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运河开凿背景(非洲历史3开凿苏伊士运河的历史过程)

提到位于中东地区的埃及,你也许马上会联想到在这个文明古国里有着闻名世界的金字塔及其狮身人面像是的,金字塔已不仅是埃及的骄傲和象征,也是闻名世界的古代文化遗产不过,在埃及还有一条与金字塔齐名的人工开凿的运河——苏伊士运河,它同样是值得埃及人民骄傲与自豪的,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苏伊士运河开凿背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苏伊士运河开凿背景(非洲历史3开凿苏伊士运河的历史过程)

苏伊士运河开凿背景

提到位于中东地区的埃及,你也许马上会联想到在这个文明古国里有着闻名世界的金字塔及其狮身人面像。是的,金字塔已不仅是埃及的骄傲和象征,也是闻名世界的古代文化遗产。不过,在埃及还有一条与金字塔齐名的人工开凿的运河——苏伊士运河,它同样是值得埃及人民骄傲与自豪的。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苏伊士运河开通前,从欧洲到印度洋的航船不得不绕道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运河通航之后,欧洲的船只可经地中海,驶过苏伊士运河和红海直接进入印度洋。成为北通地中海,南通红海,连接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线。有人曾计算过,从英国的伦敦港或法国的马赛港到印度的孟买港做一次航行,经苏伊士运河比绕好望角花费的时间和燃料都大大地节省了,这条运河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船只都通过苏伊士运河进行海洋运输,平均每天过往的大型船只达60多艘,有成亿吨的货物在这里通行,所以苏伊士运河被称为“国际航道”。

1869年11月,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那么,有没有人在1869年之前就曾想过凿通这条运河呢?当然有了。

早在四千年前古埃及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世纪初)的法老索斯特立斯的时候,就已经开凿了一条运河,但运河的路线与今天不尽相同,它北段是利用尼罗河的支流,中段经过一个大湖——苦湖(现在叫戈尔柯湖),埃及人只在南段开凿了一段很短的运河,由克莱斯马港(现在叫苏伊士城)通入红海,这条运河是苏伊士运河最古老的先驱。公元7世纪,腓尼基航海家首次环航非洲的一支船队,就是从这里出发的。人们称这条运河为“法老运河”。

7世纪以后,这条运河历经沧桑,被尼罗河的泥沙所阻塞。7世纪上半期阿拉伯人入侵埃及后,为了把埃及的谷物运往麦加,曾再次疏通了这条被尼罗河泥沙掩埋的运河。到了8世纪,埃及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又下令把运河堵塞。这样,这条运河从此被废弃了千余年。

直到1789年5月,法国殖民者占领埃及,拿破仑率大军在亚历山大港登陆,拿破仑曾经计划开凿这条重要航道,他亲自带领许多工程师去寻找法老运河的遗迹,进行实地勘测。但是,他的工程师们技术实在太低,这可能是因为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他们竟说红海的水位比地中海水位高出10米,实际上地中海的水位倒比红海水位高出25厘米。因此,拿破仑的工程师们说,开凿这条运河是不可能的事!接下来,拿破仑为了争夺国内权力,急匆匆地撤离埃及,开凿运河的事也就不说了。

19世纪上半期,在穆罕默德·阿里统治埃及时,不少欧洲人劝说他下令开凿这条运河,但阿里担心这么重要的地理位置会成为欧洲列强互相争夺的地方,那样的话,埃及人不仅得不到好处,反而引火烧身,所以坚持不同意欧洲人的劝说。

法国为了加强其在中东的势力,并称霸印度洋,所以他们对开凿运河特别感兴趣。他们深知,掌握了这条运河,就等于扼住了别人的咽喉,这样会对争雄世界大有好处。因此,他们一再鼓动埃及统治者下决心开凿。1854年11月,法国人勒塞普受命来到埃及,他找到开罗总督府总督赛义德,送上许多贿赂,用尽办法终于使赛义德同意开凿苏伊士运河,并允许法国获得修建和使用苏伊士运河的特权。随即,双方签订了一份合同,规定埃及政府必须无偿提供开凿运河所成立的“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所需要的所有土地。法国使用运河99年,期满后,运河全部权力归埃及所有,埃及政府必须提供必要的劳动力。很明显,这个合同对埃及非常不利,租期长,获利少;更重要的是,开凿运河所需要的土地归公司所有,严重破坏了埃及的主权完整,对埃及潜伏着莫大的危险。

尽管这样,经过几年的准备,运河工程还是于1859年4月破土动工,数10万名埃及民工开始在浩瀚的沙漠中进行这项震惊世界的伟大工程。在开凿运河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运河的北段是盐碱地,中段是沙漠,因为湖水太浅,又要在湖水底施工,限于当时施工手段的落后,所以整个工程难度是相当大的。加上在开凿运河过程中,沙漠中缺少水源,饮水成了问题,于是,在开凿运河的同时,又开凿了一条引水渠引入淡水。这条淡水渠与运河并行,运河开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所以,实际上是开凿了两条河流,工程量也就相应地增加了一倍。在开挖苏伊士运河的10多年间,埃及人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巨大的代价。10年间,埃及民工共挖土7400多万立方米,通行前耗资4亿多法郎,先后有12万多名挖河工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所以苏伊士运河可以说是埃及成千上万劳工用血汗贯通的。为了纪念这些开拓者,埃及人民在塞德港建立起一座运河开掘者塑像,用以纪念这些不朽的劳动者的历史功勋。

1869年11月,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苏伊士运河通航之后,仍经历了一段不平常的时期,苏伊士运河极其重要的地位,使英国殖民统治者早已垂涎三尺,因此,英国也想把它据为己有。早在运河计划开凿时,英国就百般阻挠,他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削弱。但法国克服一切阻力,英国人终于未能制止。运河通行后,英国又千方百计插手运河管理权,但都难以成功。埃及政府因开凿运河而债台高筑,发生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所以不得不决定出卖它所掌握的苏伊士运河公司的44%的股票。英国看到机会来了,便乘机将埃及的股票买到手,并立刻运回伦敦。之后,英国又不断购进其他零星股票,最终苏伊士运河成为英法两国的私有财产,英国的第一个目标——控制苏伊士运河达到了。但是英国还不满足,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英国曾在1882年出兵占领埃及,控制了整个运河的航运权。

苏伊士运河通航后,欧洲其他国家也都非常关心,为了反对英国独霸这条运河,欧洲许多国家共同签订了《君士坦丁堡公约》,规定苏伊士运河对世界各国的商船或军舰一律自由开放,不得封锁。但实际上,英国并未遵守条约的有关条款,直到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发生战争时,英国仍然控制着运河,给其他国家舰船的通航制造种种障碍。

埃及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终于迫使英国政府于1954年10月19日同意从埃及撤军。到1956年6月13日,最后一批英国军队终于撤出苏伊士运河区。埃及总统纳赛尔主导的埃及政府宣布苏伊士运河归埃及国有。从此,埃及人民真正成为这条久经沧桑的运河的主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