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生武侠最厉害的武功(十大武侠名家武林正宗)

卧龙生(1930年-1997年),本名牛鹤亭,谱名华皋,鹤亭是他的字,取自《世说新语‧尤悔》中,陆机所言之“华亭鹤唳”及《诗经》“鹤呜于九皋”,河南镇平人,1930年端午节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镇平镇。1997年去世。牛氏为邑之望族,其父牛一珍,为一绸布小商人,其母王氏,生四男一女。牛鹤亭在家中居长,有妹华敏、弟华峰、华兴、华胜、侄甥荣茂,皆留居洛阳。高中没毕业就入伍当兵,1948年随部队到台湾,官拜中尉,1955年受到“孙立人案”的间接牵连,仓皇自军中退伍,闲来无事,在友人怂恿下开始学写武侠小说。

卧龙生武侠最厉害的武功(十大武侠名家武林正宗)(1)

牛鹤亭少时即逢二战爆发,在战乱中读过几年书。据其自云,出身于小商贾之家,从小嗜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古典名著及《七侠五义》、《儿女英雄传》等侠义公案小说。对于“北派五大家”(还珠楼主、白羽、郑证因、王度庐及朱贞木)皆所爱重,尤嗜朱贞木小说笔法、布局,因之建立了他的武侠审美观。1946年,因逢战乱而从军,考入青年军206师,先后参与山西、鲁西、洛阳等战役。1948年随军队来台,入孙立人所主持的第四军训班深造,结业后服务于陆军第八十军汽车营。1949年,经过半年的训练之后,又返回原部队,当上了少尉排长。后来又经过一次的考试,被选拔为军队政务人员,从事部队文宣工作。

那时牛鹤亭接触到西方翻译小说,如《金银岛》、《侠隐记》、《基督山恩仇记》等,皆为西洋传奇名著,以故事曲折离奇取胜。但之后爆发“孙立人案”,让牛鹤亭的军旅生涯面临阻碍,因为曾待过孙立人主持的训练班而受其牵累,所以在1954年以因公负伤的名义,以中尉阶级荣退。退役后,寄寓台中,面临生计上的压力,一开始趁著年轻力壮,以蹬三轮车糊口。当时牛鹤亭还没有身份证,在等待部队发放身份证的期间,他迷上了阅读武侠小说,他觉得其中有些虽然写得不错,但也有写得不好的。之后在朋友的鼓励下,牛鹤亭以“卧龙生”为笔名,向报社投稿,开始从事武侠小说的创作。

才华初露

1957年以少时求学于卧龙书院(原址现为南阳农业学校所在地),并且祖居南阳卧龙岗取笔名卧龙生,意为“卧龙书院之学生”,以处女作《风尘侠隐》崭露头角,此书写到第十集,卧龙生便生病辍笔,好友伴霞楼主(本名童昌哲,任职《成功晚报》副刊主编)之助,帮忙修饰作品文字,《成功晚报》亦要停刊,此后被出版家看中,由黄玉书代笔续完,交由玉书出版社出版单行本。第二部小说《惊虹一剑震江湖》在台中的《民声日报》上连载,再一次引起轰动,此二部武侠小说均因故中辍,后改交《武侠小说旬刊》接载,并由玉书出版社结集印行。但前两部作品均由别人代笔才完成。

第三部小说《飞燕惊龙》为卧龙生真正完成的第一部作品,《飞燕惊龙》在台北《大华晚报》上连载,再一次获得惊人的成功。而这一次的成功,与前两次有着根本不同的意义,因为这是在台北,且《大华晚报》的发行量、名气、影响,均远非《成功晚报》、《民声日报》等地方区域性的报纸可比。尤其,《飞燕惊龙》的写作,卧龙生已由初试进入熟练阶段,由摹仿进入自创阶段,其成就自比前两部要大得多。

1959年10月在台湾的《中央日报》连载的第五部武侠小说《玉钗盟》造成了一股阅读的风潮。台湾本地以及海外的华文报纸纷纷刊登卧龙生的小说。当时,中央日报还请了一位擅长绘画人物的画家李灵伽,替卧龙生的小说绘画插图。《玉钗盟》更得到当时的总统蒋介石的喜爱,连载期间,卧龙生偶因不适而暂辍,蒋总统亦曾数度致电报社垂询,以表关切。

《玉钗盟》、《神州豪侠传》等拍成电视连续剧,《玉钗盟》收视率更高达百分之九十。卧龙生在《飞燕惊龙》中首创的“武林九大门派”,及“江湖大一统”的说法,席卷港台,影响当代武侠作家极为深远。晚年因古龙的崛起与金庸的风行,“卧龙生式”的武侠才趋于没落。

写作时期

在台湾武侠小说界,卧龙生曾独领风骚被称为“台湾武侠泰斗”,后来司马翎和诸葛青云脱颖而出,与卧龙生并称台湾侠坛“三剑客”。其后古龙名气渐大,跻身高手之林,和“三剑客”合称为“台湾武侠小说作家四大家”。

1963年卧龙生娶妻杨雅美,小他十二岁,同属马。为宜兰中学女老师,性格温和而且思想保守。婚宴当天在台北大利餐厅设宴,有一儿两女。大儿子长得很像卧龙生,胖笃笃的,笑口常开。二女儿喜爱戏剧,曾进大鹏剧团习京剧。三女儿最机灵,小小年纪就能说故事。

当年卧龙生在风月场中玩耍,与古龙是好友。他除了不酗酒,其他玩乐都跟古龙学习。古龙纵情声色,中年夭折,卧龙生没因此丧命;但卧龙生心脏病发后,其妻杨雅美离他而去,两人客客气气分了手,虽然依旧是好朋友,但夫妻情份已尽。

1988年左右,身强力壮的卧龙生也终于倒下,住进了医院;经诊断,结论是心脏衰竭,病情危重。大夫认为已无多大的治疗价值了,甚至谢绝卧龙生住院治疗。这时,卧龙生的亲友们不知从那儿弄来一种偏方,说是专治此类疑难杂症,对症下药,可见奇效。卧龙生虽并未抱什么希望,但不忍伤亲友之心,将药喝下,没料到居然真的再一次出现了奇迹,他的康复让医生及医院感到无比惊讶。一年之后,人们在报纸上又看到了卧龙生的新著《袁紫烟》的连载,这一系列竟一直“连续”到1994年!1997年2月23日晚间,卧龙生因心脏宿疾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享年六十九岁。卧龙生是鸿源案受害者之一,沦落到只能租屋居住。

影视制作

随着卧龙生之名变得家喩户晓,中华电视公司邀请他做节目制作人。在华视八年期间,以制作电视连续剧为主,如讲述一个家族成败兴衰的《洛城儿女》、清代乾隆皇帝逸事的《江南游》、《长江一条龙》、《谍海风云》、《谍海奇花》等多部知名电视剧。在华视工作期间,卧龙生仍旧在业余时间写武侠小说,只是数量相对减少,质量也相对降低,写作风格也有所改变。卧龙生也曾投入电影的制作,电影处女作《侠士、镖客、杀手》亏蚀了台币过百万元。及后撰写的电影《古寺奇情》,聘请余汉祥为导演,在阿里山姊妹潭的布景还一度成为旅游景点。

作品

卧龙生作品长期在报刊上连载,事后集结成书的,约有五十部,是个多产的作家,所拥有的读者群不在少数。但是卧龙生的投资事业亏损累累,弄得晚景凄凉。后来迫于生计,便又重操旧业写起武侠小说。出版社也常用他的名义出版别人的作品,坊间挂名卧龙生的作品超过一百多部。事实上仅有四十余部是卧龙生执笔。重要的作品有《飞燕惊龙》、《双凤旗》、《玉钗盟》、《天香飙》、《无名箫》、《素手劫》、《绛雪玄霜》及《仙鹤神针》等。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九四年,卧龙生的武侠小说创作延续了三十六、七年之久,这恐怕是新派武侠小说家中的一项纪录。而他的最后心愿,就是修订出版自己的作品全集,要从自己的作品中精选出三十部左右加以修改、整理,并盖上“卧龙生真品”的印章,还卧龙生以其真实面目!

卧龙生武侠最厉害的武功(十大武侠名家武林正宗)(2)

著作权

1979年,卧龙生、独孤红和东方玉三位作家向春秋出版社提出诈骗著作权的告诉,据卧龙生表示,自1960年开始就委托吕秦书出版他的小说,包含《玉钗盟》、《飞燕惊龙》等二十一部,一千多集。原定条件是再版时出版社要付百分之十的版税给作家,但二十年来吕秦书表示他们的书很少再版,只有《玉钗盟》、《飞燕惊龙》曾再版一次,但实际上已再版多次,最少侵吞卧龙生七百余万元的版税。后又用白纸向三人要了签名,私自将三人四十六部小说的版权全部据为己有,三人决定委托律师将著作权争取回来,而卧龙生的著作权争议直到他病故之后,都还持续着。

作品一览

因卧龙生的作品再版多次,又有出版社盗印问题,最早版本已难收集。再者,卧龙生的作品从未修正。所以此依林保淳及刘全宗先后整理之年表,对照原始连载期刊、报纸及各版本资料,伪书不计。其代表作有《飞燕惊龙》、《玉钗盟》、《无名萧》、《金剑雕翎》、《岳小钗》、《新仙鹤神针》等。而现代有很多香艳的武侠小说都拖卧龙生之名发表,都是无稽之谈。不过还有一些伪托卧龙生之名的武侠小说也有相当的可读性,可见卧龙生水平和影响力。不过在我们90后很多人眼中,卧龙生之作并不了解。而上个世纪他的作品改编的荧幕作品数不胜数,在意的可以百度一下。卧书生所写的传统武侠,构思大多是复式的多线展开,是一种开放式、辐射式的布局,给人予繁复丰富、精彩纷呈之感,比较耐读,相较予其他武侠作者的作品,卧书的这种构思相当突出,值得细细品味。

卧龙生武侠最厉害的武功(十大武侠名家武林正宗)(3)

中期:《飞燕惊龙》《风雨燕归来》《铁笛神剑》《玉钗盟》《天香飙》《无名箫》《绛雪玄霜》《素手劫》《天马霜衣》《天涯侠侣》《金剑雕翎》《天剑绝刀》《风尘侠隐》《惊虹一剑震江湖》

中后期:《双凤旗》《飘花令》《还情剑》《天鹤谱》《指剑为媒》《圣剑情刀》《铁剑玉珮》《翠袖玉环》《神州豪侠传》《侠影魔踪》《寒梅傲霜》《玉手点将录》《飞铃》《八荒飞龙记》《摇花放鹰传》《血剑丹心》《金凤剪》《金笔点龙记》《无形剑》《花凤》《烟锁江湖》《春秋笔》《黑白剑》《圣剑血刀》《金灯传奇》

后期:《幽灵四艳》《袁紫烟》《剑无痕》:《中华日报》《天龙甲》《飞花逐月》《剑气洞澈九重天》《金剑丹心》《一代天骄》:《七绝剑》:《飞燕惊龙》《玉钗盟》《风雨燕归来》《天香飙》《绛雪玄霜》《飘花令》《双凤旗》《翠袖玉环》《金笔点龙记》《天龙甲》《神州豪侠传》《春秋笔》

(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