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前和过年后都有哪些讲究(过年有三早和)

过年不是指一天,而是指两天,即除夕和大年初一这两天,称为过年。除夕这一天是指一年的最后一天,最后一晚上的意思,而春节是指一年开始的第1天。过年的意思是,辞旧年,迎新年!也就是说从除夕这一天,跨过除夕夜,迎接春节这一天。从除夕到春节这整个过程称之为过年。

过年前和过年后都有哪些讲究(过年有三早和)(1)

过年是我国的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习俗。在古代社会,过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关键的节日,是非常讲究的。农村过年习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内涵丰富,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长盛不衰,一直延续到今天。

在农村过年,普通家庭都要杀年猪,打豆腐,打年糕,贴春联,放鞭炮,接祖人,送灶神等等活动,一样都不能少,一样都不能拉下,都非常虔诚,非常隆重,并且非常讲究。这些活动都预示着,辞去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准备迎接崭新的另一年。

过年前和过年后都有哪些讲究(过年有三早和)(2)

过新年是指春节这一天。过去农村人在过新年的这一天,必须要“三早”和“三不”。过新年这三早三不究竟是指什么内容呢?原来三早是早起床,早迎春,早拜年,三不是不催床,不骂人,不扫地。

早起床。在古代社会除夕夜一个晚上,一般人都是不会睡觉的,都要坐在堂屋,讲着笑话,吃着美味佳肴或者喝酒欢天喜地的,辞别这一个晚上,等待新年的到来。有人叫“辞旧年”,有的又叫“守岁”。因此一个晚上不能睡觉,到晚上12点钟敲响的时候,新年就到了,就要到大门外放鞭炮迎接新春。一般黎明的时候才能上床睡一睡,睡不了一两个小时,天就会大亮了,就要早早的起床。迎接新年的一天到来!过去农村,大年初一的早晨,必须早早的起来,叫做去“接福”。一般农村家庭,在除夕晚上睡觉之前,主人就要再三叮咛大家不要睡得太沉了,要早早的起来,开门接福。农村大年早晨接福是一个最主要的最隆重的祈求仪式。主人在早晨拿着鞭炮带领全家人站在大门内,打开大门,点燃鞭炮,迎接财神福神。这就叫做“接福”。

过年前和过年后都有哪些讲究(过年有三早和)(3)

早接福。古代农村人认为,天下的福气并不多,只有早起床,才能迎接更多的福气。大年初一起床过晚,那么开门接福当然就少了,一年当中就没有过多的福气。因此,大年初一早晨必须早。早晨接福就是开门迎接新年第一天的到来,也叫做“迎春”。大年初一早晨迎春和接福,都是同时进行的。

早拜年。大年初一开门迎春接福以后,便是晚辈向长辈拜年的重要时刻。长辈还要准备压岁钱给晚辈,有的地方压岁钱都在除夕晚上,给了晚辈,一般的时候,大年初一也要给压岁钱。在拜年的时候。晚辈向长辈问候“新年吉祥”“新年安康”等等吉言恭祝的话语,农村人叫“说吉利”,长辈向晚辈也说一些“新年快乐”“学业有成”等等“吉利”话。

过年前和过年后都有哪些讲究(过年有三早和)(4)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因为目前疫情仍然持续,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出门拜年,可以利用手机微信拜年,可以打电话或用视频聊天拜年,就像古人用拜年帖那样,文明拜年。如:

拜年

明 ·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 世情嫌简不嫌虚。

大年初一,三不做,主要目的是保证三早的顺利进行。“不催床”,因为除夕夜守岁,耽误了一宿的时间,人没有睡好觉,一旦早晨起早就不容易了。因此主人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三叮咛,四叮嘱,第2天早晨一定要早起,不催床,图一个吉利。大年初一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早晨家人不愿意破例规催床。古人认为非常的催床,就是催命催命鬼联系在一起的,非常不吉利。若是家里有人因病等原因不能早起,就说在“纳福”,表示吉利。

过年前和过年后都有哪些讲究(过年有三早和)(5)

不骂人”,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家里的孩子无论怎么顽皮,怎么说不吉利的话,怎么做不好的事情,一般长辈都不会骂他们,只是从侧面去制止,表示吉利。在一般家庭里,在除夕夜的晚上,长辈们就要好好的教训孩子们,在大年初一这一天,什么事不能做,什么话不能说,要求他们认真记住,千万在大年初一不要犯错。至于大年初一这一天,任何人都不能骂人。若是骂人,就违背了过春节的规矩,是非常忌讳的,也是非常不吉利的。

过年前和过年后都有哪些讲究(过年有三早和)(6)

大年初一“不扫地”。农村人习惯早晨一起床,就开始打扫庭院和房子。但是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家里是不允许打扫地面的。古人认为,大年初一这一天是接福的一天,家里到处都是充满福气,打扫卫生等于打扫了福气,都把福,当做灰尘垃圾清除掉了,是非常忌讳的,也是不吉利的事情。因此,农村大年初一这一天是不允许打扫卫生的。

过年前和过年后都有哪些讲究(过年有三早和)(7)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