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前我的高考故事 纪实从中考到高考

文:彦

图:来自网络

有人问我什么学历,我说是高中,对方就会以怀疑的眼光看着我。大概是想:就你?

没办法,人们总是习惯以貌取人的。

我的确上过高中,高中有何难? 当时我竟糊里糊涂就考上了,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初中同学里,能考上高中的女生,一个班也就两三个。

36年前我的高考故事 纪实从中考到高考(1)

我糊里糊涂考上了,也糊里糊涂去上了。为啥说是糊里糊涂?因为我就没用心学习过。初中走读,学校离家有七、八里的路程,我们生产队上的几个同学,有过多次在上学路上打扑克、逃学的经历。

先是在路上玩扑克,一局又一局,看看时间不早了,干脆就不去上学了。由于山高路远,信息不流通,家长自然是不知道的。但瞒不过老师啊,如果说生病,不可能几个同学一起生病吧!如果说家里有事,不可能几个家庭同时有事吧!

然后就有另一路同学给学校告了状,说我们在路上打扑克逃学。居然还有聪明的同学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他把一副新的扑克牌,压在了上学路上的一块大石头下面,带着一副破烂扑克去了学校。

学校开大会,当着所有同学修理我们几个。那时候的学校主任姓任,个子不高,教我们化学。本来就很怕他了,有一次我上课迟到,在教室前面已经被他修理过一次。他不像有的老师那样会对女生网开一面。

这次因为逃学开大会,我们队上的几个被任主任叫到了前面,在他咄咄逼人的言语及他犀利的目光下,不知是哪位男同学乖乖地掏出了扑克牌。任主任夺过扑克,一人分发一摞,叫我们几个当着全校同学撕扑克牌。

当他发到我跟前的时候,我把双手往身后一背,口中还理直气壮地说:“我没打,五个人怎么打扑克?”现在想想,那时候哪里来的底气狡辩?也许是按常理故作挣扎,也许就是因为几个同学中、唯我成绩稍好?

五个人怎么不可以打扑克?我们五个人打扑克做到了很好的分工。四个人打扑克,打升级。剩下一个人当桌子,手捧着扑克,边走边打。当桌子上的人累了的时候,再轮流替换。

也许有人会质疑,但我们确确实实那样做了。

意想不到的是,任主任真的就没让我撕扑克,而是把本该发给我的几张扑克牌,又给了他们四位。也真该感激我同路的几个,感谢他们包容我、没出卖我,让我在全校师生面前维持了一点点可怜的尊严。

事情过去几十年了,至今仍然记得当时的场景。那时我们的学校本是一座很大的庙宇,叫精兰院,据说修建于明朝。现在已不再是学校,而是改成了敬老院。关于那座古老的庙宇,还有一些传说,这就不多说了。

第一次糊里糊涂考上的高中,并没有读下去。记得只上了几天。那时父亲并不支持我读高中。我是老大,还有两个弟弟,家庭确实不富裕。记得父亲说过的,“你如果要上高中,就把要杀的年猪卖一半,留一半。”

我这人心事很重,所以在学校里,脑子里一直想的是:母亲那么辛苦,一年到头来,别人家杀整头猪,我们家只能留半条猪。我如果在家,可以帮母亲分担农活,还可以让家里人生活好一点。

那时候想得就这么简单。母亲不识字,父亲不爱干农活。没有人为我的人生路作一个指点。祖辈生活在大山里,看不见外面精彩的世界,想不到长远,只想到眼前的苟且。

迷迷糊糊上了两天高中,就感受到在学校里,由于家里的条件不好,我吃的用的穿的,啥都不如别人。我是那么渺小,那么卑微。

我不记得自己是怎么收拾东西,是怎么步行二十几里路,又是怎么回到家里的。那段记忆完全丧失了,也许是太过迷茫所致。

我老老实实在家帮母亲干农活。早出晚归,春种秋收。赤手抓过牛粪,居然不嫌脏;肩挑背扛,居然没嫌累。一晃过了两年。

两年时间,隔壁院子里高我一级的师姐,经过几年反复复读,考上了中师。跟我同班成绩比我差的同学兼邻居,经过复读预选上了中专,虽然正考没考上。但她们的行为激发了我的斗志。

那时候的中师中专可都是铁饭碗啊!她们那样的成绩,经过复读都能考上,我凭什么在家种地?

不记得我是怎么跟父母说的,因为父亲脾气暴躁,我很少跟他老人家交流的。要学费都是问母亲要,母亲是不掌管经济大权的。母亲去向父亲要来钱,再转交给我。即使要一毛钱,也是如此。

此次我想再去上学,父亲同意了。他找了一个老师,不知道他们怎么沟通的。反正我在两年劳动洗礼之后,又去了学校上学了。但不是原来的学校,而是另一个乡镇的另一所学校,因为父亲找帮忙的老师在那所学校任教,刚好那所名为金城的学校,离我舅舅家不远。

36年前我的高考故事 纪实从中考到高考(2)

再次上学,我是认真的。过去上学英语,没怎么当回事。时隔两年,要赶上班里的其他同学,自然有点吃力。英语老师在黑板上写得稍微潦草一点,我就不认识了。

不管怎样,紧赶慢赶,我是赶上了。各科都学得那么扎实。一次期末考试,两个初中班,其中有不少复读生,我超过了男生,排名年级第一。几个聪明的男生,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那眼神里带着一丝丝崇拜。

我的隔壁邻居一位老师,拿着我的带有分数的试卷,基本可以用爱不释手来形容了。他希望他的几个孩子也能像我一样。

前面两年糊里糊涂,后面两年认认真真,我总共上了四年初中。

第二次初中毕业,我没报高中,只报了中师。我弟弟的老师曾经对我弟说过:“你姐姐的成绩,教你们绰绰有余。”

那时候中考也要先预选。我们年级两个班,那么多女生只预选上两个。男生多一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另一个女生,如果不是我鼎力协助,她过不了预选。

中考的正式考试是在县城,比预选严格了很多。

中考的题目真不难。也许就是因为简单,让我变得忘乎所以,进而导致了轻敌。

最后成绩出来也不是很糟,过了中师分数线。

然而,不知是哪个鬼,把我的志愿改成了中专。我的分数离中专就差那么一丁点。我用无奈的眼神看看班主任,他用一个不可捉摸的眼神看着我。

那时,我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因为,之前我就听说过他的神通广大。而我,是那么渺小,除了班主任和几个任课老师,谁也不认识。

只记得那天早上,我正在洗脸。父亲问我中考成绩咋样,我把擦脸的热毛巾盖在脸上,再也没能拿下来。在擦脸毛巾的掩饰下,我大声哭了个痛快。

接下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高中没报,我也不想读。之前就有以前的同学带信给我:“叫她不要上高中,考大学太难了。”

说这话的同学,她上了高中,她和我是第一次同时考上的,最终她没考上大学,被她大姐带出去安排工作了,好像在一编辑部负责校对文字。她大姐是当年被推荐上的工农兵大学,她父亲是乡里干部。任何时候,有个好爹拼一下就不用靠实力。而我,什么都没有。

36年前我的高考故事 纪实从中考到高考(3)

那时的初中是可以复读的,以我的成绩,老师也托人带信让我去复读。却有居心不良的见不得别人好的小人,编造虚假信息给我施加压力。说有人去告发我,因为我当年第一次考上高中没读,又返回来去读初中,属于倒流生。

编造这种假信息的人,是我的一位堂伯,跟我父亲不是亲兄弟。虽然我们家很穷,但没有病人。从上辈到晚辈,给外人的感觉都比他们要强那么一点点。这位堂伯当年是大队长,感觉他见多识广,他说的话,当时对我还是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我父亲是一位相对要好的哥们,也是教师,我小弟的干爹也是教师。他们这两位教师和我们又同住一队。他们认为,以我那么好的成绩,应该上高中考大学。

出于压力,出于赌气,我决定再上高中。当我说出想上高中的时候,父亲用他那威严的口气说:“我不是摇钱树!”意思是他没钱送我上高中。高中毕竟比初中花钱多一点,而且初中考上中师、中专的话,基本铁饭碗就捧牢了。

初中比我成绩差的有几个同学,经过复读都考上中师、中专,捧上了铁饭碗。

在县城正式中考的最后一天,县重点高中学校的老师,跑到我们驻地探访,问我们如果考不上中师或中专,是否愿意在县城上高中。谁不想啊!尽管当时中师中专未定,假使考不上,去县城读重高是个不错的选择。读重高的话,就意味着离大学近了一步。

看看县城的消费,想想自己的家底,我连哼都不敢哼一声。

没报高中志愿,却又想读高中,就只能去求人了。

父亲是不管我了。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买了一盒烟,同我走了二十几里的土路,去找了我第一个初中班主任苟老师。那时,他已经从我的母校调到了离高中学校不远的地方,对于那里,他比我们熟悉多了。

36年前我的高考故事 纪实从中考到高考(4)

时隔四年,苟老师仍能叫出我的名字,只是我羞愧得不敢抬头看他。苟老师给高中学校的主任打了个电话,没多说什么,只说我中考预选上了,没报高中。高中主任很快就答应了,只是上学报名的时候带上我的中考成绩单就可以了。

我的两位同路的同学也没报高中志愿,见我去读高中,他们也不想复读初中了。不同的是,我读高中没多交一分钱,而他们两个每人多交40元的议价费。同样是没报高中,他们的分数不到高中录取分数线。

高中入学考试,全校三个高中班一百多人,我排名在第27位。后来就根据这个成绩分了班,两个理科班,一个文科班。两个理科班又分快慢班。我一直在快班,而有的同学在高二的时候进了慢班。

那时高中是两年制。在我毕业之后就改成了三年制。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很多初中同学还在复读初中。我高中毕业后,我的初中同学还在读高中,有的甚至连续复读了三四年高中。

两年的高中很快就毕业了。那时的高考仍要预选,正式高考是在7月7、8、9号,我又是稀里糊涂预选上的。

我不喜欢死记硬背的东西,那时的政治,我总是感觉很难记。如果老师讲课的时候,自己稍一开点小差,知识就脱节了。显然,我是开过小差的。

那个年代,我们女生是不跟男生说话的,更不可能跟男生争桌椅。偏偏女生宿舍是最偏远的,因为女生很少,所以女生宿舍只有偏远的那么几间。而男生宿舍是一长排连在一起的。男女生宿舍中间隔着一条大路,是一条学校通往外界的穿过学校大门口的大路。

老师的宿舍就在男生宿舍前面,位置比男生宿舍矮三米的样子。女生从宿舍到教室,要么经过老师的宿舍,要么经过男生的宿舍。而老师或男生,都是我们害怕的。老师很威严,而男生喜欢起哄。从来没有哪个女生单独走过男生宿舍前面,都是三三两两结伴同行。每次经过男生宿舍,感觉是面临一场灾难。

高二快毕业了,一些男生开始蠢蠢欲动了。慢慢爆出来某某男生追求某某女生了,某某男生给某某写信了。我们班碰巧只有七个女生,被男生私底下取名“七仙女”。被取名“七仙女”还是多年后同学聚会,我们才知道的消息。

在学校被男生追,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那时的教室只有一道门,进教室必须从黑板前面经过。就感觉每个同学的眼睛都盯着你看,那种心慌意乱的感觉,无以言表。

学习跟不上是很着急的,越着急就越学不好。对于认真学习的人,被男生追是很烦的,根本没有其他什么想法。但是又不知道怎么拒绝,于是向成绩差一点的,或者在哪方面比较懂的人求救。

于是就有了别人代写情书、再拿过来自己抄一遍送出去。至于写的什么内容,一点也不想知道,也不在乎,就只是机械性地抄一下。

自卑,对男生的恐惧,焦虑,精力不集中,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学习。所以学校不允许早恋是对的。那个年龄段的孩子没有是非分辨能力,需要学校、家长的耐心引导。

记得那时是先填报志愿,后考。铁饭碗是很吃香的。如果填报志愿有策略,心气不要太高,端上铁饭碗也不是很难的。而警校不止要成绩好,还只要应届生,我第一志愿填的是警校。后面第二第三志愿填的是啥已经忘记了。

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手机,一切消息来源仅凭几页纸。信息非常闭塞,尤其是我们那个偏僻的地方。

落榜在所难免,接下来更加迷茫。

学校允许回去复读,而我复读不需要多交钱。我的压力山大。在读与不读之间,我犹豫徘徊,脑袋都要炸裂了。

最后那一天,我不记得是怎么离开校园的,只记得我一个人背着书,在学校到家的路上,走走停停,有时会蹲下来,痛苦,绝望,无助,把我包裹得严严实实,几乎让我窒息。

二十几里路,平时上学与同伴走差不多四个小时。最后那天,我独自一人走了整整一天。

我高中毕业后,有几个比我成绩差的同学,经过多年复读,都考上了大学。

同学聚会,别人都在炫成功,炫财富。我什么也没得炫。但我并不认为自己太差。

36年前我的高考故事 纪实从中考到高考(5)

时隔多年,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常常做梦还在考试。要么是遇到难题做不出来,要么就是别人交卷了,我还没做完。总是在考场上忙碌,常常被急醒。

也做过好梦。就是梦见自己会飞,而且很容易就飞起来。只需要把双臂伸开,做出飞翔的动作,双腿摆动,就像鱼在水里游动一样,然后就飞起来了。有人追赶我也不怕,可以从一棵树上飞到另一棵树上,树枝太细要断,我还可以随意变换,飞到更粗壮的树上。只是在没有树的地方,我会害怕,怕掉下来,我恐高。

前两年有一刚联系上的同学,他是老板。当年他在慢班。他说可惜了我读的书。他的话让我痛苦了很久很深。

慢慢地,我放下了他说过的话。考试的梦偶尔还会做,因为生活中总是会有困难。而会飞的梦却再也没做过了。

别人的高考是喜剧,而我的高考是悲剧;别人的成功是喜剧,而我的失败是悲剧。成功与喜剧可以激励人,失败与悲剧可以警醒人。我不想说人各有命,成功的人不相信命。而失败的人并不等于没奋斗过。我们总要好好地活,不能一直沉迷于悲愤之中。

儿子的小学、初中、高中,一直是我在接送陪伴,除了给他讲一些道理,别的我也帮不上。还有几天马上就高考,到了他人生分水岭的时候。他叫我不要多说什么,我只好答应。毕竟考试是他的事,我帮不上忙。

早就有家长问我是否给孩子买了高考的衣服,我不明白她的意思,也没反应。后来在群里看到别的家长都在讨论送考穿旗袍之类的话题。

我也落入俗套,给孩子买了一套考试文具,买了几件高考的衣服。按照明白的家长说的,第一天红色,寓意开门红;第二天绿色,寓意一帆风顺、一路畅通;第三天灰色或黄色,寓意走向辉煌。不是迷信,只想有一个美好心愿。

由于疫情,本来走读的孩子在学校封闭了70天,端午节回家了。我给他看看高考衣服,他居然说不穿。我就知道,自己的孩子,不是一个爱张扬的个性。

孩子说今年不住酒店,每天车接车送回家住。至于送考,孩子说没必要。

我又在网上买了几双比一般袜子高出几倍价钱的高考袜,踩在脚下看不出来张扬。不是迷信,我只想有一个美好心愿。

人生就这么一次,我不希望孩子有我一样的遗憾。

36年前我的高考故事 纪实从中考到高考(6)

祝孩子高考顺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