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1)

客名君按:客家名人中从事阳春白雪的古典音乐的,如客名君写过的河源籍客籍钢琴家巫漪丽(“我生君未生……”龙川籍钢琴大师巫漪丽一按琴键,全世界都震撼了;巫漪丽 | “中国最好的钢琴伴奏”成为绝响),提过中国第一代钢琴家&作曲家李树化(梅县籍,见香港嘉应商会永远名誉会长刘锦庆先生作品《忆童年》),还在“平生意,付与良教学堂——客家地区百年老校校歌选赏”里面提到过受罗卓英将军所托为虎山中学校歌作曲的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马思聪(汕尾籍),以及大埔籍客家筝大师罗九香(客家音乐名人:出水莲花开,汉家古韵长)……今天要写的是一位又美又飒的指挥家,新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今年91岁了,近期她指挥新年交响乐的硬核视频,一举涌上抖音和微博热搜,她的范儿,被世界所点赞。她的音乐令人震撼,她的指挥令人惊叹,她数十年坚持推广交响乐、歌剧艺术的坚毅和魄力,正是客家风范。她就是闽西永定籍客家女郑小瑛先生。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2)

土楼回响

让世界唱响“客家之歌”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郑小瑛执棒厦门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携手上海女记者合唱团、军之声合唱团及数位歌唱家,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奏响2021新年音乐会《土楼回响》 。

《土楼回响》荣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器乐作品金奖,是由作曲家刘湲以客家历史文化为题材的交响音乐诗。

这是至今为止在全世界演绎次数最多的中国原创交响诗。最后《客家之歌》合唱部分,台上台下一起用客家话歌唱演绎。

这是客名君之前在山歌的文章中提到过的一首客家经典山歌《水深也有造桥人》(参见原来客家山歌这么撩人~ | 春风上巳天,说说山歌里面的真性情)。这是一首非常感人的山歌,唱的是一位颇有气度的富家女孩,与一位有良心的少年郎冲破重重障碍相恋。

客家女温和、勤劳、能吃苦,传统上挑大梁,个性中其实有着很“飒”的方面,具有不让须眉的豪气和能扛事的智慧。

山歌是很有魅力的,是过去客家人用来交流感情的主要工具,是客家人的“诗经”。这首客家山歌《水深也有造桥人》中歌唱爱情,用山水来比兴,唱出了客家女孩在爱情方面的飒爽和豪迈,意思是,遇到有良心的阿哥,怕什么山高水深!

《水深也有造桥人》原本流传的歌词版本是这样的(参见梅州客家歌手邱沛宸的版本,也是很飒的:山歌情长 | 这幅海上丝路重镇松口长卷,诠释了客家精神的本质内涵!):

九江鱼子转九江,十个鸬鹚排两行

鸬鹚难舍九江水,阿妹难舍心肝郎

心肝阿哥有良心,寸寸节节打箍金

妹系有钱人家女,哥系穷家少年郎

郎有心来妹有心,唔怕高山水又深

高山也有横排路,水深也有造桥人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3)

郑赤琰先生

据郑小瑛教授回忆,在当年她创作的过程中,祖籍丰顺、旅马来西亚华侨、香港崇正客属总会会长、世界客家研究会会长、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郑赤琰先生,用客家话唱起了经典的山歌。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4)

作曲家刘湲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世界知名作曲家刘湲少年时代曾随军人父母在福建闽西山区空军部队生活,他将这首山歌最后四句编入交响乐,并让闽西山歌王李天生,以及全世界各地的人一起高唱。

这四句歌词更为简约,意境又更加磅礴。如下:

你有心来“亻厓”有情,唔怕山高水又深

山高也有人开路,水深也有造桥人

2021年新年,郑小瑛指挥下的《土楼回响》,由“劳动号子”“海上之舟”“土楼夜语”“硕斧开天”“客家之歌”五个乐章构成。号子、独唱、树叶吹奏,以及客家山歌合唱,仿佛展现了客家的生活。近200人的阵容再现这部浓墨重彩、宏大壮丽的史诗篇章。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5)

郑小瑛教授介绍《土楼回响》

根据郑小瑛教授的解读,这部庞大的交响曲,贯穿在全曲五个乐章中的只有两个朴素的音乐主题,它们都出自客家山歌,一是只有四、五度两个音的“新打梭镖”号子主题;二是非常质朴的“唔怕山高水又深”的山歌主题。作曲家刘湲也是民系人,他结合自己对家乡的记忆,用这两个朴素的主题编写出丰满动人的乐章。

第Ⅰ乐章劳动号子,由长号奏出两个音的“劳动号子”主题,淳朴而执拗,铜管与打击乐以一唱一和的劳动号子方式体现了力量和勇往直前,土楼是劳动和团结的象征。

第Ⅰ乐章 劳动号子刘湲 - 交响音诗-土楼回响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6)

第Ⅱ乐章,海上之舟。为了生存,客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飘洋过海,下南洋到异国他乡发展。本乐章表现了一叶扁舟在滔天巨浪中拼死搏斗的英雄形象。果敢弄潮的勇士脚下,大海被征服,神往的彼岸已在前方。一首由“闽西山歌王”唱起《过番歌》,道出对游子无尽的叮咛和牵挂。

第Ⅱ乐章 海上之舟刘湲 - 交响音诗-土楼回响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7)

第Ⅲ乐章,土楼夜话。这是土楼“母亲”深情的夜曲。两支长笛柔和地奏起一首徵调式、富有客家风味的“摇篮曲”,之后英国管奏出羽调式山歌。钟琴叮咚,像在土楼中数星星,远处缥缈传来了小号的“劳动号子”,仿佛远方的儿女与土楼中的母亲在遥相祝愿。羽调和徵调山歌再次交响辉映,“号子”主题铿锵壮丽,好似母子在梦中相见。之后,一曲哀婉的树叶吹奏,又将母亲的思绪,带回现实的山边。

第Ⅲ乐章 土楼夜话刘湲 - 交响音诗-土楼回响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8)

第Ⅳ乐章,硕斧开天。“盘古硕斧开天地”,客家人堪于一比。本章中“号子”主题外化为充满动力的快速主题,揉进了客家人舞龙、舞狮、春田、古事等富有活力的热烈场面,表现了客家人生生不息、勇于开拓的大无畏精神和魄力。中段抒情动人,使人联想到客家人崇文重教,尊祖溯根的细腻感情。客家人的性格,隐忍温润和豪壮勇猛,兼而有之。

第Ⅳ乐章 硕斧开天刘湲 - 交响音诗-土楼回响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9)

第Ⅴ乐章,客家之歌,为沉着坚定的三拍子进行曲。“号子”和“山歌”主题的原型,由弱到强,从远及近,雄浑有力、坚韧不拔地顽强交响,表现了客家人团结一心,合力拼搏的奋斗精神。最后作曲家还破天荒地要求台上台下合唱,一齐高唱这首意味深长的客家山歌,以“行为艺术”的方式,结束这首雄浑又深情的交响曲。

第Ⅴ乐章 客家之歌刘湲 - 交响音诗-土楼回响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10)

《土楼回响》(上述音频非2021版) ▲

交响乐《土楼回响》第一次演出是在2000年11月22日,在土楼王子振成楼中正式奏响。

这部长达40分钟的交响诗篇,由郑小瑛指挥厦门爱乐乐团,带到了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加拿大、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澳大利亚(由福建省交响乐团完成)等十几个国家和全国各大城市,创了中国交响乐套曲演出次场之最多。

每到一地,都有当地人和老外们用客家话热烈参与最后乐章“客家之歌”的合唱。在悉尼,有170人参与合唱,在旧金山,由华人,洋人组成庞大合唱团达240人!这些互不相识的人们,和着乐队的鼓声和全场观众热烈有节奏的击掌,用客家方言同声高唱:你有心来“亻厓”有情,唔怕山高水又深啰,山高自有人开路,水深还有造桥人!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11)

土楼回响中有闽西山歌王李天生的原生态山歌

李天生和郑老师合作过57场交响乐

有美国教授听了这部交响乐,想起自己的父辈从爱尔兰迁徙到美国,带着子弟重视教育、努力奋斗的历程,就跟客家人一样。《土楼回响》中演奏的客家世界,给人们带来了“世人皆兄弟”的心灵震撼。

中国人可以用意大利语唱咏叹调,也可以让欧洲人唱客家山歌。指挥外国人在交响乐中唱客家山歌,郑小瑛是第一人。

不得不说,客名君写过很多客家名人,他们拥有国际视野,却恒念家乡,往往会用一种和而不同的方式,将多元的文化调融谐和,并创造出新的卓越。

以下视频来源于

新演艺

戳视频欣赏音乐会片段 ▲

这次新年音乐会的一个主要看点,是执棒指挥此次新年音乐会的郑小瑛教授。这位指挥家已经91岁了!她银发飘飘,硬核指挥的英姿,一下子涌上热搜。这是一种闪亮的生命质感。

这场音乐会也在短短几天内迅速冲上抖音热榜,“91岁硬核奶奶在沪指挥交响乐”获得将近700万的点击。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12)

话题冲上热榜TOP2 ▲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13)

郑小瑛此前还登上微博热搜 ▲

郑小瑛从指挥台上款步走出时,观众们都惊呼:“硬核奶奶”。这位硬核奶奶,当年是一位聪慧多才的民国大小姐。

那个有天赋的民国大小姐

怎样成长为指挥家

根据新年音乐会的最新简介,郑小瑛教授是我国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第一位登上国外歌剧院指挥台的中国指挥,也是中国最有经验的指挥教授之一,更是一位热情的音乐社会活动家。

她曾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我国第一个志愿者乐团“爱乐女”室内乐团的音乐指导、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现任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14)

郑小瑛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留学于苏联国立莫斯科音乐学院。她曾成功在20多个国家指挥演出共两千余场,获法国文学艺术荣誉勋章和两枚俄中友谊荣誉勋章。德国电视台将她编入《世界杰出妇女集》,日本NHK将她列入《亚洲杰出妇女集》。

1929年,郑小瑛出生在上海北四川路一个弄堂里。郑小瑛的父亲郑维是福建永定客家人,是清华大学第二期庚子赔款公费留美生,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农业经济系硕士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商科博士。

郑小瑛的母亲温嗣瑛出生于重庆,受“五四”思潮影响,执意要去上海念女子体育高等师范班,学习新式体育。在女孩子足不出户、笑不露齿的年代,此乃大逆不道。温嗣瑛瞒着家人买了统舱船票,背着行李独自登上了去上海的轮船。毕业后,温嗣瑛回重庆当上了中国第一代女子体育教师。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15)

郑小瑛的父母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16)

她家所在弄堂靠近当时的日本宪兵司令部。她四、五岁的时候,每次去幼儿园,都要经过荷枪实弹的卫兵把守的日本宪兵队司令部。每次日本小孩来了,大人们就会让孩子们赶紧躲开,把游戏器械让给日本小孩,这种屈辱成了童年的记忆。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17)

父母秉持的是西式教育,让她从小学习钢琴和舞蹈,并在学校和家庭的聚会场合给大家表演。这是她最早接触音乐。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18)

郑维、温嗣瑛与两岁的小瑛

抗战期间,郑小瑛一家从上海搬到了重庆南岸老君洞半山腰的镇江亭。抗战时期为了躲避日本轰炸,他们被疏散到乡下,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却看到被当地凶恶的保长把所谓的“小偷”吊在学校的篮球架上,看到当地的袍哥随意杀人。那个时代她对乡下的回忆,是动荡而凶险的景象。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19)

郑小瑛17岁时弹钢琴

由于环境原因,她的钢琴学习中断。高中毕业后,她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美国人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但是她并没有从事医学。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20)

19岁时,郑小瑛在中原解放区开封市参加了革命,学会了打鼓,成为宣传革命事业的文工团员。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21)

解放后,国家发出让青年干部上大学的号召,音乐能力突出的郑小瑛被保送去上音乐学院,当时还没有指挥专业,所以最初她被保送到作曲系学习。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22)

1956年的郑小瑛与合唱指挥导师杜马舍夫

1955年一位苏联专家应邀,到中国指导中央歌舞团的合唱团,为有才能的年青人开设了一个合唱指挥班。郑小瑛有幸成为指挥班里二十来个学员中的一员,而且是唯一的女性。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23)

郑小瑛早年指挥照片

指挥班结业后,回到音乐学院教学岗位上的她,表现出了优异的指挥才能,于是1960年,郑小瑛、盛中国、殷承宗等人,与其他297名学生一起,由国家公派去苏联留学。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24)

1961周总理年在苏联接见中国留学生

一排中间为郑小瑛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25)

在莫斯科的音乐才子们

上图:钢琴家李民铎(前排左1)、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前排左2)、钢琴家顾圣婴(前排右2)、竖琴演奏家左因(前排右1)、小提琴家盛中国(后排左)、钢琴家刘诗昆(后排中)、指挥家郑小瑛(后排右)

郑小瑛进修乐队指挥专业,从而造就了新中国的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盛中国被选派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深造,师从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大师列奥尼德·柯岗。这两位杰出音乐家还成就过一段缘。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26)

1961年5月,郑小瑛在音乐学院小厅再次演出了贝多芬的交响曲《No.1》,《苏联妇女》首次以“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对她进行了报道。

1962年在国立莫斯科音乐剧院指挥了意大利歌剧《托斯卡》(tosca)获得成功。她的指挥热情奔放、严谨细腻,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被公认为国内出色指挥之一。

1978年以来,她经常担任国家重要演出的指挥,并指挥演出了中外歌剧《护花神》、《第一百个新娘》、《茶花女》(the fallen woman)、《夕鹤》、《卡门》(carmen)、《费加罗的婚礼》( Las bodas de Figaro )、《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塞尔维亚理发师》(IL BARBIERE DI SIVIGLIA)等。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27)

80年代的郑小瑛

她还曾与中央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中国广播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等十多个交响乐团合作举行音乐会,她指挥的一些歌剧如《第一百个新娘》、《草原之歌》、《卡门》、《阿依古丽》及欧洲歌剧合唱精粹、与第34届帕格尼尼比赛获第一名的吕思清合作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一些中国交响乐作品和歌剧,已被制成唱片磁带,发行于国内外。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28)

90年代的郑小瑛

指挥这个职业并不是郑小瑛的最初选择,她因出色的音乐才能和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引起了上级的重视,让她这位出生在上海弄堂里的客家女孩,走上了交响乐指挥家的道路。在这个鲜有女性的指挥行业,面对庞大复杂的交响乐队,郑小瑛气定神闲地在指挥台上执棒耕耘数十年至今。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29)

21世纪的郑小瑛

在指挥台上,光彩照人的她,总是带着美好的微笑。对艺术的挚爱和专业的素养,让这位指挥家举手投足之间,气场十足。开演之前,她总会简要解读一下待演奏的音乐,引导观众(尤其是对交响乐不太了解的观众)进入交响乐的篇章。

创办乐团城市名片

几多艰辛与坚持

1991年,郑小瑛从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的岗位上退休。她创办了“爱乐女”室内乐团,继续她所热爱的音乐。不过,1996年,该乐团因为种种原因,无奈解散。

1996年,厦门市向郑小瑛发出了邀请,请她南下厦门创建一个民办的职业交响乐团,她欣然答应。这是中国首家民办乐团。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30)

然而在筹建当年,郑小瑛到北京朝阳医院检查身体,结果显示自己患了直肠癌,医生的话,犹如晴天霹雳。

家人刘恩禹非常震惊,郑小瑛安慰:“没什么,人都有这么一天的,要来的迟早都会来的,但我一定要把手头的事办完……”

这一年,郑小瑛68岁,新事业正处上升期。身患癌症,已近古稀。客家女的韧劲,让她非但没有放弃,而是拼全力抗击命运,用心操持厦门爱乐乐团的一切。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31)

郑小瑛按事先计划好的工作日程,分别给北大和清华的学生开了两场音乐讲座。一周以后,郑小瑛住进了医院,在医院接受了手术。两天后,女儿郑苏从美国赶回北京,女儿在医院陪了郑小瑛整整两个星期。三口之家的团圆梦想竟是在病房里实现,这让大半生都在走南闯北的郑小瑛分外感慨。

病床上,郑小瑛并没有停下厦门爱乐乐团的筹建工作,她一边审阅报考者的材料,一边听他们寄来的录音,对学员进行初选。

医生说她出院后一个月就能重返指挥台,她立刻开始术后的恢复锻炼。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32)

1998年4月,郑小瑛出院。5月,她就飞赴异国指挥了爱沙尼亚国家交响乐团的演出。因为化疗,头发掉光,她戴着假发,站在指挥台上,依然动作铿锵,就像是战士听到了冲锋号一样燃。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33)

回国后,郑小瑛立即马不停蹄地去厦门,组织招聘演奏员的面试。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厦门爱乐乐团正式成立,郑小瑛出任艺术总监。乐团采取“民办公助”模式,由一家民营企业先期注入300万元资金。但不到3个月,原先注资的那家企业就因为亚洲金融危机,出现财政困难,无法支付乐团经费。郑小瑛四处“化缘”,筹款保障乐团运行,度过时艰。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34)

1998年4月,厦门爱乐乐团在鼓浪屿厦门经贸干校开始排练。礼堂太空旷,只好挂起能吸音的白布帘,太难看,又挂起了鲜红的国旗。

1998年9月8日,在厦门举行的国际贸易洽谈会上,厦门爱乐乐团举行了建团以来首次正式演出。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和国务委员的吴仪女士来到演出现场。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35)

1998年厦门爱乐乐团在鼓浪屿音乐厅首演

交响乐这样的高雅艺术,在一场大浩劫之后,很长时间一片萧疏,懂的人少,喜欢的人更少。所以郑小瑛刚开始的工作异常艰难,需要具备开疆拓土的魄力。她需要先培育观众,给观众讲解。她不余遗力地、持续地在各地方宣讲和演出这门艺术。她还积极倡导将中国文化融入交响乐的创新举措,为中国的交响乐发展做出了贡献。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36)

1999年12月31日,厦门爱乐乐团与星海合唱团、厦门大学合唱团在新落成的海沧大桥上演奏刘长远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诗篇》和贝多芬的《欢乐颂》

初期的厦门爱乐每周音乐会上,台下常常只有十几名观众,台上,郑小瑛深入浅出地讲解,80多名乐手专心致志地演出。这样每周一次、高频率的普及性演出,在中国当时交响乐团中并没有先例。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37)

2009年10月9日,美国旧金山的戴维斯音乐大厅,厦门爱乐乐团的“土楼东行”在240位华洋合唱团员参与下上演

如此坚持多年,在郑小瑛和团队的努力下,厦门爱乐乐团终于慢慢走上了正轨,并且朝气蓬勃地发展。厦门的交响乐听众,从无到有,每周一场的“周末经典交响音乐会”的买票听众竟能达到平均每场200多位!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38)

2002.10.18,在第四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开幕式上,大赛主席、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获奖者殷承宗与郑小瑛以及厦门爱乐乐团出色地演奏了钢琴协奏曲《黄河》。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39)

郑小瑛教视唱练耳课

二十年来,厦门爱乐乐团发展壮大,始终以打造厦门的文化名片为重任,在厦门举办了1700余场音乐会(客名君注:2019年5月数据),其中不乏在海内外影响深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音乐会。这些经典的音乐会为厦门市的文化建设增光添彩,带领厦门文化走上世界舞台。2002年在厦门举行的第四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将厦门文化带上了更高更大的舞台。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40)

厦门爱乐乐团每年免费为厦门的中学生举行十场“音普工程”交响音乐会。中学生也能在郑小瑛的指导下上场指挥乐队。

就这样, 从一个完全是没有票房的一个乐团,到最后发展成每一场都是200多人,音乐厅坐满,无数厦门孩子,都是听着厦门爱乐团的音乐会长大的。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41)

2007.4.17,厦门爱乐乐团在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圣殿柏林爱乐大厅奏响了中国气派的交响乐作品,受到挑剔的柏林听众的热烈欢迎,音乐会多次返场,欲罢不能。

现在,厦门爱乐乐团,已经成为了“十大城市名片”之一,这离不开一手拉扯它长大的“母亲”郑小瑛。

2013年,在厦门爱乐渐入佳境的时候,为乐团倾注了15年心血的郑小瑛,被告知需接受总监换届,离开厦门爱乐乐团,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42)

2013年9与,在歌剧《岳飞》的音乐会上,郑小瑛告别了厦门爱乐乐团

随后,郑小瑛又两次被查出患了早期癌症,可她依然坚持不懈,执着的坚守在推动中国歌剧艺术不断发展的前线。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43)

1997年至2013年,郑小瑛应邀组建我国第一个不占国家编制、“公助民办”性质的职业交响乐团——厦门爱乐乐团,乐团获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被评为全国5A级民间文化社团单位,她本人也获得了福建省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等20多项荣誉称号,并被聘为厦门市文联名誉主席。

《土楼回响》创作

现代文明和古老文化的交响

2000年2月,郑小瑛与妹妹郑小维、妹夫葛顺中到闽西永定偈祖寻根,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参观了曾被美国卫星误认为是密布在闽西山区的导弹发射井的客家土楼。她的心被土楼的外观和内涵深深震撼了!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44)

客名君在《寻味客家》中放的土楼照片

土楼王承启楼

她写道:“我的父亲是龙岩地区永定县的客家人,90多年前从山区的小径走出去求学后,与老家联系不多,因而我不觉得自己是客家人。当我走近那些沿着山涧小溪修建的密密麻麻的土楼,看到它们是只有一扇大寨门和上半部才有一些小窗户的雄伟敦实的庞然圆形大堡时,我的内心产生一种疑惑,在这样封闭的土堡里人们怎么生活?”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45)

客名君在《寻味客家》中放的土楼照片

初溪土楼群

“可是当我走进那扇大门,迎面看到的是大天井里灿烂的阳光,是祖厅里和厅堂两侧高悬着的各式满含我中华文化特色的庄严的楹联和匾额,天井里的几口古井可在被盗贼围困的情况下,为聚族而居的几百口人提供生存必需的饮水,环绕在我四周的一、二层楼房是面向豁亮天井的各家的厨房和粮仓,而往上看,高大的、间隔有序的环行三、四楼层,才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屋中向外的小窗,既能采光,又能向外打枪,屋檐下,廊柱上都有精致的雕刻,大门上还有防御土匪火攻的“自来水”灭火装置。”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46)

2000.11.22,年轻的厦门爱乐乐团在闽西永定湖坑的振成楼前

“有一座土楼先后培养出了受过高等教育和获得博士、教授头衔的100多位知识分子(客名君注:“土楼王”-承启楼,自楼落成至清朝末年,先后40多人考中进士、举人、贡生,民国迄今,共有高级知识分子80余人,其中一户人家出了10个博士)”。

在体现古雅朴实建筑艺术的土楼里,处处厚实的中原文化传统和中国人的无穷智慧。“原来这些客家人的祖先并不是一般概念里的‘逃荒者’,也许,他们中更多的是历次改朝换代时面对异族入侵时持不同政见的‘逃亡者’,因而他们才那样顽强地保持着他们的信念、他们的文化。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47)

2000.11.22,第一次在家乡土楼里奏响交响音乐的郑小瑛

2000年11月龙岩举行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这是全球范围内事业有成的众多客家人首次在祖地聚会。在距离此次世客会还有九个月的时候,郑小瑛在观看土楼时忽然灵光闪现:何不在世客会演出一部“土楼交响乐”?用现代的交响乐来表现古老的土楼文化,岂不更能让世界了解土楼的价值?!

她马上开始行动,寻找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的作曲副教授葛顺中向她推荐了刘湲教授。刘教授曾经在闽西客家地区度过少儿时光,并且热爱客家的山水。而此时祖籍丰顺、热爱客家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郑赤琰恰好赴龙岩参加筹备大会。

三人兴奋地连夜畅谈客家历史,客家精神,结伴驱车同访永定土楼,看了大锣大鼓伴奏下的舞狮耍龙,还欣赏了能唱18种曲调、一千多首歌词的74岁“闽西山歌王”李天生(1928 — 2019年5月23日)那苍劲高亢的客家山歌,听了用树叶吹奏的清脆悠远的客家旋律。

从山谷一直绵延到山顶的,有着浓厚中原文化积淀的客家土楼群,气势磅礴,令创作者观之震撼。旅居海外第二代的丰顺客家人郑赤琰教授站在山头上,感慨地唱起了父辈教的山歌,并把这部交响乐命名为“土楼回响”。这是古老的客家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回响!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48)

2000.11.22,神奇古老的闽西土楼里响起了优美的交响乐

2000年11月,郑小瑛率领厦门爱乐乐团为自己的故乡——闽西永定土楼上演了一曲震荡灵魂的寻根音乐《土楼回响》。这是郑小瑛专门请作曲家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土楼量身定做的。

《土楼回响》将客家山歌元素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巧妙结合,于2001年荣获中国大型音乐作品金钟奖唯一金奖(音乐界最高奖),继而被选入“20世纪华人经典”,又被列入“中国百年音乐典藏”国家计划,(这部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共40卷,其中交响乐不足五卷),说明作品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49)

2002.4.2,郑小瑛指挥厦门爱乐乐团与日本佐世堡百人合唱团用客家话高唱《土楼回响》第五乐章“客家之歌”

郑小瑛带领厦门爱乐乐团和福建交响乐团把这部含五个乐章长达40分钟的,表现客家人团结、奋斗、开拓、念祖和愿以博大胸怀广交朋友的优秀史诗,在亚洲、欧洲、美洲、和澳洲等十几个国家3个地区上演了近百场。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50)

李天生和郑小瑛合作演绎土楼回响

随着郑小瑛的脚步,闽西山歌王李天生参加了7国3地的57场《土楼回响》演出。2002年11月17-22日,《土楼回响》应邀赴美国,李天生参加美国威斯里安大学主办的“中国当代音乐与西方音乐的互相影响”为主题的音乐节演唱,引起轰动。他在该大学与师生作学术交流,作客家山歌竹板歌的示范演唱,赠送他们竹板,使客家山歌竹板歌首次在美国大学中流传。客家山歌,插上现代交响乐的翅膀,在全球绽放魅力。

郑小瑛回响客家女(将客家山歌带到世界交响乐殿堂)(51)

“即使疾病缠身,我依然不会舍弃你——我最爱的指挥事业。能倒在指挥台上,这是我一生中最浪漫的事。岁月更迭,不改初心。”

2005年末,76岁的郑小瑛在福建龙岩演出,身穿标志性白衬衫黑外套的她大步流星从舞台左侧入场。还未登上指挥席,脚底一滑跌到一米多深的场下。地板砸出一声响,所有人都被震得从椅子上站起来。

郑小瑛被扶到台边。她稳了片刻,继续登台指挥。开场前,她声音响亮地宣布:“请大家放心,一场虚惊。”发丝略乱,身姿却依旧挺拔。指挥完一个小时的音乐会,郑小瑛浑身疼了两个月。回忆之下,她展眉大笑:“摔跤后我自己安静了一会儿,然后我活了。”

近年来,在厦门工学院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的积极推动下,中文版的意大利歌剧《茶花女》《唐·帕斯夸莱》、校园版歌剧《紫藤花》和歌剧《岳飞》的音乐会得以在福建省首次上演。

2014年,85岁高龄的郑小瑛被中央歌剧院授予“终身荣誉指挥”,并被评为文化部老有所为标兵。2015年被聘为福建省歌舞剧院终身荣誉顾问。

郑小瑛荣获了中国歌剧事业特别贡献奖、文华指挥奖,中国文联、中国音协“金钟奖”的终身成就奖和“中华文化人物”等奖项,并入选人物纪录片《世纪交响——中国交响乐的奠基者》。

这位硬核奶奶,还积极活跃在首都和各地的音乐舞台上,实践着她“阳春白雪,和者日众”的追求,把她的生命融进了我国的音乐文化事业。

参考资料:郑小瑛微博和博客;厦门工学院;央视《大家》;凤凰网;腾讯视频;《人民文摘》等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蔡演威、蔡演雄、蔡演强 | 丰顺“蔡氏三杰”光辉事迹主题展

香港嘉应商会永远名誉会长刘锦庆先生作品《忆童年》

毛泽东专机长蔡演威:毛主席坐飞机时有三种表情……

为毛主席开专机最久的特级飞行员蔡演威回忆当年主席乘机记事

中央首长专机长蔡演威回忆陪同朱德老总视察西北的22天

蔡演雄 | 30年代击败过美国队的中国男篮明星、奥运国手,从体坛名宿到董事长

客名君的第一部文化随笔作品推荐:

客家为什么名人辈出?因为客家人非常重视文化传承。文化,是一个民系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绽放的时间玫瑰。《寻味客家》不是一部美食著作(当然也有美食和味道),而是一部智慧和审美的结合体。全球视角,图文并茂,内蕴345千字、345张彩图,为客名君心血之作。这是一本了解和宣传客家文化的精美读物,里面经过考据、精心撰写的正能量的客家文化,可以背书每一位卓越的客家人,值得珍藏。

《寻味客家》| “全球客家名人堂”首部文化著作正式出版

《寻味客家》封面上的图画有什么讲究?里面有故事的图片怎么来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