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书戴嵩画牛你受到什么启发(从教材短文苏东坡书戴嵩画牛谈对名人的盲从)

先说结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苏东坡短文《书戴嵩画牛》中,关于斗牛在争斗过程中,“斗牛一定是夹着尾巴的”,这个结论是有待商榷,至少不客观。

容我慢慢道来,有图有真相,同时了解下这篇优秀的短文。

除了在斗牛争斗时是否一定“尾搐入两股间”这一点上有待商榷外,仍然是一篇优秀作品。

这篇《书戴嵩画牛》新入选课本的,很多朋友学生时代应该没学过。

读了书戴嵩画牛你受到什么启发(从教材短文苏东坡书戴嵩画牛谈对名人的盲从)(1)

6年级上部编语文课文 《书戴嵩画牛》

事情的起因是,昨天一个跟我练记忆的小朋友请教怎么背诵苏轼的这篇文言文,说有点难。

本来很小一件事情,先梳理难点,讲清楚故事脉络,找关键词,然后借助图形记忆,最后再画画思维导图,就可以了。

跟读两次,正了音,很快就能复述下来了,孩子很开心,带着我给布置的画思维导图的作业下线了。

读了书戴嵩画牛你受到什么启发(从教材短文苏东坡书戴嵩画牛谈对名人的盲从)(2)

随手所画,见笑

自己随手画的思维导图

但我却发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在找图片过程中,发现图片上的斗牛并不是像书中所说的那样“尾搐入两股间”,就是斗牛发力时候会夹着尾巴。

为什么非要找图片,因为右脑记忆的核心是头脑一定要有画面,场景,大脑出图像是右脑记忆的最重要部分。图片选择可以说非常关键。

结果越找,越困惑,明明很多斗牛争斗时不一定夹着尾巴啊

读了书戴嵩画牛你受到什么启发(从教材短文苏东坡书戴嵩画牛谈对名人的盲从)(3)

唐朝著名画家戴嵩的牧牛图

戴嵩牧牛图

最终费力挑了两个能代表书中两种观点的斗牛图片,但已经感觉这事没那么简单,因为很多实际的斗牛图并不是像苏东坡所说的夹着尾巴。我看了更多的动图和视频,坚定了我看法。

先看苏轼原文: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文章大意是说, 蜀中有一位杜处士,喜好书画,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数百件。其中有戴嵩画的《斗牛图》一幅,他特别喜爱,于是用锦缎作画套,又用玉装饰卷轴,并经常随身携带。

有一天,他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道:“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吗?牛在互相争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互相争斗,错了。”

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奴仆,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变的。

读了书戴嵩画牛你受到什么启发(从教材短文苏东坡书戴嵩画牛谈对名人的盲从)(4)

戴嵩斗牛图 收藏于tai北故宫博物

这篇文章可以说简练生动,可以说是绝佳的文章。苏轼的文可以说绝对不亚于他的词。如前后赤壁赋,怎么高评价都不为过。结论也很有启发意义,实践出真知,不能闭门造车,凭空现象。

原文结论:“古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比喻做事应该请教有经验的人。总结的非常出色,事情似乎很完美,大咖,名人,美文,还有立意的拔高升华:向实践学习。

读了书戴嵩画牛你受到什么启发(从教材短文苏东坡书戴嵩画牛谈对名人的盲从)(5)

实事求是

向实践学习没错,但问题是,唐代大画家戴嵩作画是凭空想象吗?牧童的观点就一定正确吗?争斗时,斗牛一定是“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吗?

我在找图的过程中产生了怀疑,作为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便开启了寻求之路。

因为第一感觉,自己熟知的华尔街的牛的雕塑也是发力的斗牛造型,尾巴是向上甩的,如果苏东坡文章中的结论“尾搐入两股间”是对的,那其他尾巴造型就一定是错的吗?

读了书戴嵩画牛你受到什么启发(从教材短文苏东坡书戴嵩画牛谈对名人的盲从)(6)

华尔街蓄力待发铜牛

华尔街的牛,pose 不对吗?

因为这件事不算小事,这篇文章选入了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学完这篇课文,学生可能会认为:斗牛争斗时“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是常识,其他的都不对。如果以偏概全,那是对孩子是误导和不负责任。

苏东坡的影响力有多大,在北宋那是最顶流的明星。上至达官贵人,皇后皇帝,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十二万分信任这位在诗词、古文、书法、绘画、美食上登峰造极的五栖明星;

这是当时文人顶礼膜拜的大文豪,坊间知名度非常高的公众人物;儒释道朋友满天下,民间传播面十分广的养生美食家。无论哪方面都是全面碾压。

读了书戴嵩画牛你受到什么启发(从教材短文苏东坡书戴嵩画牛谈对名人的盲从)(7)

文坛巨星顶流大咖苏轼

文坛、书画、收藏界上的影响力就更不用说,单就苏门学士,秦观,黄庭坚等哪个不是鼎鼎大名。苏轼这篇斗牛图点评文章一出,估计没有不服的。有不夹尾巴的斗牛图,估计要被人耻笑了。

反正也没几个士大夫会去认真观察斗牛,看斗牛的也没话语权,如果某位文人看到不夹尾巴的斗牛,一定会认为这个牛不行,一定是盗*版 斗牛!

读了书戴嵩画牛你受到什么启发(从教材短文苏东坡书戴嵩画牛谈对名人的盲从)(8)

苏轼:此盗版斗牛也

读了书戴嵩画牛你受到什么启发(从教材短文苏东坡书戴嵩画牛谈对名人的盲从)(9)

苏轼:此正版斗牛也。

所幸网络时代到来,资讯发达,牛…皮很容易就一戳就破。东坡文章结论倒是没错,实践出真知。

记忆爱好者爱说的一句话,“一幅图胜过千言万语”。直接上图,看精彩纷呈的,世界各地的斗牛图。斗牛到底夹不夹尾巴?

读了书戴嵩画牛你受到什么启发(从教材短文苏东坡书戴嵩画牛谈对名人的盲从)(10)

甩尾巴的斗牛

读了书戴嵩画牛你受到什么启发(从教材短文苏东坡书戴嵩画牛谈对名人的盲从)(11)

同上

读了书戴嵩画牛你受到什么启发(从教材短文苏东坡书戴嵩画牛谈对名人的盲从)(12)

同上

读了书戴嵩画牛你受到什么启发(从教材短文苏东坡书戴嵩画牛谈对名人的盲从)(13)

读了书戴嵩画牛你受到什么启发(从教材短文苏东坡书戴嵩画牛谈对名人的盲从)(14)

这个好不容易夹尾巴了

再看几个动图:图传不上。几次被打回。

读了书戴嵩画牛你受到什么启发(从教材短文苏东坡书戴嵩画牛谈对名人的盲从)(15)

尾巴甩的很夸张

有兴趣可以自己多找些资料验证。

鉴图的终极结论:斗牛夹不夹尾巴,因牛而异

有的夹尾巴发力,有的伸尾巴发力,还有的晃尾巴发力。

就像拿筷子吃饭,有用左手的,有用右手的。世界上哪有什么非此不可的事情。

那么牧童骗人了吗?牧童应该没骗人,但他看到的只是他身边的牛的状况。苏东坡故意骗人吗,不知道。但至少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再看李可染大师的斗牛图,我昨天教学就是用这幅图做文章中的反面举例。然后才发现问题的。

读了书戴嵩画牛你受到什么启发(从教材短文苏东坡书戴嵩画牛谈对名人的盲从)(16)

画家李可染斗牛图 ,也甩尾巴

苏轼文章中的牧童认为这样画是不对的。照这么说,这画卖不到八十六万多了。只值八块六,拿出来还要被小盆友耻笑,你买了个假画,错画,没生活的画。如杜处士般,丢人现眼,忍不住会一口老xie喷出来了。

读了书戴嵩画牛你受到什么启发(从教材短文苏东坡书戴嵩画牛谈对名人的盲从)(17)

这斗牛图还值钱不?

关键是全国的小盆友都可能会说你买了个赝品。啥感觉?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真相,不要盲从,不要迷信某些大咖名人,不要以偏概全。这才是我码字半天想说的话。

如果您觉得我较真的有道理,支持我一下吧。提出质疑,压力山大啊[大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