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腊肉的制作(舌尖上的广西土家腊肉)

广西桂林腊肉的制作(舌尖上的广西土家腊肉)(1)

广西美食可以说是布满各大街小巷,只要你敢尝试,总有一道能让你很难忘的,比如下面我要介绍的这道传统美食,人人都喜欢吃,而且年年都要做,因为这是当地的传统。大家猜到了吗?就是广西有名的腊肉。

广西桂林腊肉的制作(舌尖上的广西土家腊肉)(2)

说到腊肉,其实腊肉在广西是很有名的一道美食,而且各地方味道都有所不同,但吃起来都是肥而不腻,广西还有这样的风俗习惯,就是有些地方每年都是杀猪宰羊过年,这也是一种传统了,除了庆祝节日的到来以外,那就是用来做腊肉,这也是过年的味道。

广西桂林腊肉的制作(舌尖上的广西土家腊肉)(3)

现在临近春节,广西一些地方也开始杀年猪了,有的一杀就是两头猪,然后亲朋好友一起畅饮,也是年味!然后吃不完的肉就拿来熏腊肉,如果多的话,就把家里门头挂得满满的都是肉,看着也真能让人流口水。一般常见的腊肉就是猪头皮、五花肉、猪蹄、香肠等,经过传统的烟熏和自然风干后,香味随风飘散。

广西桂林腊肉的制作(舌尖上的广西土家腊肉)(4)

壮乡腊肉制作历史悠久。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宁王,兵败南下走巴中,途经汉中红庙塘时,汉中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又有民间传说,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由此可见,腊肉制作从古代开始就有了。

广西桂林腊肉的制作(舌尖上的广西土家腊肉)(5)

在广西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非常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都会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的鲜肉就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腌制一段时间后把肉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

广西桂林腊肉的制作(舌尖上的广西土家腊肉)(6)

当地人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腌肉,然后把肉挂了起来,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

广西桂林腊肉的制作(舌尖上的广西土家腊肉)(7)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很多地方林茂草丰,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这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是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市场上购买一些上好的白条肉,或肥或瘦,回家如法腌制,熏上几块腊肉,品品腊味。如果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

广西桂林腊肉的制作(舌尖上的广西土家腊肉)(8)

腊肉的做法工艺五花八门,根据各地地域和气候、民族特色、口味不同,做法和工艺也不相同。广西做土家腊肉的方法至少有十几种,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

广西桂林腊肉的制作(舌尖上的广西土家腊肉)(9)

1、将新鲜猪肉五花肉割分成三至五斤或更大的块,便于入味和加工储藏。

2、把食用盐、姜、料酒将五花肉放进盆里进行均匀搅拌腌制。

3、肉腌制2~3天用竹篾把五花肉串起来,一条竹篾串一块五花肉,把串好的五花肉挂到室外晒,晒至20~30天或更长时间就制作成了腊肉。

4、用松柏枝加核桃壳、花生壳、桔子皮等柴草料进行烟熏烘烤,一个月后待肉变棕红时即可。

广西桂林腊肉的制作(舌尖上的广西土家腊肉)(10)

腊肉的存放也有讲究,熏好的肉应该放在通风处,可保存两至三年不变质。土家腊肉色泽焦黄、肉质坚实、熏香浓郁、风味独特。食用时,取肉在火上将肉皮烧焦黄,放在温水中将皮泡软,刮洗干净备用。

广西桂林腊肉的制作(舌尖上的广西土家腊肉)(11)

腊肉的烹调方法比较多,不同部位做法均不同,如排骨、猪蹄一般用来炖,制作火锅;其它部位一般用来与鲊广椒、蒜苗、山野菜、小米一起炒、蒸而食。

广西桂林腊肉的制作(舌尖上的广西土家腊肉)(12)


广西桂林腊肉的制作(舌尖上的广西土家腊肉)(13)

制作好的腊肉,风味十足,不管是拿来炒还是蒸,都非常好吃,吃起来肥而不腻,特别有味道。比较有名的腊肉菜品有:小米蒸年肉、鲊广椒炒腊肉、糖年肉、蕨粑炒腊肉、腊蹄子火锅等。小编特别给大家推荐以下这几道菜:大葱爆炒腊肉,醇香可口;糯米焖腊肉,喷香扑鼻;青椒炒腊肉,色香味美;水豆腐炖腊肉,汤清味爽。

广西桂林腊肉的制作(舌尖上的广西土家腊肉)(14)

广西桂林腊肉的制作(舌尖上的广西土家腊肉)(15)

腊肉营养丰富,磷、钾、钠的含量高,还含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具有开胃祛寒消食等功效。

广西桂林腊肉的制作(舌尖上的广西土家腊肉)(16)

广西桂林腊肉的制作(舌尖上的广西土家腊肉)(17)

>

要过年了,你家里准备好腊肉了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