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标准妆容特点(熟悉朝代服装妆容是基本功)

汉服标准妆容特点(熟悉朝代服装妆容是基本功)(1)

2021年8月4日下午,位于广州天河的一家汉服体验馆里,一群95后、00后女孩相聚一起,首次尝试汉服造型。房间墙上挂着山水画,桌上摆放着笔墨、奏折、古筝等,造型师正在为体验者编织麻花辫,弯成圆形向后盘起,再插上发钗,一位汉代千金小姐的造型便出现眼前,与充满古风的环境完美融合在一起,彰显出传统、古典的中国美。“穿越”装扮的背后,谁在“为人做嫁衣”?如何把这股新国潮带到公众日常生活当中?南都民调中心邀请了多位汉服造型师分享从业经历,并对汉服爱好者展开问卷调查,多角度深入了解该群体职业现状,于近日发布《汉服造型师职业调查报告(2021)》。

报告显示,有六成受访者汉服爱好者非常喜欢汉服文化,多在汉服体验馆或影楼做汉服造型;汉服造型师提供换装、化妆、盘发等服务,超六成受访者体验过。采访过程中发现,熟悉汉服朝代服装、朝代妆容是汉服造型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其专业度被六成粉丝看重;超七成受访者觉得穿汉服是种传承且有归属感;汉服造型师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把汉服文化带到公众视野,一方面通过开办汉服体验馆或影楼,为粉丝提供换装、化妆、盘发等汉服体验;另一方面通过汉服课程、现场活动、时尚杂志、电视媒体等渠道将汉服文化推广至更大的舞台。

提供换装化妆盘发等服务,超六成受访者体验过汉服造型

大家了解汉服造型师吗?南都民调中心向汉服爱好者发起的汉服造型师职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汉服展(66.40%)、汉服体验馆(59.08%)、汉服社团(56.10%)是了解汉服造型师的主要渠道。其中61.42%的受访者体验过汉服造型师为其做造型,34.08%表示没体验过但有兴趣想尝试。

汉服标准妆容特点(熟悉朝代服装妆容是基本功)(2)

95后的小徐和小尚第一次来汉服体验馆,二次换装后的她们,各自发型、服装均呈现了不一样的气质:小徐由素雅的“小家碧玉”变为俏皮可爱的“千金小姐”,小尚则由“唐朝公主”变为“英姿女侠”。

汉服标准妆容特点(熟悉朝代服装妆容是基本功)(3)

汉服造型师小石(中间)与换装后的小徐(左)和小尚(右)(南都研究员 麦洁莹 摄)

这四套造型,均出自小石之手,一位来自贵州的95后女生,从教育行业转做汉服造型师,今年6月她接手了一家汉服体验馆。

小石说,客人一般要提前预约,到店后先了解造型风格,比如唐、宋、明等朝代服装,温婉、贵气、仙气等风格类型,造型师会一边介绍一边在iPad展示图片,选定后进行换装;接下来会根据服装风格、个人脸型、眉形、眼型等特质进行妆造;最后由摄影师拍照。这是相对完整的汉服体验。

但有的客人不想体验全部,店家便推出不同的套餐组合。当天小徐和小尚体验的是汉服换装和盘发套餐,造型做好后可在店里自行拍照。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服饰介绍(72.71%)、造型搭配(65.38%)、换装协助(63.19%)是汉服造型师提供最多的三项服务。

汉服标准妆容特点(熟悉朝代服装妆容是基本功)(4)

研究员现场观察两个多小时发现,小石会经常与客人沟通,了解需求。比如盘发时需用大量发夹来固定假发、发饰,小石会及时问客人感受,边盘边看向镜子;有时听到客人需要协助换装,她便跑进更衣室帮忙。

体验馆营造舒适放松氛围感,爱好者体验时间在两小时

8月4日下午采访当天是工作日,店里客人不算多。小石说,最忙是周末、寒暑假,学生人群较多。“有时忙起来,一天打理假发就有二十多顶。”她透露,人多时体验时间一般限制在两小时内;人不多则不设时限。

现场观察发现,汉服造型师为客人换装、化妆、盘发的时间多在1小时内。有不少造型师透露,化妆有分简单、精致妆容,一般自拍化简单的即可,专业拍摄则需要精致妆容。汉服造型师娜娜说,精致妆容至少需要1小时/人,不包括换装、盘发时间。

汉服标准妆容特点(熟悉朝代服装妆容是基本功)(5)

汉服造型师娜娜在为客人盘发(南都研究员 麦洁莹 摄)

体验过汉服造型师为其做造型的受访者表示,两小时内是最常见的服务时长,占比55.31%,其次是1小时内,占比21.98%。该问卷结果与实地采访情况趋同。

汉服标准妆容特点(熟悉朝代服装妆容是基本功)(6)

实地走访发现,汉服体验馆的场景、服务内容及时长大同小异,更重要的是汉服造型师的服务质量以及给客人的体验感。

汉服造型师会营造放松、舒适的氛围给客人。小石说,“做妆造时我经常和客人闲聊,像今天这样,聊各自的生活、爱好,或互相吐槽。我也经常和客人说,把这里当做自己家一样,有需要就叫我。”她表示,店里的客人更看重服务质量、场景,价格反而是次要。

消费者是如何看待的?问卷结果显示,摄影师专业度(68.84%)、造型师专业度(68.62%)是影响汉服体验感最主要的两方面;服饰整洁度占65.02%,场景占52.64%,价格占41.28%,还有15.64%的受访者看重茶点。

汉服标准妆容特点(熟悉朝代服装妆容是基本功)(7)

8月3日下午采访时,店里几位穿着汉服的客人,有的在自拍,有的在直播,有的在吃炸鸡,喝饮料。娜娜表示,店里没有摄影服务,但有茶点套餐。“开业两年多,据我们对店里客人的观察,一般玩一个半小时就会累了,因为头发很重,客人可以在休息时享用茶点。”

汉服标准妆容特点(熟悉朝代服装妆容是基本功)(8)

汉服体验馆场景(南都研究员 麦洁莹 摄)

熟悉朝代服装妆容是基本功,汉服造型师专业度被六成爱好者看重

汉服造型师如何保证优质的服务体验?接受专业培训必不可少。跨界入行汉服的小石、娜娜都参加过专业的妆造培训,学习各朝代服装与妆容。

从事了5年电商的娜娜,由资深汉服爱好者到全职汉服造型师,她笑说,“以前一直玩自己的头发,系统学习后终于可以帮客人‘扮靓’了。”

问卷结果显示,熟悉汉服文化(70.08%)、熟练盘发、化妆等专业技巧(63.10%)、根据客人外型和气质打造个人专属形象(61.98%),是受访者认为汉服造型师应具备的主要能力。

汉服标准妆容特点(熟悉朝代服装妆容是基本功)(9)

研究员与多位汉服造型师交流也发现,熟知各朝代服装穿着、妆容特点是基本功。

汉服造型师曾惠婷提到,汉服以交领为主,正确穿法是左边领压右边领,不能反过来,因为“右压左领”是参加丧礼的穿法。她表示,日常做汉服造型时会与客人保持交流,让大家体验的同时也能注意汉服的穿着细节。

VIP造型在8000元以上,五成受访爱好者只接受500以内体验价

但与小石、娜娜不同的是,曾惠婷在妆造学习道路上遇到了更多坎坷。

曾被爸爸误以为自己想学美容,误打误撞完成学业后去美容院实习了三个月;为了重新学习妆造,她去餐厅打工,每月赚1800元,存起1500元,只为尽快存够一万块学费。但毕业后的路途依然坎坷,经历过拖欠工资,交不起房租,睡天桥底的情况。

眼前这位95后成都姑娘,已是某影楼化妆部技术总监兼任主管,擅长仙侠、宫廷、工笔画等多种汉服妆容,大家称她为“蘑菇老师”。

8月3日上午,她刚完成客人第一个妆面后,趁着客人在拍摄的空余时间,接受了采访,还带研究员参观化妆部以及她的VIP化妆间。蘑菇老师介绍,普通化妆间的造型消费大多是1800-2000元/人,VIP消费在8000元/人以上。

在受访汉服爱好者看来,能接受汉服体验的人均价格在500元内,占52.64%,501-1000元占30.03%,1001元以上占17.32%。

汉服标准妆容特点(熟悉朝代服装妆容是基本功)(10)

有别于汉服体验馆,提供汉服造型的影楼更注重妆面和发型的细节打造,对造型师细致、专业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她举例说,“工笔画的妆容一定要干净,发丝、眉毛要清晰分明,人物拍出来就像一幅画。不过最大的困难是发型,有的客人头发太少太贴,做出来缺乏立体感,进影棚拍摄会显得头很小且无精神。”如何在高像素镜头下不穿帮,蘑菇老师表示很考验汉服造型师对真假发、饰品的运用技术。

第二个区别是,大型影楼对汉服造型师的晋升考核要求更严格。蘑菇老师提到,大家从化妆助理做起,有一对一师傅带,要求每周至少学会两套造型。化妆助理晋升化妆师,需要通过三个妆造技术考核等级,再考核50套不同化妆、50套不同造型,包括现代和汉服,全部通过才能正式成为化妆师。

朝代造型有讲究,用现代元素呈现汉服美

推广汉服文化,传承中华美,是所有受访汉服造型师的共同心愿。

如何推广传承汉服文化?70后的徐向珍老师作为纳兰美育创始人、国家一级美容师,十余年专注推广中国传统古典妆容造型,与团队共同研发了历史朝代造型、古装人物造型等课程。

例如脸眉眼唇型的认识和修饰、腮红画法等,还有后宫佳丽、小家碧玉、穷苦人家等人物造型。她笑笑说,“抓住本人的气质去优化、美化很重要!一套汉服做什么造型、化怎样的妆容才好看,是有学问的。”

比如,后宫佳丽造型,用巍峨的发髻、繁复的头饰,打造出雍容华贵的形象,服饰用明黄色和深红色,映衬出明艳华丽;穷苦人家造型的粉底偏黑色调,妆容、头饰不宜过多,只用布包起,服饰尽量简约朴素。

可见不同身份、人物性格,搭配的发型、发饰、服装、妆容各有讲究,汉服造型师让人物“活”出个性。

除了课程研发、上课外,徐老师还将汉服造型带出课室,走向更大的舞台。在接受采访的前两天,她和团队通宵工作了两晚。她提到前几天为央视录制七夕晚会的模特做汉服造型,“我们在西安工作了一个星期,为央视录制七夕晚会的模特做汉服造型,前期要对模特进行服装、头饰匹配、造型设计,现场试妆、试录,正式录制期间要现场补妆,结束后要协助换装、卸妆等等。”

徐老师将汉服造型带到大型活动、中国丝绸博物馆、时尚芭莎等现场,同时又回归课堂,向学员演绎汉服造型与现代元素的融合。她发现,2009年创立至今,近几年学员群体越来越广,初期大部分是汉服“同袍”(即一起穿汉服的人),到现在很多汉服品牌、汉服工作室、汉服影楼的从业者来学习

汉服标准妆容特点(熟悉朝代服装妆容是基本功)(11)

徐向珍为2021年央视《五四正青春》表演者做汉服造型(由徐向珍供图)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中国汉服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显示,福国内目前有超过3000家汉服企业,浙江、广东等地区淘宝汉服商家集聚效应显著。

“汉服热”持续升温,融合发展的同时,保留汉服核心元素显得尤为重要。徐老师认为,中国式审美讲究的婉约、内敛、含蓄等气质,在汉服发展里是不会消失的。“我们一边做汉服复原妆,一边做现代汉服造型,经常会思考中西方审美的差异性,西式妆容比较直白、夸张;中国式更素雅、含蓄、留白,不会那么满。既要保留本质的东西,也要适应潮流发展。”

汉服标准妆容特点(熟悉朝代服装妆容是基本功)(12)

徐向珍与团队设计的明朝复原造型(左)和汉服时尚造型(右)(由徐向珍供图)

融合岭南文化,超七成受访者觉得是传承有归属感

80后的李韵芝老师从事汉服造型设计十余年,也见证着汉服的发展与变化。她从2006年开始接触汉服,当时广州的汉服圈子非常小,只有十几人,想买汉服的“袍子”,要么在全国仅有几个线上汉服店家入手,要么自己做,在大众眼里穿汉服是个“异类”。“那时穿汉服出街,大家会问你是不是日本的、韩国的,或者是拍戏的。”与她一起搭档的19奶奶笑笑说。

李老师担心穿汉服引来异样眼光,在汉服论坛观察了整整一年,直至找到本土汉服组织,才敢跟着“同袍”参加活动。

她一边说,一边打开自己2007年参加中秋游园活动的照片,身上那套汉服是她自制的。虽然她自嘲说“做工不太好”,发型、服装没有现在那般繁杂华丽,照片中却抹不去她当年穿汉服那种青涩、淡雅的韵味。

汉服标准妆容特点(熟悉朝代服装妆容是基本功)(13)

2007年李韵芝穿自制汉服参加中秋游园活动(由李韵芝供图)

这位“西关小姐”在荔湾泮塘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汉服工作室,为他人定做过上万件汉服。“有活动表演的,有旅游玩乐的,最长工期是两年,全部手绣。”

对汉服爱好者来说,穿汉服的主要意义在于传承推广汉服文化(73.23%),是民族身份的认同感(71.43%),也是一种仪式感(59.51%)。

汉服标准妆容特点(熟悉朝代服装妆容是基本功)(14)

“现在年轻人喜欢仙气飘飘、蓝白色为主的汉服,最重要是拍照好看,中年人群更看重材质用料。女性一直是汉服主流群体,定制的款式、颜色各种各样,以数量为主,但近两年接触越来越多‘男同袍’,他们不需要每天新款,更看重汉服的穿着用途,比如定制运动汉服。”坚持一对一定制的她说,“个人需求不同、气质不同,即使用同一块布料,做出来的效果都会不一样。刚开业时,有一班中学生经常找我做汉服,后来大家出来工作了,每年还会找我做一两件,当然款式、风格都不同了,这是很有意思的地方。”

与徐向珍一样,李老师也将汉服文化带给更多公众。她将汉服造型与本土岭南文化结合呈现,例如广府庙会、越秀西湖花市、南海神号开船礼等节庆活动,都有她设计的汉服造型。

汉服标准妆容特点(熟悉朝代服装妆容是基本功)(15)

汉服造型师李韵芝为2016年广府庙设计的五羊仙汉服造型(由李韵芝供图)

总体来看,汉服从以前的异类到现在的国潮,离不开这群汉服造型师的推广、传承与创新。无论是转行做汉服造型的小石和娜娜,还是一直坚持的曾惠婷、徐向珍、李韵芝,将中华之美、汉服文化推广给更多人,是她们坚守的信念。

(文中小石、小徐、小尚、19奶奶均为化名)

调查概述

南都民调中心于2021年8月2日至8月6日展开本项调查,通过实地采访、线上采访、网络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889份,其中男性受访者占37.35%,女性受访者占62.65%。从年龄段来看,受访者以95后、90后为主,分别占28.23%和26.55%。从月收入来看,5001-8000元占比最大,为34.20%,其次是3001-5000元,占比21.15%。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汉服造型师,本次调查对象以汉服爱好者为主,体验过汉服造型师为其做造型的受访者比例与实际公众比例存在一定差距。

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

社会群体与公众心理研究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麦洁莹 李伟锋 实习生 李明晖

支持平台: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南方都市报官方微博 咩事微信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