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登山(诗人学者勇士)

诗人·学者·勇士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的闻一多

(发于《语文报·初一版》2012年第14期4月9日)

文学家登山(诗人学者勇士)(1)

作者臧克家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对闻一多的评价是:“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那么,我们就从“诗人”、“学者”和“勇士”三个关键词出发,阅读闻一多。

文学家登山(诗人学者勇士)(2)

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

闻一多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他的《红烛》、《死水》两部诗集广为流传;他提出的诗歌主张“三美”,即“诗的实力不独包括着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更是影响深远;他的《七子之歌》传唱至今,朴素真挚、深刻感人,听后不禁潸然泪下,他的诗歌就有这种直入人心的力量。可是作者在本文中为什么不涉及闻一多作为“优秀诗人”这一方面的内容呢?因为闻一多作为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的一面,大家都知道,所以作者干脆一笔不写。显然,作者在这篇千余字的短文中另有侧重。

臧克家也是著名诗人,是闻一多的学生。本文写的虽然是散文,下笔却是诗的语言。如大量运用四字短语“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音节铿锵,诗意盎然,读来朗朗上口。又如对句的运用,开头是“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结尾是“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前者对比,后者并列又对偶,富于音乐美。还有生动形象的语言“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巧妙地比喻来揭示闻一多先生文化救国的理想。最后是把记叙描写抒情化,笔端带有强烈的感情,如“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只要分行,就是一首小诗。

看来诗人臧克家写散文来纪念闻一多,用的就是诗歌的语言——精致精炼精美,有诗歌的气息、意蕴和精神,读来自然热情澎湃,极富感染力!

文学家登山(诗人学者勇士)(3)

卓越的学者

对大众来说,诗人闻一多远比学者闻一多著名,所以这就有必要做一些简要的介绍,也只能是简要的,一则篇幅有限,二则学术领域过于专业。然而尺短情长,闻一多先生做学问的过程之艰辛、精神之可贵,对于我们而言是能懂得并且有意义的。你看他如何锲而不舍:“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你再看他如何废寝忘食:“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十几年的艰辛,终成硕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做得漂亮,做得卓越,真是“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其实这一剂剂文化药方,救济的是衰微的民族,照亮的是整个中国!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卓越的不仅是学术成果,更是其治学精神!由此,我们还可以学一点臧克家先生写人选材的方法,即精心选材,高度集中,选取典型事例和细节等。

大勇的革命烈士

从“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到“他‘说’了就‘做’”, 就把闻一多的身份从卓越而谦逊的学者巧妙而自然过渡到了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和大勇的革命烈士。诗人到学者,很正常;然而由学术到政治,由学者到战士,很不容易!但闻一多就是要反对专制和极权:你看“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 虽然这样的言行要以生命作为代价,但是他在所不惜,你听:“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最后一次讲演》)你再看:“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无论是“说”,还是“做”,闻一多都是惊天地,泣鬼神。他为民主而战,为自由而死!

诚如匈牙利著名的爱国主义战士和诗人裴多菲• 山陀尔所言:“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就是生命的核心意义和价值,也是中国从五四以来至今都还不可或缺的普世价值。“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是闻一多先生人格的写照,更是他精神的写照,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

感谢臧克家,写人,写形不难,难得是写精神。掩卷深思,不由想起《有的人》中的诗句:“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虽然是为了纪念鲁迅的,但是也同样适用于诗人、学者和革命烈士三位一体的闻一多,特别是考虑到本文发表于1980年的《人民日报》,那是文革刚刚结束,本文就显得特别有意义了,我以为。

文学家登山(诗人学者勇士)(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