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关于春节的古诗(描写春节最有年味的一首古诗)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这是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重大的节日,在这个传统佳节中,凝聚着中国人敬祖,团结,和谐的传统精神。

可惜,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读读古诗词,可以在其中找到我们小时候数着日子盼望着过年的那感觉。

一首关于春节的古诗(描写春节最有年味的一首古诗)(1)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七绝写于王安石在拜相推行变法之时,他看到变法伊始,万象更新,家家户户忙着准备过春节,有感于此,写下此诗。这首诗中,有着浓浓的年味,是每个中国人都怀念的「过年」。

元日,即农历大年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阵阵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和煦的春风中,人们喝屠苏酒,迎接新的一年。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日光千家万户门上,鲜亮而温暖,人们将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一首关于春节的古诗(描写春节最有年味的一首古诗)(2)

这首诗中,处处有着对新法的隐喻,然面千年之后,让我们回味无穷的,却是诗中浓浓的年味,放烟花爆竹,喝屠苏酒,贴对联,贴门神,这曾经是我每年过年都要做的事,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过年的仪式渐渐减少,跟一个普通的节日差不多了,现在的新年,也越越来没有年味。

曾经,我们要用半个月来准备过年,一家人齐心协力准备过年的物品,在这个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里,亲人团聚,交流情感,给长辈拜年,给小孩准备压岁钱,这一切,包含着中国人的情感,文化,精神,这也是「过年」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希望我们的「春节」不要变成一个普通的节日,希望我们的「年」过得越来越有年味。

文 | 谢小楼

每天一首古诗词:王安石《元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