的公主,他们的目光集中在王菲、彭羚等当红势力和“新晋小天后”郑秀文、陈慧琳等歌手身上。

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感到被“冷落”的公主,没有心气去“逆天改命”,蹉跎4年之后以专辑《为你好》为第二段歌坛时光做了“结业”。

陈慧娴在歌坛的实力(如果当年陈慧娴在国语歌市场发力会怎样)(8)

2003年,公主再度复出,只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彼时的宝丽金已变成现在的环球,“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除了少数真爱粉,谁还会数着美人额头的皱纹陪她慢慢变老呢。

华语乐坛早已“变天”,四大天王都挡不住台湾歌坛的再度爆发,何况一个两进两出巅峰已过的曾经的公主呢,一张林夕、黄伟文合力打造的专辑《情意结》,也抵不住一首《可惜我是水瓶座》、《下一站天后》或者《我的骄傲》。

公主思虑再三,在2004年以一张精选专辑《娴情时间》三度隐退,只是随着这两年歌曲《情意结》的翻红,还是嗟叹公主的命运为何如此“坎坷”。

2010年,陈慧娴带着对歌唱事业的热爱,以单曲《雪飞花》复出歌坛。

2013年,陈慧娴重回环球,环球唱片为此复出“宝丽金”这个消失14年的厂牌,只是在数字音乐时代,只有“流量明星”而没有“巨星”,虽然公主也几次出现在内娱节目中,但35岁以后还能保持巅峰人气的,除了邓丽君、徐小凤、王菲等寥寥数人,还有谁能这样呢!

陈慧娴在歌坛的实力(如果当年陈慧娴在国语歌市场发力会怎样)(9)

假如陈慧娴不急流勇退,假如陈慧娴能仿效刘德华、叶倩文等开拓国语歌市场,假如陈慧娴能像郑秀文、杨千嬅那样唱而优则演。。。太多的假如,也换不回机会的稍纵即逝,有果必有因,公主很好,只是亏在了自己的性格。

即使陈慧娴很少唱国语歌,但想起音乐,想听粤语歌时,陈慧娴都是一个无法被忽略的歌手。

喜欢一名歌手,不是喜欢他/她的外貌,不是喜欢他/她的名气,而是当他/她的音乐响起时,生命中有段不可重来的时光被涌上,思想中有种特别的情绪被燃起。

陈慧娴,再过20年,依然记得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