啬吝还是吝啬(君子与小人吝)

“吝”和“啬”这两个字,现在是经常被连用的,称作“吝啬”,多用来形容一个人爱惜财物,不舍得花费。文学名著里就有好几个很有名的吝啬鬼形象——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吝啬鬼》中的阿巴贡,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当然中国也有,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等等,他们都是那么的可笑、可怜、可恨。

啬吝还是吝啬(君子与小人吝)(1)

然而,“吝”和“啬”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

《晏子春秋》记载了晏子的一段话:

稱財多寡而節用之,富無金藏,貧不假貸,謂之嗇;積多不能分人,而厚自養,謂之吝;不能分人,又不能自養,謂之愛.故夫嗇。者,君子之道;吝愛者,小人之行也。

这里晏子明确地界定了“啬”“吝”“爱”的不同内涵:衡量财物的多少,很节约地使用它,富裕了(把钱财分给穷困的人)自己没有储藏,贫穷了(勤俭节约)不向人借贷,叫做“啬”;积蓄了很多钱财,不能分给贫困的人,而是优厚地供养自己,叫做“吝”;钱财多了不能分给穷困的人,又舍不得供养自己,叫做“爱”。

啬吝还是吝啬(君子与小人吝)(2)

晏子得出的结论是:啬,是君子之道;吝与爱,是小人之道。也就是说,吝与啬的区别,很大,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

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先生,五十岁的时候给自己取了个号“嗇庵”,很显然,其意不单单是指自己一生勤俭、艰苦创业,更有周济世人、兼济天下的君子之行。所以张謇先生在江苏南通兴办实业的同时,还大力发展教育,建博物苑、救济所等,深受世人景仰,成为一代先贤。

啬吝还是吝啬(君子与小人吝)(3)

不过,现在的人很少记得“啬”字的这一层意思了。张謇先生的墓园所在地叫“啬园”,隔着啬园路的便是江苏南通大学,其所在的地址是啬园路9号。熙熙攘攘的学子们在填写快递单时,总觉得这个字怪怪的,而且很容易写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