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是指哪种气象(农谚春脖长回春晚)

请您在阅读本文前点击右上方的“关注”,以后您就可以每天免费收到【农夫也疯狂】分享的关于农村大小事。

文/农夫也疯狂

立春又叫打春、咬春、报春等,是中国传统的24节气中的第一个。老话说得好“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而立春的意思是说,冬天就要结束了,春天马上就要到了。在古代的时候,立春还被当做为春节的第一天,也就是说立春在过去是大年初一,所以在古代的时候是很受重视的,上至帝王,下至普通老百姓都要参加迎春庆贺活动,并且在民间也有很多迎春的习俗。立春一到,马上就要开始春耕了,而这个时候对于农民朋友来说,最担心的就是后期会不会出现倒春寒了。而为了预防这种气象灾害,农村里也有不少古人所总结的农谚。“春脖长,回春晚,少有倒春寒”,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农谚预测倒春寒还准吗?

倒春寒是指哪种气象(农谚春脖长回春晚)(1)

这是一句通过立春节气后的天气情况来预测有无倒春寒的农谚,其还有下半句: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现倒春寒。这句完整农谚的意思是说立春之后,如果回暖比较慢,也就是立春之后还会冷上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就是“春脖子”长,这种情况出现倒春寒的概率比较低。反之,立春之后,没过多久天气就回暖了,那就是“春脖子”短,这样回暖太快了其实并不是好事,在后期还有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天气。古人的话还准吗?

古人所总结的这句农谚是有道理的,因为在立春之后,也就表示春天马上就要来了,天气回暖快,不仅人会感受到很舒服、温暖,植物也一样,这样植物就会提前开花、发芽。可是在春天的时候气温变化是很大的,因为还会有冷空气会南下的,而受到冷空气的影响,那天气就会降温,这样之前的提前开花、发芽的农作物就会受到冻害,这就是所谓的倒春寒灾害性天气。村里会看天气的老农也说了,如果在立春之后,天气是满满转暖的,这样就延长了冬季的时间,植物的发芽、开花就会是正常的,再加上其已经适应了低温的环境,即便是再冷也影响不大,所以在后期也就不会出现倒春寒那样的灾害天气。

倒春寒是指哪种气象(农谚春脖长回春晚)(2)

说到倒春寒,其实2018年在山西、山西、宁夏等西北地区就比较严重,这个很多的农民朋友应该是深有体会的。这一年立春之后的天气特点就符合了“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现倒春寒”。当年在立春之后气温回暖比较快,一下子就暖和起来了,很多的果树的花期就提前了,可是这些果树正处于开花期的时候,倒春寒就出现了,所以就造成了大量果树的减产。

在农村里还有很多类似的农谚,比如“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大寒不寒倒春寒”等等,都是说立春之后回暖太快入药出现倒春寒。而这些农谚都是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活动中经过长期的观察之后的经验总结,虽然有些用科学解释不清楚,也让现代人感觉不可思议,但是其还是比较可信的,比如“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其能预测几个月以后的天气,并且准确性是十有八九。

倒春寒是指哪种气象(农谚春脖长回春晚)(3)

至于有些人比较关注2019年会不会出现倒春寒,这个就要到了立春之后,根据其气温回暖情况来看了。不过2018年的冬季是暖冬,而根据往年的经验来看,在出现暖冬的年份,来年出现倒春寒的概率比较大,所以还是要提前做好准备。#谷丰计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