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居里的施源最后的结局(施源的命运让作者感到心酸)

住着老婆的房子,工作靠老婆的关系,妈妈的手术费还要老婆来付——施源对顾清俞倾述着,感到自己实在没用。在电视剧《心居》中,知青子女施源在十六岁时遭遇了人生的转折,未能如期回上海参加高考,失约于青梅竹马的女生顾清俞。二十年后他们再相逢,虽然结为夫妻,但巨大的反差导致他们的夫妻关系出现危机。

心居里的施源最后的结局(施源的命运让作者感到心酸)(1)

冯绍峰在《心居》中饰演施源

心居里的施源最后的结局(施源的命运让作者感到心酸)(2)

童瑶在《心居》中饰演顾清俞

作为《心居》原著作者和电视剧的编剧,作家滕肖澜说施源是让她格外心酸的人物,因为她也是上海知青子女,知道知青和他们的子女回上海的迫切心愿,写起来感受颇深,忍不住要落泪。

心居里的施源最后的结局(施源的命运让作者感到心酸)(3)

作家滕肖澜

据了解,滕肖澜的父母都是上海人,年轻时支内去了江西,直到五十多岁才回上海。她在上海外婆家长大,十岁时去江西父母家,十六岁按照政策回上海。她的父母做梦都想让女儿回上海,中考成绩优异的滕肖澜填报了民航上海中专,毕业后在浦东机场工作。她在机场工作十几年,有大量的业余时间看书和写作,直至成为专业作家。

心居里的施源最后的结局(施源的命运让作者感到心酸)(4)

长篇小说《心居》

在滕肖澜笔下的人物中,有她熟悉的知青和其子女的形象。如《心居》中,施源的父母和顾家的老大顾士海都是知青,他们分别去了新疆和黑龙江,退休后才回上海。施源和顾昕作为两家的子女,两人的命运截然不同。

顾昕从小在上海受到长辈的呵护,十六岁时顺利地回到上海,大学毕业后进入政府工作。施源他自幼和奶奶在上海,十二岁时去新疆父母处,与暗生情愫的女同学顾清俞相约一定回来。谁料施源十六岁要回上海时,奶奶去世了,无人接收他,只能继续回新疆读书,高考时差几分没考上复旦大学,无奈上了旅游中专,毕业后留在上海当了导游。

心居里的施源最后的结局(施源的命运让作者感到心酸)(5)

做导游的施源

期间,施源的父母不甘心,他们想让施源出国,因为他家的亲戚在国外的很多。施源想在出国前赚一笔,把家里的钱都投到股市里。可股市风云突变,施源的股票大跌,又在财务公司借了一百多万补仓,终究没有翻身,被套牢了。由此,施源出不了国,家里没有能力买房子。他彻底落魄了,为赚钱还债做起了与人假结婚的生意,不巧遇到的假结婚对象是买房的顾清俞。

心居里的施源最后的结局(施源的命运让作者感到心酸)(6)

与母亲在一起的施源

与施源分别二十年的顾清俞,走出与施源大相径庭的人生道路。她一路顺风,名牌大学毕业,三十六岁就做到跨国公司高管,才貌双全,财富自由,俨然人生的赢家。顾清俞唯一的缺憾是爱情和婚姻,她始终没有忘记施源。

心居里的施源最后的结局(施源的命运让作者感到心酸)(7)

与父亲在一起的顾清俞

与施源重逢后,顾清俞在车上对施源说:“你不知道,重新遇见你,我有多么欢喜。不管你是不是我印象里的施源,不管我有多么意外、吃惊,甚至是失望。能够遇见你,我现在只剩下一种心情,就是欢喜。欢喜得不得了。我甚至希望这段路没有尽头,你可以一直待在车上,陪着我。”

心居里的施源最后的结局(施源的命运让作者感到心酸)(8)

顾清俞与施源牵手

在电视剧《心居》中,滕肖澜对施源和顾清俞的交往进行了一定的改动。如让施源竭力维护自身的尊严,拒绝与顾清俞假结婚,放弃了这单生意。而且,让施源与顾清俞重拾旧情,燃起爱的火焰,真的结婚过了一段甜蜜的生活。不过,施源已不是从前的施源,他与顾清俞的反差不是一星半点,加上施源母亲的因素,对两人的婚姻生活影响很大,使他们矛盾不断。希望他们能渡过这道坎,别像小说的结局那样遗憾地分手。

心居里的施源最后的结局(施源的命运让作者感到心酸)(9)

施源与顾清俞的甜蜜时光

滕肖澜在《心居》中写道:“人生常有意外,有些是噱头,锦上添花的;有些却是要命,输了便再难翻盘。”以此可以注解施源的命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