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几种性传播的疾病(6种通过性传播的病你知道几个)

当代人尤其是成年男女,对于“性”已经不像过去那么避讳了。无论是萍水相逢的有情人,还是相恋已久的小情侣,再或是结婚成家的老夫老妻,都需要“性”的滋养。

不过,随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变得开放,性行为所引发的潜在问题也随之而来。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因性行为导致相关疾病传播的概率正在成倍增长。

有哪几种性传播的疾病(6种通过性传播的病你知道几个)(1)

以最令人闻风丧胆的HIV为例,根据对比,2017年我国年轻人当中(15岁至29岁年龄段)男性HIV发病率较2004年平均增幅超过30%。而女性中该数值则达到12%。其中15至19岁阶段,增长最为明显。

一、人们为什么更容易染上性病了?

1、态度更加开放

过去人们对“性”保持着严防死堵的态度,因为关系到名声,尤其是对女性,所以不得不从根源上阻止。但现在不同了,人们对性行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而越发开放的态度,则使得人们更容易接触到疾病。

有哪几种性传播的疾病(6种通过性传播的病你知道几个)(2)

当代人对性的追去不再是恋爱、结婚,随着各种社交软件的兴起,隐藏功能被发现,人们的性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有研究指出,性病发病率较高的地区,社交软件使用率也很高,足见其中的因果关系。

2、忽视预防

当代人对于性病的认知比较薄弱,性行为过程中也不注重自我保护。要知道,有些疾病通过现代医学无法彻底根治,所以从根源上预防,才能减少人们的身心负担,同时保持健康。

有哪几种性传播的疾病(6种通过性传播的病你知道几个)(3)

3、健康关注度提升

当代人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身体有个病痛自己解决不了,基本都愿意就医检查并治疗。随着接受性病相关检查的人数增加,潜在的患病群体也被一一发现。

可以这么说,患病人数不多,某种程度上可能与筛查普及度不高有关。如果人人都像做核酸一样定期筛查,潜在的性病患者自然无处遁形。所以患病率有时候不能代表患病的实际人数,除非广泛筛查。

有哪几种性传播的疾病(6种通过性传播的病你知道几个)(4)

二、除了HIV,这些病也可通过“性”传播

1、梅毒

HIV病毒被发现前,梅毒曾独霸一方,被人们视为性病之首。该病症主要通过血液、母婴、性三种方式传播,如果忽视治疗,就会让病人出现皮肤性黏膜损伤,导致全身多处溃疡。

2、淋病

该病症也是性病中常被人提起的一种,常见于不洁性行为,比如混乱的婚外情、嫖娼等。当然,这种病症不仅限于性传播,如果普通人与患者公用卫生物品,比如马桶、被褥、毛巾等,也有可能发生感染。

有哪几种性传播的疾病(6种通过性传播的病你知道几个)(5)

3、生殖器疱疹

该病症的主要表现为外生殖器皮肤出现疱疹,部分患者还会有出现皮肤破溃、糜烂的现象,严重时会波及尿道,导致排尿疼痛。该病症目前不能根治,容易反复发作,只能通过药物控制。

4、衣原体感染

该病症在女性当中较为常见,发病时会影响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健康,甚至波及视力。如果不积极治疗,发病后就会导致视力下降、不孕等症,即便成功受孕,异位风险也比普通人要高出许多。

有哪几种性传播的疾病(6种通过性传播的病你知道几个)(6)

5、乙肝

在人们认知当中,乙肝主要通过母婴、血液等方式传播,殊不知,性行为也可导致病毒感染。乙肝是病毒入侵导致的,因此,各种可携带病毒的方式,都有可能造成感染。所以,性传播也不能例外。

6、阴虱

与性病不同,该病症属于寄生虫病,主要由性行为发生身体接触后传播。如果事前事后没有做好基本的卫生工作,阴虱感染率还会进一步增加。该病症的主要表现为阴部瘙痒感明显,部分人甚至会感染腋下。

有哪几种性传播的疾病(6种通过性传播的病你知道几个)(7)

三、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

性生活不要太过随意,自然是最有利于预防性病传播的。如果经常接触一些“不知底细”的人,感染的概率就会提升。

然后是积极自查。前面我们说过,性病的感染方式不只有性生活,还有其他多种方式也会在悄然之间让人感染。如果忽视自查,没有及时发现自己的潜在问题,那么后期治疗上就会遇到一定困难。

有哪几种性传播的疾病(6种通过性传播的病你知道几个)(8)

建议大家平时多观察身体变化,尤其是皮肤、分泌物、排尿情况等方面。如果皮肤出现瘙痒感、丘疹、破溃,排尿有明显的灼烧感、刺痛感,分泌物过于黏稠、有异味,则需及时就医确认情况。

总结:

当代人患性病的概率越来越高,很大程度上与大家的生活方式,以及性态度的转变有关。只有积极做好保护措施、洁身自好,才能避免此类问题。各位朋友,你对感染性病有何看法?你平时会关注这些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