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拔罐位置(自行拔罐你要悠着点)

记者 刘涛很多人有在家自行拔火罐的习惯刚刚购买了一套真空抽气罐的张先生说:“平时有个头疼、腰疼、腿疼的,拔个罐还是挺管用的”药店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罐都是操作简便的真空抽气罐,很受欢迎市中医医院腹针科主任王铁云表示,自行拔罐是可以缓解一时的病症,但一定要有正确的使用方法,否则适得其反常见痛症都能拔,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自行拔罐位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自行拔罐位置(自行拔罐你要悠着点)

自行拔罐位置

记者 刘涛

很多人有在家自行拔火罐的习惯。刚刚购买了一套真空抽气罐的张先生说:“平时有个头疼、腰疼、腿疼的,拔个罐还是挺管用的。”药店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罐都是操作简便的真空抽气罐,很受欢迎。市中医医院腹针科主任王铁云表示,自行拔罐是可以缓解一时的病症,但一定要有正确的使用方法,否则适得其反。常见痛症都能拔

“拔罐是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治病方法,晋代名医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里面就有相关记载。起初的拔罐并不使用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皮肤的破溃处来排吸脓血。后来,罐具的种类越来越多,拔罐的作用也不断扩大,常用来治疗腰背痛、颈肩痛、风湿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更年期综合征以及部分皮肤病等,逐渐成为中医治疗中十分重要的方法。”王铁云说。

拔罐疗法的原理是将罐具内形成负压,吸附在皮肤患处或穴位上,产生局部充血和瘀血,从而使邪气从体内排出体外。中医认为,拔罐疗法具有行气止痛、祛风散寒、调理脏腑、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祛除邪气,调整经络气血,使气血阴阳达到平衡。尤其受了寒、湿等邪气侵袭的人群,十分适合用拔罐来治疗。

王铁云提醒,百姓在家自行拔罐可以,但一定要注意方法,如果病情较重,建议还是到正规医院进行拔罐治疗,因为医生会根据病情,按穴位拔罐,这样能起到根治疾病的效果。咽部、前胸禁拔

“但一定要注意,不是身体所有的部位都适合拔罐。”王铁云提醒,咽部、前胸是禁拔的部位。一般拔罐的部位选择肌肉组织丰厚处,如背部、臀部、大腿、小腿、上肢等部位,只要罐的负压足够吸附就可以,最常见的是背部拔罐。

腰腿痛、肩背痛等疾病,常选择在局部疼痛部位留罐,每个部位10分钟左右。还可选择相应穴位来辅助治疗,如感冒发烧者,除了在肌肉酸痛部位拔罐外,还可以选择肺俞穴、大椎穴放血拔罐,或在背部涂搽少许按摩油,从脖颈到腰部上下滑动“走罐”,刺激督脉和膀胱经,帮助驱邪外出。

此外,一些特殊人群需要注意,如喝酒者、体虚者、皮肤病者、孕妇、溃疡者等人群不宜拔罐;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用;妊娠期下腹部、腰骶部禁用;70岁以上的老人隔日拔罐。拔罐10分钟即可

很多人持有“拔罐时间越长越好”的观点。“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王铁云说,拔罐治病需要控制好时间,有些人喜欢长时间拔罐,一拔就是1个小时,觉得身上非常舒服,这很危险,容易出现皮肤破损、水泡、烫伤等不良反应。一般临床建议,拔罐10分钟左右为宜,不能贪多。起罐时,用一只手拿住罐子,另一只手按罐口边的皮肤,待空气缓缓进入罐内,罐会随即落下,切不可用力起拔。拔罐每周2次至3次为宜

王铁云表示,健康体质的人不需要经常拔罐。有些家长认为拔罐是保健手法,不仅给自己拔,还喜欢给孩子也拔拔罐,其实没有必要。小朋友的皮肤比较稚嫩,如果不是有什么疾病需要通过拔罐治疗的,不建议给孩子拔罐。对成年人来说,只有身体不舒服时才建议拔罐。

拔罐法具有帮助机体恢复正常功能、促使疾病好转的作用。如果用于保健,一般用于劳累后肌肉酸痛或身体疲劳时帮助恢复体力,消除疲劳。每周拔罐2次至3次为宜。拔罐后不适宜立即洗澡

王铁云提醒,拔罐后由于局部皮肤受到负压作用刺激,局部毛孔、汗腺开放,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马上洗澡,特别是洗冷水澡,可能导致寒湿之气侵入人体,有引起肌肉酸痛或感冒的可能。所以,单纯拔罐或走罐之后,最好不要立即洗澡、泡温泉,应隔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拔罐期间,饮食要清淡,少吃辛辣食物,忌食牛羊肉、海鲜,少喝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