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所体现的精神品质(张謇先生之精神激励历代)

张謇所体现的精神品质(张謇先生之精神激励历代)(1)

图为张謇与张詧兄弟创办的南通医院

110年前,我国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与其兄张詧在江苏创办了通州医院。历经110年的漫漫岁月,如今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简称通大附院)依然默默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彰显着张謇先生“以宏慈善”的办院理念,虽历百年,从未失色。

张謇所体现的精神品质(张謇先生之精神激励历代)(2)

图为张謇(左)与张詧(右)兄弟

110年后,一群当代“通医人”勇担使命,奔赴武汉、黄石、扬州乃至海外新冠肺炎疫区,支援抗疫,救死扶伤,践行着张謇先生当年创办医院之初心。近日,通大附院将这110年的辉煌与坎坷的历史,截取多个横截面,以张謇精神为贯穿,进行了集中的艺术呈现,在110周年院庆之际,创作并首演了大型话剧《通医魂》。在沉郁的大提琴声中,张謇先生走上舞台,与一代又一代“通医人”展开时空对话。透过一段段沧桑岁月,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个“通医人”,向着张謇先生远去的方向集体致敬,他们也站成了各个历史时代的雕像,并把自己融进了“通医”的魂魄之中。

大医精诚,以宏慈善

张謇先生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没有他,中国的纺织工业发展不会这样快。身为清末状元、翰林学士,他却毅然辞官回乡,走出了一条前无古人的崭新道路。1926年仲夏,他的去世令万千人悲痛不已,近百年来,濒江临海的南通城内,历史的尘埃并未湮没他的功绩,他的名字依旧被人口口相传。张謇,是南通这座江苏名城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开的一个名字,如同城南城北都无法绕开的濠河水。

“国家之强,本于自治,自治之本,在实业教育,而弥缝其不及者,惟赖慈善。”张謇用毕生的精力,追求强国之梦。办工厂,开农垦,兴水利,疏交通,从普及教育到抚恤贫病,从休闲娱乐到商务金融,时隔百年,他创办的学校依然是莘莘学子向往的殿堂,他创办的医院更是向着“百强梦、新院梦、康养梦”的目标踏实前进。

对于创办医院的初衷,张謇自己曾总结:“南通实业逐年发达,各省旅学于南通各校者亦逐年加多,乃注重卫生,设立医校及医院。”1903年,张謇赴日本进行了为期70天的考察,其中包括医校,并在日记中记载:“日本医学发达最先,非独其士大夫所自负,德、法各国闻亦许之……”1904年,张謇派遣通州师范学校毕业的熊辅龙到日本千叶医学专门学校学习,以储备医学人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半个月后,东南各省纷纷宣告独立。为保地方免遭涂炭,张謇、张詧积极斡旋,通州未动一枪一炮而和平光复。11月9日,通州成立军政分府,张詧被公推为总司令,恰逢熊辅龙毕业归来,即在昭武院右小蓬莱旧址设军医处,熊辅龙任军医。通州战事未起,军医处渐兼民用,旋即扩充为通州医院。1912年,熊辅龙借籍仙观西院设医学专门学校,招预科学生,张謇、张詧深为赞许,遂出资改昭武院神殿为教室。1913年,又将南通医院诸舍并入医学专门学校,另于院东南购地16亩建立新院。1914年6月,新院落成,张謇亲自题写院名“南通医院”。作为中国人自己投资兴办的最早的综合性教学医院之一,南通医院被永远定格在历史的瞬间。此后,医院的名称虽几经更改,而“大医精诚,以宏慈善”的办院理念始终被后继者奉为圭臬。

回眸历史,南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高建林认为:“通大附院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创始人张謇、张詧兄弟的远见卓识,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通大附院人的砥砺前行和接续奋斗。”创办伊始,张謇、张詧就确定了医院与医校相互孶乳、齐头并进的先进理念。正是他们前瞻性的眼光,医院的百年发展始终将医疗实践与教学相结合,临床专家和医学教授的双重身份得以融合相通,也因此涌现了一代代名医和名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施炜认为:“传承和弘扬张謇精神,厚植独特的医院文化,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用优异的成绩向110周年院庆献礼,是我们当代通大附院人的使命与责任。”张謇先生的爱国热忱、为民情怀、开放理念、无畏勇气、创新意志、担当意识、实干品质、诚信品格,在通大附院人的血脉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也在这一台话剧《通医魂》中有了立体的呈现。

白医执甲驰援湖北,弘扬张謇之精神

2020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先后派出两批医护人员驰援湖北。18名“通医人”慨然领命,赶赴武汉、黄石等地,救治新冠肺炎重症病员。这是当代“通医人”对张謇先生远去背影的一次集体致敬。

张謇所体现的精神品质(张謇先生之精神激励历代)(3)

图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18名援鄂队员平安凯旋

2月5日,侯亚玲在日记中写道:面对丰盛的早餐,我只咬了一口馒头,怕喝水,未来的四到六个小时里,上厕所将是不易解决的问题。2月14日,朱志红在日记里写到:每晚疲备地躺床上,总会想起出征前队长顾俊主任说的那句“一定会带好队员,圆满完成使命,一定将我们的队员一个不少的平安带回来!”其实我们只是平凡的医务人员,但召即来,来即战,战则必胜。3月6日,范春霖在日记里记录:两小时争分夺秒的抢救,依然没能从死神手里夺回病人,我既内疚又沮丧,送我们回宿舍的大巴司机诚恳地说:武汉人谢谢你们。顿时,我的嗓子发堵了。3月11日,姜岱山写下日记:经过3个小时的抢救,在那与世隔绝的ICU里,我们再一次挡下了死神的镰刀,所有的医生和护士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4月16日,顾俊写下这篇日记:高书记特意来电话,转达了省里的高度评价,他说我们是通大附院的骄傲;正巧今天医院的院史馆启动建设,他说我们是历史的现在进行时,书写着当下,而我们所做的,足以告慰我们通大附院的创始人张謇先生……一段段赴湖北抗疫的“通医人”日记,被编剧倪歌几乎原封不动地引入话剧《通医魂》剧本中,又被导演何鸣晖在舞台上赋予西方歌队的庄重形式,引领观众和“通医人”一起去探究:当今医者抗疫,毕竟还只是在盛世里的恪尽职守;而当年的张謇先生又是怀着怎样的希冀,在一个乱世中,披荆斩棘,以一己之力建起了一个理想国?

百十年历史上值得书写的横截面

110年历史的通大附院,有太多值得铭记与书写的历史横截面。回望历史,我们看到了张謇、张詧兄弟开办医院之耿耿初心,看到了首任院长熊辅龙当众解剖尸体的敢为天下先,看到了寄生虫学鼻祖洪式闾等奔赴抗战前线的视死如归,看到了急电护校的曹书田之铁骨铮铮,看到新时代抗击新冠疫情的医护团队之英雄柔情,更看到一代代通医人沿着张謇先生开创的道路,不忘初心,前赴后继,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百年不变的“通医魂”。

张謇所体现的精神品质(张謇先生之精神激励历代)(4)

图为首任院长熊辅龙画像(瞿溢绘)

自甲午海战后,西风东渐,纵观国内,墨守成规、妄自尊大,排斥西方科学者有之;而妄自菲薄,欲废弃数千年中医传统之论亦喧嚣尘上。在张謇看来,中医、西医皆有所长,殊途而同归,两者均不可偏废。为开民智,让民众崇尚科学,1915年,通州医院率先当众解剖尸体,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1915年4月30日一早,有七八百人陆续来到医院南楼西地。人群中,除了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的全体师生外,还有当时的县长、警察局长等地方政府要员等。通州医院院长熊辅龙当众演说,将人体比作一部机器,认为“以不明人体构造而治病,是何异以普通人修理机器”。他认为,医学的进步与解剖有关,若不重视解剖,则妨碍中医的发展。熊辅龙演说之后开始当众解剖。当年的《通海新闻》记载了此次解剖“为吾通破天荒之第一声”,开化了当年的社会风气。对这样一段“开风气之先”的历史,导演何鸣晖巧妙地运用轻喜剧的方式,在嬉笑怒骂间给人以哲思:熊辅龙等先哲顶着怎样的压力踽踽独行,推动了现代医学事业及医学教学的发展!话剧《通医魂》中熊辅龙的扮演者尹立乾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特地来到通大附院院史馆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走近这位学贯中西的首任院长,而他的表演也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可。

张謇所体现的精神品质(张謇先生之精神激励历代)(5)

图为话剧《通医魂》剧照

在通大附院历史上,有一段“通医人”辗转半个中国、一边抗战一边坚持开办医院的光辉历史。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随着战事不断吃紧,1937年9月底,在洪式闾的率领下,私立南通学院医科及附属医院先是随迁至扬州。从狼山脚下滔滔江水启程,洪式闾、黄竺如等教授怀着满腔的救国情怀,率领一支30多人医疗队开启了辗转大半个中国的救死扶伤之路。在扬州,洪式闾组建第七重伤医院,救治从上海等地战场撤下来的伤员。为了抢救战士,黄竺如不舍昼夜地手术,他的日籍妻子黄须美也投入紧张的护理中。因黄须美的日籍身份,难免遭受中国人的误解,但黄须美以其善良和赤诚,感化他人。在当年的真实故事的基础上,编剧倪歌展开合理的艺术想象,动人地呈现在《通医魂》中。谢幕时,黄须美的两位白发苍苍的女儿,蹒跚着走上舞台,走到扮演黄须美的演员杨文婷跟前,流着泪喊“妈妈”。台下的观众并不知道,身为执行导演的杨文婷临演前两天才顶替出演黄须美一角,即演出了黄须美的温婉、克制与善良。

张謇所体现的精神品质(张謇先生之精神激励历代)(6)

图为黄竺如和黄须美夫妇

从1911年到2021年,通大附院长达110年的历史,如何集中在一个晚上进行呈现?要将剧本中一个个历史的“断面”,浑然一体地呈现在舞台上,颇具挑战。《通医魂》导演何鸣晖和视觉总监童为列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他们联合创办了“申演文化”,承制的舞台剧颇受业界赞誉。经过反复讨论,何鸣晖和童为列从《通医魂》剧本的内核中挖掘舞台形象的种子:剧中,张謇先生是作为历史见证者的形象出现的,而历史的进程无外乎是时钟的行走,老照片装裱的相框是历史的一次次定格,他们把这两者尝试结合起来。这才有了现在舞台上呈现的三个旋转有序,并且能够根据不同时空的场景进行多角度变化的大门。三扇大门,代表着时空流转,台上变迁的是不同的时代与故事,而不变的,则是一代代“通医人”一脉相承的“通医魂”。

“我仿佛听到张謇爷爷的低语鼓励”

110年砥砺奋进,栉风沐雨,从通州医院到通大附院,医院名称几经更迭,而祈通中西、以宏慈善的医学使命却从未忘怀。20世纪50年代末年,医院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苏北地区流行性脊髓灰质炎的防治效果显著,获得卫生部表彰。上世纪70年代,侍德运用腹部大型动脉皮瓣或背阔肌游离皮瓣进行深度烧伤组织修复,获得成功,被称之为“侍氏皮瓣”。1979年,医院成功开展首例肾移植手术。20世纪80年代,刘道坤团队自制改良器械获交通部二等奖。孟宪镛团队开展肝癌研究和酶学研究,走在全国前列。1981年,钱桐荪编著出版《肾脏病学》,是国内最早的肾脏病专业教学书。1985年《手外科杂志》创刊,医院创伤研究室为该杂志的出版者、发行者,侍德任常务编委,1988年更名为《中华手外科杂志》。1994年,骨科、普外科首批进入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序列。医院从文明医院起步,走出一个个坚实的步伐,于1994年获评首批三级甲等医院,位列省内第一方阵,目前医院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0个。1996年,汤锦波等人的《手屈肌腱二区亚分区及亚区内损伤修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国家科技成果奖三等奖。2001年,医院成功开展心脏移植和肝脏移植手术。2016年,刘璠当选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2020年医院荣膺全国文明单位。2021年11月10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东院区主体封顶,实现了“百强梦”和“新院梦”……

在重大疫情前,“通医人”更是披挂上阵,奋勇向前: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救灾,2020年驰援湖北,2021年7月抗击德尔塔肆虐……2021年中秋夜,12位“通医人”参加第三十一期中国援桑吉巴尔医疗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赴海外救援的征程……

医者登台演医者,是话剧《通医魂》的一大特色。25名通大附院的医护人员,这些从未登台演过话剧的“素人”,被何鸣晖导演挑中,参加了《通医魂》的演出。每逢排练,他们从不缺席,兢兢业业,展现出“通医人”高度的敬业精神,在极短时间内与专业的话剧创作团队融为一体。排演之初,饰演张謇的康爱石还曾担心群演的艺术表现能力,很快,他就发现,这群一直被张謇精神所浸淫和感召的“通医人”,对待舞台如同对待手术台一般一丝不苟:“有的时候,我都感觉这些医护人员比我们某些专业演员还要更出彩!”通大附院的护士吴伟伟刚开始排练时,还双腿颤抖,心跳如擂鼓,但上了舞台,“我仿佛不止一次地聆听到张謇爷爷在我耳边低语鼓励”。在舞台上与张謇先生的精神对话,让吴伟伟深切感受到“灵魂被洗礼”,她跟几代“通医人”一样有着滚烫的“通医魂”。

张謇所体现的精神品质(张謇先生之精神激励历代)(7)

图为坐落在濠河风景区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康爱石是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这是他又一次在话剧舞台上饰演张謇一角。早在2017年,南通艺术剧院就创排了话剧《张謇》,该剧制作人、副导演杨晶即邀请康爱石主演张謇。此番排演《通医魂》,杨晶坚持非康爱石出演张謇不可:“康老师是话剧舞台上饰演张謇的不二人选。”话剧《通医魂》总策划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马卫东激动地发现,康爱石竟然是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田福堂的扮演者。对于康爱石塑造的张謇,张謇的后人也极为认可,南通的观众更因爱戴张謇而“爱屋及乌”地敬重在台上扮演张謇的康爱石。康爱石爱好垂钓,渔场主原先对他并不热情,但看过话剧《张謇》之后竟视之为挚友,不仅坚决拒收垂钓费,还每回都亲捞大鱼让康爱石满载而归。三年间演了70余场话剧《张謇》,康爱石早已为张謇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舞台上时常觉得自己就是张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演员与角色融为一体。一听说在扮演“实业家张謇”之后,又能在话剧舞台上塑造“创办医院和医校的张謇”,康爱石连剧本都没看,当即推掉其他演剧任务,答应加盟《通医魂》的演出。

话剧《通医魂》中,张謇虽是贯穿全剧的灵魂人物,但张謇在舞台上真正具有戏剧冲突的戏仅有一幕,那一幕里,面对张謇这位“花钱比挣钱还要快”、裤子上打着补丁的大实业家,其兄张詧从最初的不解,逐渐为其精神所感动,遂与张謇携手,共办通州医院。这一幕戏里,康爱石形神兼备地将一位心忧百姓的张謇先生树立在舞台上。张謇先生的嫡孙、全国政协原常委张绪武先生认为,这就是活在张謇家人心中的张謇!

在侧台,看着群演注视着张謇坚毅而崇敬的目光,《通医魂》的总制作人杨晶一次次泪目:“张謇是一座艺术富矿,文艺作品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表现张謇,但张謇办医院的题材,先前的文艺作品很少涉及,因此话剧《通医魂》的切入角度不落前人窠臼,格外动人。《通医魂》的排演,对通大附院的文化建设而言,无疑是丰硕的成果!”

作者:张裕

编辑:施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