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1)

一首脍炙人口的《乌苏里船歌》,让人口较少的赫哲族在全国家喻户晓。“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听着船歌,在乌苏里江畔漫步,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个依江而居的民族一直守望至今的特有文化。

《乌苏里江 岁月的守望》

作者/李玉兰

选自虎林(赫哲族世居地)电视散文

早春的乌苏里江,是候鸟们的天堂。鱼儿也告别了“冬眠”,在清澈的江水中闲适地游动。

一条

绿色的大江,就这样承载着经久不衰的渔歌,从生命的源头蜿蜒而来,在丰盈的岁月里静静地流淌。没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只有一江碧水,滋养着一方黑土、两岸风光,在中俄边境线上,打开了独具北国风情的长轴画卷。

早春四月,乌苏里江还在冬天的梦里浅睡,但候鸟们却早已追随着温暖的季风,不约而同地从南方飞来。黑色的鸬鹚、白色的天鹅、江鸥、东方白鹳等国家级珍贵鸟类,远涉千里,在这里安家筑巢,繁衍生息。它们时而掠过低空,时而戏水散步,仿佛这里就是向往已久的天堂。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2)

循着候鸟的呼唤,沉睡了一冬的乌苏里江终于在五月的春风中,醒来了。

卸去笨拙的冬装和冰冷的面孔,乌苏里江甩掉一身的疲惫,又恢复了母性的温柔与恬静。深潜的鱼儿,告别了“冬眠”,在纯净清澈的江水中,自由闲适地游动。“三花五罗十八子”忙着为乌苏里江鱼加工独有的“名片”,驰名中外的大马哈鱼将自己写成龙的传说,为乌苏里江注入了几许灵性和神秘。

初夏时,伫立在江畔欣赏日出,令人心驰神往。

初夏

时节,伫立江畔,欣赏壮观的乌苏里江日出,是最令人心驰神往的时刻。凌晨两点多钟,当人们还在睡梦之中,乌苏里江的上空已开始泛红,一轮红日携着淡淡的云雾,跃出江面,在东方冉冉升起。顷刻之间,挣脱了云雾,喷薄而出,把万道霞光撒向江面,为乌苏里江披上了一件霓虹羽裳。勤劳的渔民沐浴着初升的朝阳,摇着一叶轻舟,开始撒网捕鱼。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3)

阳光的朗照下,沿岸连绵不绝的湿地,也开始舒展着自由的呼吸。极目远眺,迂回环绕的水泽泡藻与碧绿的青草交错排列, 塔头与树丛点缀其中,好似一幅天然的水墨风景画,尽显北大荒独特的原始风采,透射着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乘船行驶在湿地的主航线上,可以看到对岸俄罗斯独特的异域风光。

乌苏里江上游的月牙湖野生荷花是千年前从江南迁移而来,以特有的禀赋,成就了一处塞外奇观。盛夏时节,荷花含苞绽放。千亩荷花在翠绿的荷叶映衬下,袅袅娜娜,婷婷玉立,在微风中翩然起舞。晶莹的露珠在荷叶上颤抖,似粒粒珍珠撒落玉盘。放眼望去,波光莲影,暗香浮动,呈现着“无穷荷叶连天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江南风韵。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4)

渔舟唱晚,鸥鸟绕帆,鱼儿满仓歌满船,是秋天的乌苏里江上最抒情的画卷。

秋天

的乌苏里江是北方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江畔,云淡风轻,五花竟放,层林尽染,秋天的斑斓在这里交相叠映。经历了春夏的洗练,一江秋水,微波粼粼,宁静安恬地映衬着天光云影,昭示着它与众不同的魅力。夕阳西下,烟江画柳。点点渔火伴着落日余晖,在恬静的江面上摇曳成朵朵光的奇葩。“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渔舟唱晚,鸥鸟绕帆,鱼儿满仓歌满船,是乌苏里江上最抒情的画卷。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5)

敏感的候鸟们又开始频繁地活动,为即将开始的长途跋涉,精心准备。温度的变化让它们感受到,秋天来了,它们就要告别这里,携家带口地启程归巢了。

渔民们凿冰捕鱼,为冬日里乌苏里江沉静的江面增添了别样的生机。

轻舞飞扬

的雪花,为乌苏里江拉开了冬天的序幕。两岸玉树琼花,冰雕雪砌,一片银白。江面千里冰封,平滑如镜。在冰雪的催眠下,乌苏里江睡进了一则冬天里的童话。勤劳的渔民们开始凿冰捕鱼,为沉静的江面增添了别样的生机和情趣。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6)

一条深情的大江,在岁月里静静地守望。带走了时光的碎影,见证着季节的更迭。有滋有味的日子随碧绿的江水流动着,写意着简装的历史,打磨着经久不衰的船歌。淳朴的稻香,摇曳的渔火,一江银色的花朵,守护着一怀绿色的生态梦,滋润着蓝天碧水间红彤彤的新生活……

“鱼生鱼长”的赫哲族

三江沃野,山水纵横。乌苏里江与黑龙江、松花江下游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生活着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赫哲族。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7)

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特产——鳇鱼、鲑鱼、三花五罗、貂皮、麝鼠……自古以来,就是富饶的天然渔场和逐猎之地。人们常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来描述这里的富庶。

由于居住在高寒地区,赫哲族以捕鱼、食鱼为生,可谓“鱼生鱼长”的渔猎部落,也是中国北方现存唯一的渔猎民族。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8)

老赫哲人捕鱼,看冰面就知道在哪下网

赫哲族人生活的北纬45度以北的严寒地区,有长达 7 个多月的结冰期。冬季到处是冰天雪地,江水结冰达 1- 2 米,而这正是赫哲人民捕鱼的大好季节。

他们的冰下捕鱼方法,既有网捕,又有钩钓。经验丰富的赫哲老渔民只要审视冰面的颜色,就知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下网。冬季冰下鱼群聚集,用大拉网一次可以捕到成千上万斤鱼。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9)

赫哲人的餐桌离不开鱼

捕鱼为生的赫哲族人更是吃鱼的专家。不仅方法多,而且十分讲究。赫哲族人吃鱼,主要分为生食和熟食两类。

杀生鱼,既是赫哲族人平时经常吃的菜,也是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佳肴。将活鱼处理后切成细丝,加入调料和配菜,吃起来鲜而不腥、凉滑爽口,味美异常。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10)

鱼刨花,是赫哲族人冬季吃生鱼的另一种方法。先将冻鱼的皮用刀削掉,然后用刀或刨子将鱼削成刨花一样的薄片,加一些盐即可食用。据说这是冬季下酒的好菜。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11)

"塔拉哈"则是一种传统的熟食做法,将鱼肉带皮片下,切成连搭肉片,放在篝火上烤熟,用不同柴火、放不同调料,可以烤出风味不同的"塔拉哈"。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12)

世代传承的“鱼皮文化”

赫哲族世代传承着一种“鱼皮文化”,历史上众多民族都曾拥有“鱼皮文化”。传统的鱼皮技艺包括一整套复杂的加工过程,过去赫哲族妇女都能熟练掌握,后来由于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昂,自清代至今,只有同江市街津口的赫哲族将之传承。

鱼皮到了赫哲人手里仿佛有了新的生命。它们被做成鱼皮长衫、鱼皮套裤、鱼皮靰鞡(一种鞋子)等等,鱼皮衣的特点是轻巧、暖和、经久耐磨耐扯,且不透水。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13)

鱼皮服饰多为长衣服,主要是妇女们穿用。其样式象旗袍,腰身稍窄,身长过膝。袖管宽而短,没有衣领,只有领窝。衣裤肥大,边沿均有花布镶边,或刺绣图案,或缀铜铃,显得光亮美观。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14)

鱼皮套裤分男女两种。男人穿的上端齐口,裤脚下沿镶黑边。冬天穿上狩猎可以抗寒耐磨。春秋穿上捕鱼可防水护膝。此外赫哲人还曾用鱼皮做裹腿、围裙、手套等。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15)

不过,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赫哲族服装的材料及式样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赫哲人也穿上了毛料衣服。鱼皮不再是赫哲族的遮体服饰,而是作为一种民间工艺被收藏于艺术的宝库博物馆之中。

而除了制作成日常穿着的鱼皮服饰和用具,心灵手巧的赫哲人还用鱼皮制成了许多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

鱼皮壁画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16)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17)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18)

△2015年03月10日,一幅用鱼皮制作、图案为九龙的鱼皮壁画亮相吉林长春。鱼皮全部为大马哈鱼材质,画高1.5米,长7.2米,采用精选的3888张鱼皮,由10名赫哲族技师采用浮雕、刺绣、缝锁等技法耗时4998个小时制成。

鱼皮工艺画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19)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20)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21)

△赫哲人利用鱼皮、鱼鳞、鱼骨,集意、韵、工于一体,在保持赫哲渔猎文化传统风貌的基础上融入时尚元素,利用平贴、镂空、缝制、立体浮雕等工艺制作鱼皮画,充分展现了赫哲族捕鱼、狩猎等民俗风貌。

赫哲人的双手不仅仅会捕鱼

赫哲族的图案艺术非常发达,他们常常在用鱼皮、兽皮制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绣制各种云纹、花草、蝴蝶及几何形图案等;在餐具、桦皮制品上雕刻各种二方连续纹样、云纹、山水、花朵、鸟兽等,形象生动,造型美观别致。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22)

△表现赫哲人狩猎场面的桦树皮工艺品。

妇女们在衣襟、披肩、腰搭、帽子、裤腿等处用彩线刺绣的花纹、图案更为精美。尤其是日用品上的彩绣如“雄鸡衔花”、“花篮与莲藕”等图案,构图新颖别致,格外精彩。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23)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24)

△赫哲人制作的民族服装和传统工艺品

能歌善舞的赫哲人

赫哲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建国后大多数通用汉语,民间文学丰富多彩。

“伊玛堪”是他们特有的一种民间说唱文学形式,类似于北方的大鼓,以讲唱古史和英雄故事为特色,也有讲述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的。每当皓月当空,篝火通明,赫哲族的老人就会唱起“伊玛堪”,村屯充满了欢乐气氛。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25)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26)

赫哲族民歌有10多种,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喜歌、悲歌、古歌、渔歌、猎歌、礼俗歌、情歌、摇篮歌、叙事歌、新民歌等。

赫哲族的妇女爱唱“嫁令阔”(类似于民间小调),优美动听,无论是曲调和节奏,都会使人感到江水波浪的起伏和渔船划行中的轻摇微摆。但凡是男女老少都能触景生情,唱几曲即兴的调子。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27)

“赫尼纳”是一种民间小调,多是妇女们在劳动中哼唱的明朗轻快的曲调,它婉转清丽,悠扬嘹亮,旋律优美。《乌苏里船歌》就是著名的赫尼纳调代表作。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28)

赫哲人的家乡,有不少沼泽地带,每年春暖花开季节,一群群洁白的天鹅竞相飞来。在过去,很多赫哲族的妇女身穿镶有彩色花边的长袍,随着歌声舒展双臂翩翩起舞,舞时而还会模仿天鹅鸣叫的声音。可惜这种优美抒情的天鹅舞现已基本失传。

赫哲族民间还流传一种名为“哈康布力”的集体舞,舞蹈动作有三步向前一起跳、拉手、拍手、转身等。男女双方同意后,即可同跳,不跳的人坐而旁观。由于年代久远,会跳“哈康布力”的人也已不多了。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29)

还有一种类似“踢踏舞”的舞蹈,名叫“庇里西勒”,也是赫哲族的传统舞蹈之一。基本动作是“踢踏步”,舞者人数不限,动作统一,舞技熟练者,可以用脚踢打出各种复杂的快速节奏,令人欢快兴奋。

他们,是赫哲族的骄傲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30)

韩庚,赫哲族,中国流行歌手和演员。他是第一位在韩国出道的中国艺人,舞蹈才能出众,尤其善于少数民族的传统舞蹈 。1999年,他作为赫哲族青少年代表的参加了50周年的国庆阅兵仪式。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31)

乌·白辛(1920—1966),赫哲族,当代才华横溢的戏剧家、文学家。1939年开始从事戏剧活动,1945年参加革命,做文艺工作。又随军南下解放湖南、广东,并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创作了话剧《黄继光》、《印度来的情人》、《雷锋》、《赫哲人的婚礼》,歌剧《映山红》、《焦裕禄》和电影文学剧本《冰山上的来客》等作品。他成功地把赫哲族“伊玛堪”形式运用于话剧创作,对话剧创作的民族化作了有益探索,是赫哲族新文学的代表。

一首熟悉的老歌送给大家周末愉快(经久不衰的渔歌)(32)

毕大川(1938—2012),赫哲族,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他治学严谨,兢兢业业,主要从事现代控制和软科学的研究、组织工作,成绩显著,其科研成果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1980年获中国科学院二等奖,国防科工委二等奖,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文/综合中国文化网、新华网等 图/视觉中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