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好师傅斫琴味道大不大(东莞斫琴师琴弦间的)

缘续千年琴音:东莞斫琴师琴弦间的“天地人合一”

东莞可园北路旁,一间被苍苍竹林环抱的院子间莞香袅袅,两株高大的芭蕉树和木瓜树叶片交错,荫下一片清凉。

“为了听雨打芭蕉的声音,我去年在小院里种下了这棵芭蕉树。”东莞斫琴师朱茂江手抚着芭蕉树说道。透过身旁的玻璃窗,蕉叶式在内的各式古琴挂满了琴房的墙面。

广东好师傅斫琴味道大不大(东莞斫琴师琴弦间的)(1)

斫,有刀劈斧砍之意。斫而为琴,弦而鼓之。至今,斫琴已成为一门传承千年的中华传统工艺,而从事这一精工细作手艺之人被称之为斫琴师。

临风抚琴、围炉煮茶,应时折枝插花、静赏池鱼嬉水,来莞20年的朱茂江,在这里斫琴也斫心,寻得闹市中的安宁。

拾朽木做琴 斫琴亦斫心

“古琴有三音。散音像大地,松沉而旷远;泛音像天,有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像人,细微悠长又缥缈多变。我觉得古琴是自然之音,其声音里包含了宇宙万物。”回溯朱茂江与古琴的缘分要追溯到他的少年时期,“一次偶然的机会通过收音机听到了《流水》,觉得这个声音非常震撼,从此便心生向往。”

他心底这颗古琴的火种终于在2005年被点燃,这一年是朱茂江来到东莞的第四年,为了谋求生计,他先后做过保险、装饰设计等多种工作,“我得知岭南派大家谢导秀先生在广州有古琴工艺班,于是报名参加,这成了我的古琴启蒙。”至今,古琴陪伴他走过了第16个年头。

广东好师傅斫琴味道大不大(东莞斫琴师琴弦间的)(2)

“每个琴人都有一个梦想和信念,就是一定要亲手为自己做把琴。”朱茂江还记得,2008年他在东莞跟随一位老师傅开始学习斫琴。之后,为了追求更精湛技艺,他先后北上拜师多位名家,学习古琴演奏和斫琴技艺。

目前,技艺颇为成熟的朱茂江每年仍只能斫琴3—5把,他解释道:“因为我坚持一个原则,古琴要纯手工制作,我不想去破坏这种传统,所以我产量非常稀少。”

冬做木,夏做漆,四季轮回,一年一批。目前坚持古法斫琴的人已不多见,于朱茂江而言,一把琴的诞生最快需要一年零三个月,最慢则需要两年。他介绍,古法斫琴有一个漫长的流程:开料、斧头砍型、木刨定型、挖腹腔、龙池凤沼、做底板、合琴、上琴配件、裹布、上漆,之后还需反复打磨10余遍。

广东好师傅斫琴味道大不大(东莞斫琴师琴弦间的)(3)

良木难寻,找到合适的木料是木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我的很多木料是在祠堂、庙宇里,或者是在一些荒废已久、已经坍塌的房子里寻来的,因为这些木头只适合‘朽木做琴’,如果我们不做的话,它们就只会被劈做柴火。”朱茂江说道。

古朴的制琴手法在朱茂江的各项工序中有迹可循,如特意调配的黏合底板与面板的胶水、鹿角霜和瓦灰混合制成的底漆、纯天然树脂熬煮而成的色漆……色与味之间皆暗藏古韵。

诚然,坚持古法制琴的代价不小,第一次用天然树脂熬煮而成的漆上色时,朱茂江便产生了很严重的过敏反应,“但我觉得古法制琴的手艺还是要传承下去。虽然不能量产,但它的优点无法替代,即质量可靠稳定,历经千年都不会掉色。在音质上,纯手工制作的古琴音色更为绵柔悠长,大气十足。”

广东好师傅斫琴味道大不大(东莞斫琴师琴弦间的)(4)

至今,一根根朽木在朱茂江手下化作古今交流的古琴。在他心中,历经精雕细琢的古琴早已如同自己的孩子,凝结了对音乐的审美和华夏文化的传承。

转做推广者 古琴非阳春白雪

在《大音希声——朱茂江古琴展》展厅内,朱茂江双手轻抚断纹伏羲式古琴,低沉的弦音划破宁静,一首相传由阮籍所作的《酒狂》一气呵成,肆意潇洒。

广东好师傅斫琴味道大不大(东莞斫琴师琴弦间的)(5)

曲罢,朱茂江自嘲式地介绍了自己的身份:“我觉得自己是半个木匠、半个琴匠、半个琴人。”

12月11日起,《大音希声——朱茂江古琴展》在东莞市文化馆开始展出,据悉该展是国内少有的“沉浸式”古琴展。朱茂江认为,举办该展的目的在于推广和传播古琴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到斫琴古法,传承匠心。

从演奏者和斫琴转作推广古琴,是朱茂江在古琴上的第二个转折点。2008年开始,朱茂江在学习斫琴的同时开始在东莞的培训机构正式授课,完成了从传承人到推广者的转变。

广东好师傅斫琴味道大不大(东莞斫琴师琴弦间的)(6)

“虽然当时在东莞已经作为古琴老师去授课,但我觉得这样的形式缺少自身的品牌传播力,所以2015年我成立了‘天一琴庐’这个品牌,想要更多的人认识我,然后我再去影响更多的人,使古琴技艺传播得更远更深。”谈及“天一琴庐”名称的由来,朱茂江表示:“我很喜欢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理念,这种理念表达了万物的包容性与和谐性。”

来莞近20年,朱茂江在这座城市完成了身份的转变,同时这座城市也为他带来了机会,“刚成立个人工作室的那一年,也是国潮逐渐‘热’起来的时候,我很看好东莞,东莞庞大的人口基数是我进行古琴推广事业的基础。”

此外,东莞的开放包容也是朱茂江选择留下来的重要原因,“古琴并不是完全‘阳春白雪’的东西,它也有‘下里巴人’的一面,只有贴近百姓生活才能更好地推广。”朱茂江说道,在本次展览中,游客不仅可以观看、了解古琴制作工艺,同时还可以尝试弹奏展馆内的四把古琴,“只有让大家接触到、体验到才能更好地推广古琴。”

广东好师傅斫琴味道大不大(东莞斫琴师琴弦间的)(7)

为了贴合新一代人的审美,朱茂江制作了更为轻便且简约风十足的“现代”古琴。他认为,古琴之道在当今社会也有着重要作用,“因为现在的生活压力大、节奏快,容易让人浮躁,弹奏古琴可以作为一种自我的休息,稳定心境,是非常适合当今社会的人的。”

至今,朱茂江在全国圈内已颇有名气,他曾主持修复武当明代伏羲式天一琴,获扬州漆器厂青年优秀高级漆器工艺美术师称号、纪念张子谦先生诞辰100周年古琴音乐会银奖,现为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和东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

广东好师傅斫琴味道大不大(东莞斫琴师琴弦间的)(8)

“每每听见古琴的声音,我都有一种穿越千年的感觉,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能够将这个传统文化更好地推广,让更多的人爱上古琴。”朱茂江说。

【见习记者】马新杰 章倩倩

【视频/摄影】何绮莹

【记者】龚名扬

【作者】 马新杰 章倩倩 何绮莹 龚名扬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