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出自何处(三千越甲可吞吴)

勾践入吴三年后被赦返,奋发图强,养精蓄锐,实施“灭吴九术”,以求雪耻。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出自何处(三千越甲可吞吴)(1)

为了不忘耻辱,磨炼意志,勾践放弃安逸的生活方式,刻苦自励,劳其体肤。他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柴草堆上,还在住所上方挂了一个苦胆,以让自己随时能看到,每天早上起来后都要尝尝苦胆的滋味,并让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他又经常到田里干活耕作,妻子也亲自动手纺线织布。他们过着清贫的生活,吃饭没有鱼肉,穿衣不加修饰,屈己容人,礼贤下士,与将士百姓们同甘苦、共患难。

这就是卧薪尝胆的故事。西汉《史记》记载:“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座,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出自何处(三千越甲可吞吴)(2)

吴越各地都流传着卧薪尝胆的故事,相传杭州萧山湘湖的老虎洞也是勾践卧薪尝胆的所在地。

传说勾践回国后,图谋复兴越国,带着随从到各地巡察。每到一地,都要有一段时间的停留,查看当地的山川地势、军事布置,以及老百姓的粮食生产、人口增长等情况。

一天,勾践一行又来到多次征战的古湘湖边,登山瞭望,观察地形。

走到半山腰时,忽然一声虎啸,密林中窜出一只老虎,老虎挡在了路中间,却没有扑过来,只是与勾践对视着。一会儿,老虎又长啸三声,腾空而去,消失在丛林中。将士们很是惊异,面面相觑。勾践也皱起眉头,觉得怪异,便一头钻进了丛林,顺着老虎的足迹一路跟了过去。山势陡峭,杂草丛生,勾践一行披荆斩棘,一直找到老虎藏身的地方,老虎已经离开。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出自何处(三千越甲可吞吴)(3)

这个老虎洞,洞里怪石嶙峋,清凉透风,还有细细的泉水从石缝渗出。走出山洞往西,又豁然开朗,往西北瞭望,视野开阔,只见江海流淌,一览无余,远望对面,正是越国的死敌——吴国。

看着这个老虎的藏身之处,勾践觉得似有神灵相助,老虎是特意指引着他来到了这里。古湘湖一带地处吴越边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勾践打算要在这里作长时间的停留,眼下正需要一个落脚之处。记得几年前,临水祖道时,文种大夫祝词里有一句是“乾坤受灵,神祇辅翼”,说天地能受到神灵的感应,神灵都会辅佐大王。当时不以为然,只道是大夫们宽慰自己,今天看来果真应验了。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出自何处(三千越甲可吞吴)(4)

老虎威猛,以老虎洞作为栖身之所还能借点虎威,也合乎大王的身份。于是,勾践就在洞里铺上柴草,在洞口悬挂苦胆,出入都要尝一下。每天起来都要望望对面的吴国,时刻提醒自己不忘三年耻辱。

勾践就住在了这山洞里,走访百姓,慰问将士,查看地形,视察沿江防线,尤其是重视这里的城山要塞的军事准备,以及城山下水域水军的驻守训练情况。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勾践君臣苦心计谋,励精图治,越国军民强悍坚忍,共渡艰难,经过二十年的养精蓄锐,积聚力量,越国国势日盛,转弱为强,终成霸业。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出自何处(三千越甲可吞吴)(5)

历代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吟咏“卧薪尝胆”这一典故的诗文,如“敌国谩论尝胆事,野台还著卧薪名。”“卧薪人已去,千古只荒基。”等等。明代越人刘宗周游览老虎洞后,还留下一副对联:“此地曾传尝胆事;我来犹忆卧薪人。”

勾践卧薪尝胆,打败了夫差,而卧薪尝胆的实质是忍辱负重的坚韧,以及“锐兵任死”的勇气。

勾践自己也说:“夫越性脆而愚。水行而山处,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锐兵任死,越之常性也。”东汉班固认为:“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西汉《淮南子》记载:“越王好勇,而民皆处危争死”。勾践喜爱勇武之人,越人面临水火之难也不怕死。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出自何处(三千越甲可吞吴)(6)

一次坐车出行,勾践途中遇到一只青蛙,挡在路中间,一副气鼓鼓的样子。勾践看见了,命令停车。他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向青蛙俯首致意。随行的大夫们都很奇怪,问他为什么向青蛙行此大礼。勾践说,因为这只青蛙有勇气!

“夫战,勇气也”,勾践正是要激发越人勿忘国耻,为兴兵伐吴鼓气。他颁布的《维甲令》正是号召将士们激起冲天的怒火,在野地里宿营苦练,到前线去制胜攻关!勾践的将士都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一次吴越两军对阵时,一批有血性的勇士居然一起拔刀自杀,威慑吴军。锐兵任死,越之常性。正是越人具有这种勇于牺牲的精神,才能成就霸业。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出自何处(三千越甲可吞吴)(7)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精神,不仅在当时取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前沉后扬,对于后世的文化精神,也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古代湘湖边的城山上有勾践祠。当地许多企业家、民众乃至学生,在遇到艰难险阻时,都习惯于登上城山朝拜越王勾践,以取得越王精神的支持。越王勾践成为当地人们创业、学习励志的典范,有的人还每个月都会去。许多人感受到,勾践精神有很大的鼓励价值,去了以后会让人精神振奋,面貌大变。平时遇到困难时,人们能够坚持下去,越过沟沟坎坎。一直以来,当地人们非常自觉地维护这个场所,凡有修建,一些企业家以及民众都会慷慨解囊。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出自何处(三千越甲可吞吴)(8)

“卧薪尝胆”作为成语,形容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它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坚韧不拔、奋发图强的精神,为中华民族所传承不息。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萧山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