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兔要收购百世了吗(极兔68亿收购百世)

明天就是双十一了。即使大促时限拉得如此之长,但“正日子”的来临还是让所有相关从业者绷紧了神经。

除了各大品牌、电商平台铆足了劲要刷新业绩,与电商息息相关的快递业务同样严阵以待。而这个双十一,对于大促节点前刚刚宣布68亿元收购百世国内快递业务的极兔而言,则有着更加特别的意义。

或许,这就是8000亿快递行业重铸格局的开始。

极兔要收购百世了吗(极兔68亿收购百世)(1)

极兔,现在常被成为快递“卷王”,内卷的卷。

2020年3月才在国内起网,发展速度飞快,把老玩家们纷纷“卷”进新一轮价格大战,用互联网打法把“四通一达”和顺丰打得措手不及。如今不到两年时间,极兔成为国内快递第一起大并购的主角,亲手为百世的出局盖了章,“四通一达”变为“三通一达”。

而在最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时,极兔的外号不叫这个,而是“印尼版的顺丰”。

极兔要收购百世了吗(极兔68亿收购百世)(2)

极兔速递J&T Express,J的意思是Jet喷气式飞机,T意味着Timely(及时)、Technology(科技),加起来就是又好又快。别看极兔现在在国内一副价格屠夫的凶狠模样,在它发家的东南亚市场,极兔的口碑是很好的。

极兔创始于2015年8月,即使按照这个时间和国内的老牌快递相比,他也是小弟。极兔创立的目的非常直接,为了解决OPPO手机在东南亚的运输问题,因此早期的投资和团队都来自OPPO,创始人李杰之前是OPPO印尼区的首席执行官。

OPPO背景对极兔而言非常重要。

另一个重要背景是,极兔赶上了东南亚电商产业的崛起。正式极兔成立那年,马来西亚颁布了《物流与贸易便利化总体规划(2015-2020)》,印尼开始积极推进国家产业数字化建设,其中就有电商和智慧物流。

2015年至2019年,东南亚五国的电商GMV复合增速均超35%,在这样的数字化建设的狂潮下,极兔从印尼雅加达起步,用国内已经成熟的先进快递经验在这片蓝海进行降维打击,版图迅速铺开到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柬埔寨等地区,成为东南亚第一家切入电商快递领域的专业快递物流公司。

2020年3月,极兔回国,用不计成本烧钱换规模的打法成为破局者,平静了很久的老牌快递们被迫接招,一边是疫情之下快递单量的爆发,一边是极兔被人1.5元我0.8元的“不要命”打法,快递行业出现了“通达系围剿极兔”的局面。

7月开始,以圆通为第一炮,申通、韵达等紧随其后,发出了明确排挤极兔的文件。没成想这反倒成了一波反向宣传,因为不少媒体由此深扒发现,极兔快递员一单收入能达到2元,高于通达系的1.5元。

极兔要收购百世了吗(极兔68亿收购百世)(3)

极兔这么“嚣张”,除了因为有在东南亚的成功运营经验,还有两个重要原因。

一是OPPO背景让很多OV加盟商愿意成为这个年轻品牌的第一批强力铁军,成为极兔狂奔的基础;二是稳定的商流,同为段永平系的拼多多强势崛起,社交和下沉的驱动下,拼多多成为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而极兔成为了拼多多的“御用快递”,按新眸的说法,极兔“拿到了中国电商快递的最后一张门票”。

虽然拼多多称和极兔“无特殊合作、无投资关系”,但外界还是把二者同划到段永平系里,认为黄峥和李杰是师兄弟。据媒体报道,每单快件揽收后如果24小时内没有发往分拨中心的记录,通达系企业就会被拼多多罚款5到10元,但极兔就不会。

而且极兔不守“规矩”,正常来说,快递价格战会以共同涨价作为结束,以此进入行业良性发展时期,但极兔就不。围剿极兔后,通达系统一涨价,极兔还在坚持更低的价格,在8月就将日单量稳在了人500万以上。

去年双十一,极兔超额完成1500万的目标达到了1600万日单量,今年初,极兔已经完成了日单量从0到2000万的跨越,超越了申通。从“印尼的顺丰”变成了“快递界的拼多多”,极兔卷无止境。

快递是一个非常吃规模效应的产业,规模做得越大,企业越是能进入良性发展循环。极兔这套烧钱换规模的打法野蛮但也好用,据说,极兔创始人李杰的一句口头禅是“加盟商先准备好亏两年”。

极兔在国内用的是“直营 加盟”的运营模式,并随着发展形成了以加盟商为核心的格局,在这方面,OV的经验又起了大作用,被媒体称为“加盟制电商快递公司的标杆”。

极兔要收购百世了吗(极兔68亿收购百世)(4)

极兔不是快递行业动荡的唯一原因,毕竟还有疫情之下的行业发展、顺丰京东下沉等多种因素。但极兔显然是推动行业内卷的重要因素。

在这样的竞争之下,百世成了第一个出局的老牌快递。

极兔要收购百世了吗(极兔68亿收购百世)(5)

虽然被统称为“四通一达”,但百世和其它几个桐庐系草根出身的快递不同,创始人周韶宁履历光鲜,海归精英,曾任谷歌中国区总裁,2007年创办百世,是马云投资的第一家快递公司,且后续数融资都有阿里系的参与,2017年顶着当年“在美国最大规模IPO”的头衔,融资4.5亿美元,股价也一度达到每股13.54元。

百世也从一开始就和其它三通一达不一样,人家走技术路线的。曾经也是非常风光,虽然一直都没盈利。

其实百世挺努力了,到2019年的亏损已经收窄到1.2亿了(同年营收351.8亿元),眼看马上要赚钱,2020年的行业翻天覆地,再也没给百世机会,亏损直接扩大到20.5亿元。

所以从今年初,就有报道称百世集团在战略评估中曾考虑过出售公司股份的可能性;9月又有消息,说百世集团考虑出售快递子公司。

喧喧闹闹,直到10月底官宣,百世把占比接近65%的国内快递业务以高于市值的11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极兔。

那么作为快递头部玩家中唯一一个连年亏损、累计亏损几乎达到150亿元的企业,百世是如何做到的呢?

其实就是和百世坚持的技术路线有关。

相比于底层物流的投入,百世更在意运用智能技术驱动行业,因此百世愿意把钱都投在技术方面。这意味着,在物流这个重资产行业里,百世偏偏要走轻资产路线。别的快递公司赚了点钱就赶紧买地买设备,百世就不,百世要租。

办公楼租的,运转中心租的,硬件设备租的,连车队都是以外包和融资租赁共建的,真的是非常轻。

其它几家拿了地的,场地租赁费用不超过2%,百世则高企在20%以上;70%的技术投入迟迟不见回报,反而在一波波疯狂价格战的背景下,巨大的成本投入最终成为百世付不起的样子。

百世同时失去的还有最基础的物流服务,类似于只仰望星空不脚踏实地,费大力气研究高速自动分拣线、自动包裹扫码称重一体机等智慧物流的技术,却无法避免最普通的快递业务中的暴力分拣、丢件等问题,逐渐失去了基本盘。

2021年百世半年报显示,集团上半年亏损10.74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95%,已经徘徊在破产边缘。

而出售国内快递业务,也算是百世自救的重要手段之一,毕竟极兔老板大气,给了一个高于市值的价格。

而没有了快递业务,百世也可以轻装上阵,做一直想做的综合性物流供应链服务。据燃财经报道,百世“也希望借此转型,聚焦供应链、国际物流等业务,在更加差异化的市场获得机会。”

基本等于断臂求生了。

极兔要收购百世了吗(极兔68亿收购百世)(6)

对于极兔来说,在价格战打得太过火以致于被监管之后,吞并百世快递业务有利于快速提升市场份额,加速扩张。

极兔2000万的日单量加上百世的2500万,粗略预计可以占到14%的市场份额,超越申通后,现在压力来到了市占率15%的韵达和圆通这边。

第二点,也是普遍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收购了百世的极兔,可能会借此敲开淘系的大门。在这次并购交易中,阿里不仅没有阻挠,也并未出售在百世集团的股份,据晚点LatePost报道,“收购完成后,阿里将会长期保持对百世快递中国区的接口不变,而百世快递中国区将会保持独立品牌运营。”

这极大可能意味着,极兔也能因此进入菜鸟体系内,接手淘系电商这个百世最大的订单来源,直接切入通达系腹地。如果真能成功,极兔就可以过上左手拼多多右手淘系的快乐日子,68亿买个门票也能算是值得。

所以,目前来看,极兔收购百世快递看可以算是一个双赢的买卖。

当然,也有些问题,极兔和百世的寄出快递业务都比较粗放,虽然百世的基础设施对极兔的吸引力还是挺大,但相比“三通一达”就有点不够看了,且二者都是加盟模式,百世能补的短有限,极兔接手后,势必要加大投入补全短板。

作为搅局者的极兔,并没有改变快递行业的基本现状,精细化程度低、利润微薄又要打价格战、没有差异化、“剥削”快递员等问题依然存在,作为被国家叫停恶性竞争的行业,快递行业还是很“蛮荒”。但并购百世显然为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内卷愈烈,我们可能正在见证一段新的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