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什么事进了体制内才知道的(体制内真实赤裸裸的7个)

体制内赤裸裸地“看不上”,看完扎心了

01 体制内有“人脉”看不上没有“人脉”的

官场就是人脉场。一些单位大事,对于没有“人脉”的人的来说,是天大的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摆不平,对于。本身有背景,神通广大的人来说,也许就是一两个电话的事,分分钟就搞定。

只会在办公桌上埋头苦干,不会经营人脉,只会成为干工作干得最多的老黄牛,不会有什么前途。所以说,有“人脉”看不上没有“人脉”的。

有没有什么事进了体制内才知道的(体制内真实赤裸裸的7个)(1)

只会在办公桌上埋头苦干,不会经营人脉,只会成为干工作干得最多的老黄牛,不会有什么政治前途。一些单位大事,对于没有“人脉”人的来说,是天大的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摆不平,对于有“人脉”人来说,也许就是一两个电话的事,分分钟就搞定。所以说,有“人脉”看不上没有“人脉”的。

体制内没有业绩考核,也不需要考虑成本和利润,大部分机关单位的工作性质主要是沟通协调,处理各种关系,一份工作给你干是干,给别人干也是干,这时候靠的就是一个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运作人脉的能力,察言观色的能力,领会和贯彻领导意图的能力。比如体制内吃饭,也要考虑安全性,不能太热闹,太张扬的地方,装修不能过于豪华,要低调有内涵。

当然,如果你一心不想升迁,甚至做个刺头耍起横来,领导也拿你没办法,他也不敢辞退你。而且因为单位里面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综治维稳考核,一旦发生什么信访维稳事件,领导也害怕,你是个刺头,领导怕惹麻烦,甚至会给你分配一个肥差,让你清闲又能捞点好处。

02 “本地人”看不上“外地人”

无论是北上广深大城市来的,还是其它偏远小县城来的,只要是外地人,本地人都看不上,不屑于把你当做竞争对手,因为他们有人脉,有关系,在体制内过得更滋润,晋升的更快。

本地人看不上特别是有人脉的本地人,比外地的孤家寡人,更容易得到领导器重。本地人,尤其有人脉的本地人,永远与领导有着聊不完的话题。比如,领导说起某位处长,我说,“啊那是看着我长大的叔伯,经常来我家吃饭的”,这种一见如故的亲切感,会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并且,本地人还能轻松利用私人关系帮单位解决不少难题,这些难题,通常从公对公的渠道不好解决。比如,单位的公车因为执行任务而被高速监控拍到超速,如果通过对交警队发函的形式,有可能等到车辆年检还消除不了罚单。

如果你亲大舅是交警队队长,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催办也就是一个电话的事,搞定这么一件事,领导不感激你才怪了。而在本地无依无靠的外地人,日子就难过多了。

至于找关系什么的,就更别想了。作为一个外地人,想要融入本地社交圈子,要么靠找个本地对象迅速融为一体,要么得花个十年八年的功夫,一点一点积攒人脉。在此之前,你都得接受自己这个“外地人”的人设,与领导同事,与本地社会,都有着不可逾越的沟壑。

有没有什么事进了体制内才知道的(体制内真实赤裸裸的7个)(2)

03 核心部门的人看不上边缘部门的人

核心部门的人得到的机遇,总是远远大于边缘部门的人。单位里,名叫“好事”的蛋糕总是不够分,而那些身在核心部门的人吃到嘴里的蛋糕,也总是远远大于边缘部门的。一些综合科室狐假虎威惯了,自以为比业务科室高上一等。

比如年度优秀人选,从表面上看平均1个部门1个,可是只要细细研究一下名单,你就会发现:核心部门平均得到了1.5个优秀名额,而边缘部门能有0.5个就不错了。核心部门的工作,直接与领导的业绩挂钩,也是领导重点关注的对象,那些人成天在领导面前晃悠,经常与领导交流工作想法,更容易在领导心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象。

而边缘部门呢,因为事情不重要,领导丝毫不关注他们在做什么,很有可能连办公室都被安排在角落里,正如宫斗剧里的冷宫,一点存在感都没有。而一旦有好事,领导自然会第一时间想到他最亲切的大功臣们,而不是那些缩在角落里,他都快忘记名字的人。

这正是职场里的“二八原则”:20%的人,公然享受着80%的待遇。总而言之,要有“宁做凤尾不做鸡头”的觉悟,想要获得更多,宁可在核心部门打下手,也别在边缘部门享清福。

04 “行政编人员”看不上“事业编”体制内,很多单位都混岗严重,行政编和事业编人员工作内容完全一样,但行政编人员的工资待遇却要高上不少,而且晋升的机会也更多,所以即使现在在一个办公室,但说不上什么时候就成为自己领导了,所以行政编人员在单位有种天然的优越性,根本看不上其他人。

工资方面的区别,事业编制是由地方财政发放工资,行政编制是由中央财政发放工资,行政编是中国党政机关使用的人员编制,包括国家机关、各党派和部分社会团体使用的人员编制,其经费由行政经费开支;事业编制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行政编绝大部分都是公务员,公务员晋升包括领导职务晋升和职级晋升。领导职务晋升就是大家熟知的副科级领导、正科级领导、副处级领导、正处级领导等,像乡镇长、局长、县长、市长、厅长等职务,都属于公务员领导职务,晋升这些职务必须是公务员,事业编人员是不能直接提拔晋升的。

公务用车改革后,由于政策的不同,造成了车补的不同。事业单位现在大部分还是实报实销,并且,有的地方连通讯补贴都有区别,公务员可以享受通讯补贴,事业编没有通讯补贴。

05 正式工看不上临时工

机关单位、事业单位通常会有很多人,他们虽然都在一起工作,但每个人的身份其实是不一样的。有编制的,我们一般叫他们正式员工,而没编制的,自然就被称为临时工了。

在体制内工作,是许多人毕生的追求,但是在体制内工作的并不全是有编制的人员,也有一大部分的临时工。这些临时工干的工作和公务员差不多,甚至更累,但是待遇福利这些却差了很多。

临时工的待遇可能还不到正式工的一半,但是却要做着和正式工相同的工作,甚至更累。正式工编制两个字就意味着铁饭碗,只要不犯重大过错,一般来说干到退休没问题。而临时工,一般情况下也可以一直做下去,但是一旦出了事,立刻扫地走人。

虽然大家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但是地位千差万别,在一般人眼中有编制就是铁饭碗,是公职人员,手里有话语权,都保持着一定的敬畏。而临时工则常常被鄙视,被认为是低级打工仔,又没钱,社会地位差距不言而喻。

有编制的正式工是有完整的晋升体系的,退休时很多有级别。而临时工几乎没有晋升空间,进去时怎么样,以后也是什么样,能够保住饭碗就不错了。

有没有什么事进了体制内才知道的(体制内真实赤裸裸的7个)(3)

06 女同事看不上男同事

男同事,就该比女同志承受更多。你可能会问:难道不是女性,在职场中会因为生育问题而受到看不上吗?

在体制内恰恰是反的,被“看不上”得更多的,是男同志们。都知道在体制外,相同条件的女性求职,会比男性更加不受待见,这是因为,女的要怀孕生小孩,生完还有一年哺乳期,完事了可能又来二胎。

在体制内,机关事业单位几乎不与经济利益挂钩。领导犯不着去盯女职工的考勤和工作量,大多数都采取对女职工宽容的态度,随她们去了。女职工们只要有编制在手,就不存在因为生育而失业的困扰,会将心思转移到家庭上,有恃无恐地在工作上逐渐懈怠。反正也开除不了,怎么高兴怎么来。

于是,本该女职工们值的班、出的差,都变成了同办公室的男同事的事。一旦男同志们想要抗议,领导自然会劝慰“人家孩子还小嘛,你是男人多干点没错”,两句就能把男同胞们的嘴给堵得死死的。

07 老同志看不上年轻人

几乎在所有机关里,论资排辈都是普遍现象。老同志偷奸耍滑那叫理所当然,而年轻人要是叫苦叫累,那就是该被批评教育的原罪。你可能会问:他工资还比我高呢,凭什么要推工作给我做?就因为他早于我出生20年,就要高贵点吗?

其实你还真不必愤懑,相比拼关系、拼人脉,论资排辈对于我们没有背景和资源的普通人来说,不是一件坏事,而是大大的照顾。

你想想,工作量的分配仅仅与年龄挂钩,而人人都会老,只要一把皱纹摆在那里都会受到优待,无关乎背景和资源,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岂不是更加公平吗。

姑且把年轻时多干视作一种隐形的长期保险产品,现在存进去的,20年后都能慢慢拿出来享用。只要你还活着,这种待遇就没人能够剥夺,这么想是不是平衡多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