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市石狮市区(泉州三市石狮晋江)

石狮(古属泉州府晋江县),面积157.15平方千米,潮带间滩涂面积20.54平方千米;行政管辖毗邻海域面积968.5平方千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政府驻地位于湖滨街道,辖7个镇2个街道,2018年全市户籍人口31.7万,常住人口69.1万。秦汉至唐初,石狮境域隶属南安县;隋,永宁岑兜一带有先民从事海盐生产,凤里庵一带人烟稠密,人们常相约庵前石雕狮子处碰头聚会,“石狮”因之而得名;获评全国文明城市、中国百强县;主要景点有姑嫂塔、永宁城隍庙等。

福建泉州市石狮市区(泉州三市石狮晋江)(1)

石狮临北回归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季风显著,雨水充沛。夏长不酷热,冬短无严寒。石狮境内有梧垵溪、厝上溪、塘园溪、龟湖流域、下宅溪、大厦溪、洋厝溪、莲塘溪、西岑溪和莲坑坂溪10条溪。流域面积119.38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6777万立方米。溪河多为单独入海的间歇性溪流,溪小流短,蒸发渗透量大,径流量少。

福建泉州市石狮市区(泉州三市石狮晋江)(2)

蚶江港位于蚶江镇,地处泉州湾口南岸,距岸600米即为10米深线。航道长9.5千米、宽0.4~0.65千米,水深11.5~22米。是古代泉州通往海外的外港停泊点。祥芝港位于深沪湾北面,是著名的渔港。历史上是重要海防要地。据明何乔远《闽书》载,“祥芝港东抵外洋大海,南至永宁尾,与崇武所相对。明初徙石湖巡检司于此”。祥芝港岸长3公里,航道长9.5公里,宽0.25~1.2公里,水深10~15米。

晋江市(古属泉州府晋江县)是闽南金三角的核心,与台省一水之隔,素有“泉南佛国”、“海滨邹鲁“的美誉。晋江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市东南部,晋江下游南岸,三面临海。境内陆地面积649平方公里;三面临海,海岸线长122公里,海域面积6345平方公里。全市辖6个街道、13个镇,市政府驻罗山街道世纪大道。

福建泉州市石狮市区(泉州三市石狮晋江)(3)

晋江市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由于县域邻近北回归线,三面临海,环流和陆域下垫面的综合影响,气候的主要特征是:盛行风向季节更替,季风气候显著。冬季主要吹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热量丰富,日照充足。太阳高度角较大,因而辐射强度也较大,日照百分率也较大,热量资源丰富。气候暖热,夏长不酷热,冬短无严寒,秋温高于春温。降水较多而时空分配不均,春夏多雨,秋冬少雨,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

福建泉州市石狮市区(泉州三市石狮晋江)(4)

安平桥建于安海湾。古代安海又称安平,因此桥称“安平桥”;由于桥长约五华里,所以俗称“五里桥”。安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历时十四年建成。桥长2256米,有船形墩、半船型墩、方形墩361座。桥面铺设花岗岩石板,最重的一条超过20吨。桥面两翼有石护栏,桥上有憩亭五座,分建于桥的东、西、中部,还有石雕将军4尊,历代重修碑刻15方,桥头有五层六角仿木砖塔一座(白塔)。

南安(古属泉州府南安县)雅称武荣,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中游。辖区最南为石井镇的大佰岛,最北为向阳乡的洋坪自然村,最东端是洪濑镇的大洋村,最西端是翔云乡的椒岭村,南北最大距离82千米,东西最大距离45千米,全市面积2036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65万人。南安综合竞争力位居福建省县域(含县级市)第3位。辖3个街道、21个镇、2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共有32个社区、384个行政村。

福建泉州市石狮市区(泉州三市石狮晋江)(5)

南安地处纬度较低,东南濒临海洋,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这种纬度位置,海洋位置和地形特点,使南安县气候具有:夏长无酷暑,冬短温暖而少雨,秋温高于春温;雨水充沛,春夏多,秋冬少。“四序花开常见雨,一冬无雪闻雷声。”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福建泉州市石狮市区(泉州三市石狮晋江)(6)

南安置县于三国东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名“东安县”。之后朝代更迭,曾改用晋安、梁安等,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称南安县,唐嗣圣初(684)置武荣州,故南安又别称武荣。南安历史上曾一度是闽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素有“海滨邹鲁”之称,境内丰州金鸡古港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明清两朝曾实行“禁海”,南安沿海港口对外贸易逐渐减少,但东西溪及各官道仍是泉州通永春、德化、同安、安溪等县的交通要道。

福建泉州市石狮市区(泉州三市石狮晋江)(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