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快公考和高考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不胜枚举。特别是近期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点燃了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对古典文化的喜爱。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韵味,陶冶着我们的情操,滋养着我们的生活。

同样,作为中华文化一份子的成语,因其简短精炼,所以在平时的交流中如果使用到成语,那一定很出彩。

然而,问题来了,生活中一些常用的成语,你真能准确的使用吗?

下面就列举几个,大家可以试着挑战一下,看看能否准确的区分开?

  1. 空穴来风

    原义为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根据《现代汉语词典》2015年印刷的第6版,“空穴来风”的含义为“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或者“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高考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快公考和高考了)(1)

  2. 登堂入室

    也说“升堂入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后也形容唐突进入,指鲁莽不礼貌的行为。

    高考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快公考和高考了)(2)

  3. 不刊之论

    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刊,古代指消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消除。

    注意,这是个褒义词。

    高考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快公考和高考了)(3)

  4. 文不加点

    比喻作文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这也是褒义词。

    高考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快公考和高考了)(4)

  5. 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经常被误解为“没有成功”,其实不然,爽指差错。

    高考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快公考和高考了)(5)

  6. 炙手可热

    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暗指气焰盛、权势大,这个可不是什么好词,用在形容人的身上,他若不打你也算是给你面子。

    高考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快公考和高考了)(6)

  7. 上行下效

    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么干,原来是一个中性词,可现在慢慢地变成了一个贬义词,所以别轻易用在干部身上。

    高考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快公考和高考了)(7)

  8. 始作俑者

    出自一个典故,说孔子反对用俑殉葬,他说,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嗣了吧!所以说这个词用来形容恶劣风气的创始者,也是个贬义词。

    高考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快公考和高考了)(8)

  9. 万人空巷

    形容成千上万的人涌向某处,使里巷空阔冷落,不是街巷空空无人之意,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高考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快公考和高考了)(9)

  10. 不耻下问

    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用于他人,不是自己。

    高考常见且容易误解的成语(快公考和高考了)(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