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翻译官张璐现场翻译(首席翻译张璐履新)

外交部翻译官张璐现场翻译(首席翻译张璐履新)(1)

张璐。图据中新网 泱波 摄

多次亮相总理记者会的“首席翻译”张璐履新了。

近日,外交部网站“翻译司”栏目更新信息显示,张璐已履新外交部翻译司副司长。外交部翻译司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国家重要外事活动、外交文件和文书的英、法、西、葡文翻译工作;统筹协调各语种翻译人员的专业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

张璐是重要对外场合的首席翻译之一,此前曾担任外交部原翻译室英文处副处长、外交部翻译司西葡语处处长等职。非语言专业科班出身的她,因在总理记者会上流利准确地翻译古诗词,走红网络。

除了张璐,外交部“翻译天团”里还有不少颜值高、能力强的小姐姐,在两会和重大外交场合上,她们展现出了高超的翻译技巧和职业素质,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让我们来看看这些高颜值“国翻”,都有谁?

外交部翻译官张璐现场翻译(首席翻译张璐履新)(2)

外交部网站截图

“首席翻译”张璐:

多次亮相总理记者会,因翻译《离骚》走红

公开资料显示,张璐出生于1977年,山东济南人,1996年被外交学院国际法系录取,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她曾在伦敦一所大学学习外交学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2000年,23岁的张璐从外交学院国际法系毕业,进入外交部工作。

2010年3月14日,33岁的张璐首次亮相总理记者会,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2011年,张璐因在两会记者会上流利翻译温家宝总理引用的古诗词,受到众人追捧,走红网络。

当时,温家宝总理引用了《离骚》的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张璐翻译为“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我遵从我内心的想法,即使要死千万次我也不会后悔)。值得一提的是,古汉语中“九”泛指“多”,张璐译为了“thousand times”(一千次),用言清晰易懂,译义入木三分。

从2010年至今的12次两会总理记者会,有11次都是由张璐担任翻译。

据央视网报道,在张璐看来,给领导人当翻译,首先要有较高的政治敏感。“翻译时要保持对原文的忠实,做到如实翻译。”

“其实,古诗词翻译并不是我的强项,哪怕能再多给我一秒钟时间,我都能翻译得更加准确。”张璐表示。

尽管已经成为国内知名度最高的翻译之一,但张璐仍说:“无论做多长时间的翻译,我心里从来都没有想过可以百分之百地拿下,永远都怀着一种敬畏的心,越来越谨慎小心地做这种工作。”

外交部翻译官张璐现场翻译(首席翻译张璐履新)(3)

张京。图据新华网

“最美女翻译”张京

为当外交官放弃清北,在中美交锋中燃爆全场

今年3月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上,外交部翻译司的高级翻译张京凭借沉稳专业的表现实力令人赞叹不已。

会谈中,面对美方代表的率先“发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临场作出反应,严正阐明我方立场,整段发言长达16分钟。

当发言结束,张京准备翻译时,杨洁篪直言:“It's a test for the interpreter(这对翻译是个挑战).”但张京流畅准确地完成了任务,她将杨洁篪的临场脱稿发言,以极其流畅、准确的方式翻译出来,其沉稳大气、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迅速征服了亿万网民。

据环球人物杂志报道,在不少翻译界同仁看来,由于每个人短时间记忆容量有限,口译员需要借助笔记还原整个讲话过程。一般来说,每次时长不超过3分钟,才会在翻译的可承受范围内。张京一次性翻译长达16分钟的讲话,可谓远超一般口译员的专业极限。

事实上,这不是张京的第一次火“出圈”。早在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一场记者会上,身穿黑色职业装,留齐肩长发,神情专注的张京,就因表情冷艳,神似赵薇,吸引了现场不少镜头,并瞬间红遍网络。

张京2003年从杭州外国语学校毕业进入外交学院。在杭外读高中时,她就被同学称为美女学霸。张京的高中班主任说,张京是个执着、专注的人,知道自己要什么。“她初中起就立志做外交官,想将来进入外交部门工作。高中三年她成绩很优秀,完全有能力进北大、清华这样的综合性大学,但她选择继续追求梦想,保送进了外交学院。”

在外交学院英语系学习的4年间,她先后在第十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中获得冠军,在第十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亚军。

2007年,张京如愿进入外交部工作。十余年磨砺,新人已成大将,承担外事活动口笔译任务已是如鱼得水。

“什么样的人真正立于不败之地?真正把自己忘掉,忘掉输赢。”在一次分享活动中,面对“如何在重大场合做到波澜不惊”的提问,张京这样回答。

外交部翻译官张璐现场翻译(首席翻译张璐履新)(4)

姚梦瑶。图据人民网

“最清新翻译”姚梦瑶:

只读英文原版的“学霸”,成为两会靓丽风景线

2016年3月3日,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召开,除了新闻发言人王国庆的精彩发言外,“小清新”女翻译姚梦瑶也成为大家谈论的焦点,甚至登上了微博热搜。

2003年,姚梦瑶毕业于江苏省常熟中学后,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

父母都是教师,出身书香门第的姚梦瑶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对英语有较大兴趣。高中时期的姚梦瑶,最大的乐趣就是看英文原版的影片和书籍。“梦瑶在英语上的天赋是出类拔萃的,但更重要的是她从小就培养的学习习惯。”高中英语老师沈英姿说,“我听说,她阅读英文原版的习惯并不是从高中时期才培养的,小学时的姚梦瑶就已经在听原声磁带。”

2007年大学毕业后,姚梦瑶成功考上了外交部。

2012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办新闻发布会,姚梦瑶娴熟淡定的现场翻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媒体以“小清新翻译姚梦瑶成为两会一道靓丽风景线”为题播发了一组其担任现场翻译的工作图片。这是姚梦瑶第一次在公众眼前崭露头角。

2014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携夫人程虹出访埃塞俄比亚和非盟总部,总理夫人身边那个娇小的翻译身影,就是姚梦瑶。

外交部翻译官张璐现场翻译(首席翻译张璐履新)(5)

钱歆艺。图据网络

“最冷女翻译”钱歆艺:

初中英语零起步,逆袭成“国翻”

钱歆艺第一次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她佩戴了一个小小的发夹,清秀的五官、清新的气质,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被称为“发卡姐”。她的现场翻译精准到位,各国的典故成语也是用得头头是道恰到好处,也因工作时表情严肃,沉着冷静,被人们称为“冰山美人”。

钱歆艺与张京一样,曾就读杭州外国语学校。最令人吃惊的是,她在进入杭外之前,几乎可以说是“英语从零起步”。

钱歆艺小学阶段的英语基础并不好,以至于刚进入初中时有些跟不上学习节奏,于是她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英语学习上,不论是上课时间还是课余甚至是假期中,都没有懈怠。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她的英语成绩提升迅速,就连老师都感到惊讶,她也终于从一名英语差生转变为英语优等生。

大学期间,钱歆艺继续在英语专业方向深耕,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她的努力和实力也获得外交部的青睐。最终钱歆艺凭借着扎实的基础功底顺利考入外交部,成为一名翻译官。

外交部翻译官张璐现场翻译(首席翻译张璐履新)(6)

张蕾。图据北京外国语大学微信公号

“任性翻译姐”张蕾:

精准翻译“大家都很任性”让她瞬间走红

2015年3月2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大会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回答记者关于反腐问题的提问时,答了一句“大家都很任性”,让现场记者为一袭白衣的女翻译捏了把汗。没想到女翻译转过头来与吕新华交流,确认是“任性”后,吐出一个非常精准的英文单词capricious。

这“任性”的一幕在网上疯转,很快有小伙伴认出,这位美女翻译是张蕾,1993年入读杭州外国语学校,1999年被保送北京外国语大学,大学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工作。

无论在同班同学眼中,还是班主任老师心目中,在杭外就读时的张蕾都是一位标准的模范生,最出挑的是英语,被全班同学称为“语法达人”。张蕾的作业本也给同学和老师留下深刻印象,因为写得特别工整。“比如做平面几何的题目,她的推理过程特别到位,是一个很严谨的女生。”她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吴锋刃介绍。

诞生了张京、钱歆艺、张蕾等美女“国翻”的杭州外国语学校,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据杭外校园网介绍,该校建校近50年来,已有30多名毕业生在外交部工作。有人成为大使,比如中国驻印度大使张炎;有人成为外交部的主要翻译,如85届毕业生邹肖力,87届毕业生张建敏 (成为外交部新闻司参赞),97届毕业生钱歆艺等,先后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

外交部翻译官张璐现场翻译(首席翻译张璐履新)(7)

孙娟。图据北京外国语大学微信公号

“译者之心”孙娟:

外交翻译要保持忠心、恒心和平常心

2017年3月2日下午,作为当年全国两会的首场新闻发布会,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举行,外交部翻译司的孙娟担任了现场翻译。

孙娟2000年至2004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信管专业学习,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工作。在翻译司工作的十余年里,她怀揣外交梦想,铸就译者之心。

孙娟在中学和大学一直对英语学习具有浓厚兴趣,并保持着优异的英语成绩。对于她来说,进入翻译司工作可以说是把兴趣与事业结合在一起,是件令人感到幸福的事情。在外交部翻译司青年翻译访谈侧记中,她曾提出译者的“忠心”“恒心”和“平常心”。

译者忠心。孙娟说,身为外交翻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一颗热爱祖国的赤胆忠心。

译者恒心。在外人眼中,外交翻译的工作光鲜神秘,令人艳羡。然而这光彩与神秘背后的艰辛与付出却鲜为人知。孙娟每天早上八点进入办公室,打开电视,练习听力笔记;打开电脑,跟踪国内外时事,广泛涉猎各类知识,掌握我对外政策、立场和表态;参加小组口译练习,与同事切磋交流,积累中英文表达,共同进步。坚持一天两天,并非难事,然而要将其转化为一种常态,日日如此,年年如此,非有一颗敏而好学的恒心而不能至。

译者平常心。孙娟认为,外交翻译的工作强度大、压力大,只有摆正位置,放平心态,才能充分发挥,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封面新闻 徐亚岚

综合自澎湃新闻、北京日报、新民周刊、北京外国语大学微信公号、钱江晚报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