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解人物形象(从叙事手法人物形象)

如果你见过海的万丈波澜,你定会明白什么叫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如果你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体会过保尔•柯察金的钢铁意志,你定会明白什么叫永恒的生命和不朽的传奇。


近日,我又重温了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部用了三年时间,作者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条件下完成的不朽名著。

本书就像一曲催人奋进的革命交响曲,读起来令人精神振奋,人心鼓舞,充满正能量。语言风格生动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修饰,于平实中见真章,多种叙事手法的运用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

接下来,我将从叙事手法、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三个方面展开叙述,和大家一起解读这本震撼人心的钢铁巨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解人物形象(从叙事手法人物形象)(1)

01、本书采用了四种叙事手法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解人物形象(从叙事手法人物形象)(2)

1、时间场景特写的叙事法

本书的开头按照时间的顺序,通过以下三个重要场景的特写,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刻画做足了铺垫。

① 12岁的保尔为何被辍学,又如何从一个顽劣少年变成孝顺懂事的锅炉工

保尔12岁时,生性活泼,好动顽皮,在神父的《圣经》课上,保尔对地球是由上帝创造的说法向神父提出了疑问,不料遭到神父的一顿毒打;而顽劣的保尔把烟末洒在了神父做复活节面包的发面里,惹下了被永远辍学的大祸。

保尔辍学后12岁-14岁一直在车站食堂的洗碗间工作,工钱从8个卢布加到了10个卢布,两年来,他长高了,也长结实了,也吃尽了苦头。

在这两年的成长历程中,保尔不仅孝顺懂事了,更学会了关心他人,对于女洗碗工和女招待这种弱小群体的保护,也体现了保尔嫉恶如仇的优良品质。

显而易见,这种时间场景特写的叙事法,让少年的保尔整个人的形象十分丰富和完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解人物形象(从叙事手法人物形象)(3)

② 1917年,俄国沙皇被推翻,红军解放了俄国,但随即又被德国军队占领了

奥斯特洛夫斯基从大处着手,点到为止地交代了社会经历的变革,然后将描述重点放在了人们对于新政权的欢迎态度上,并且主要通过保尔和他的三个小伙伴表现出来。

然而,革命的道路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强大的敌人面前,红军选择了暂时撤退。

在此过程中有一条极为清晰的线索——枪,将故事情节巧妙在穿在了一起。红军撤退时发枪给老百姓,希望他们拿起武器反抗;保尔抢枪后十分心满意足;德国军队进城后首先收缴枪支;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为了安全着想,销毁枪支;保尔偷枪,中尉恼怒之下搜查枪支。

整个时间特写场景的层层推进,十分激动人心的同时,也为保尔走上革命道路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解人物形象(从叙事手法人物形象)(4)

③ 1919年,在赶跑了德国侵略者后, 匪徒佩特留拉又给乌克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918年保尔和他的初恋情人冬妮尔坠入甜蜜的爱河,然而似乎再热烈的情感也温暖不了苏联人民的心灵,苏联的上空依然笼罩着阴云。

保尔的革命引路人朱赫来在这个时间点的出现,为保尔走上革命道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起先保尔出于友好,让朱赫来到自己家里躲避。在与朱赫来整夜深入交往的过程中接受了革命的熏陶,他开始了解革命、赞同革命,并且在朱赫来整夜未归时担心他。

最终保尔在朱赫来被捕后奋不顾身地营救他,开始了第一次革命的征程。

通过以上时间点的特写场景描述,将保尔的勇敢无畏与内心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同时,也生动的刻画了保尔从一名锅炉工成长为一名优秀革命战士的重要历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解人物形象(从叙事手法人物形象)(5)

2、书信形式的叙事法

用书信叙事,换一种表达方式,信件是叙事的载体,用书信展开叙事手法,其显著特点在于其强烈的文学性,让我们感觉十分真实自然。

本书书信形式的叙事手法,主要运用在以下三个场景:

① 保尔和他的初恋冬妮尔热烈的初恋

初恋是人世间最纯美至真的一种情感,在一次偶然邂逅中,保尔认识了冬妮亚,一个像精灵一样的可爱女孩,少男少女的情怀被深深触动了,一段纯洁热烈的恋情就此展开……

保尔生气一扭头,看见了一个陌生的女孩。这女孩穿着白色水兵服和银灰色短裙,领子上有蓝条纹。花边短袜紧裹住晒黑的小腿,脚上是棕色的便鞋。栗色的头发梳成一条粗大的辫子。

这个女孩就是林务官的女儿冬妮亚,一个出身尊贵,热情、友好、善解人意的少女,一个出身低下,自尊、敏感、倔强的少年,就这样相识相知了。

冬妮亚在写给好友塔季亚娜的信中,详细地叙述了她对保尔热烈的情感:

亲爱的塔季亚娜:

我在前几封信里提到过保尔,原以为自己对这个小锅炉工的感情,无非是年轻人的逢场作戏而已。但是我错了,的确,我们两个人都还很小,加起来才33岁。然而,我们的感情是认真的。

在我所熟悉的男孩当中,没有一个像他那样意志坚强,像他那样对生活的理解明晰而独特。为了在生活中寻求瑰丽夺目的光彩,也为了让他经受更加艰巨的考验,我险些使他丢了命……。

塔季亚娜,我这会儿深切地意识到,这类玩笑是开不得的。保尔被我的建议惊呆了,他甩掉鞋子,一纵身真的从悬崖上跳了下去。我要拦也来不及了。

我吓得拼命尖叫起来……这短短的三秒钟,我惊恐万分,冒着从悬崖上滑落的危险,心急如焚地俯视着湖面。……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那个我心爱的黑头发脑袋才露出来。

以书信的形式交代了保尔和冬妮尔二人的情感发展历程,在信中,冬妮尔向好友倾诉了她对保尔的爱慕之情,同时又通过冬妮尔讲述的跳崖一事让我们了解了保尔的性格特点,十分真实而自然;字里行间中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一对初恋情人的甜蜜和美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解人物形象(从叙事手法人物形象)(6)

② 实习医生尼娜的日记描写了保尔重伤后苏醒的经过

保尔负伤了,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死亡已经接近他的时候,保尔却凭借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摆脱了死亡。

本书并没有直接描写保尔受伤后苏醒的经过,而是通过实习医生尼娜的日记——以第三人的口吻将其中的经过交代得清清楚楚,十分新巧。

1920年8月26日

今天,救护列车送来一批重伤员。有个头部受重伤的红军战士,被安置在病室靠窗的床位上。

他只有17岁,他叫保尔﹒柯察金。他的小包里有共青团团员证、残破的红军战士证,还有摘录的团部嘉奖令……。

8月27日

今天检查了保尔的伤势。伤口很深,颅骨被击穿,造成头部右侧麻痹;右眼出血,眼睛肿胀……。

8月30日

保尔仍然没有恢复知觉。……和保尔以前在车站食堂一起工作过的护理员弗罗霞一直寸步不离地守在他的身旁,可现在连我也觉得,保尔已经没有希望了。

9月2日

保尔恢复了知觉,他活过来。

10月8日

保尔可以不用人搀扶,就能在花园里散步了……。

10月14日

保尔出院了,一只眼睛失明了,不过从表面上看不出来。保尔说“还不如瞎了左眼呢,现在我怎么打枪呀!”他还在想着上前线。

显而易见,透过日记式的书信叙事法,可以深切地体会到保尔在疗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非同常人的忍耐力,以及永远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最前面的奋不顾身的精神,非常具有艺术感染力。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解人物形象(从叙事手法人物形象)(7)

③ 保尔和他的爱慕对象丽达之间亦师亦友的革命情感

革命形势在不断地发展,保尔的革命生活也依然在继续。在新的学习和工作中,保尔认识了丽达,对她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情感。

如果说他对冬妮亚的感情出自一个少年最本真的情怀,那么他对丽达的感情就产生于他们共同的革命生活中。

漂亮、机智、干练,冷静的丽达采用日记的形式,把对保尔的一系列心理描写得非常细腻。

5月24日

谢加尔同志把他的学生保尔转给了我,他说我们有共同学习的地方。

8月11日

省代表大会闭幕后,同志们都去参加乌克兰代表大会了,日常工作都压到了我的肩上,晚上没有时间学习,但保尔希望继续学习。

8月23日

我经过走廊时,不小心听到保尔说了一句脏话,他没敢再看我一眼就溜走了,因为他知道,无论谁骂人,我都不会原谅的。

12月4日

雪下了一整夜,有报告说,筑路工地全被大雪给封住了。保尔一点消息也没有,我至今都不知道,他为什么不愿意跟着我见面。

1月9日

我为什么这么难过?还没有提笔,就先哭了。……保尔的死提示了我内心的真情:其实在我心目中,他比我原先所想的还要重要得多。

青年的力量战胜了病魔。伤害没能夺走保尔的生命,他再一次死而复生。

通过丽达日记式的书信叙事法让我们发现,保尔和丽达因共同的革命事业而暗生情愫,但却因误以为保尔已亡故错过了这段美好的姻缘。

综上可知:保尔是一个具有钢铁般意志的英雄,然而,英雄也有着普通人的情感,当爱情与伟大的革命事业相冲突进,保尔做出了艰难的选择。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解人物形象(从叙事手法人物形象)(8)

3、心理活动描写的叙事法

本书对运用心理活动描写的叙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重要时刻

① 保尔和丽达阔别已久后重逢的喜悦

1924的冬天注定是一个让人感觉异常寒冷的冬天,伟大的革命先驱列宁逝世了,然而在一次会议中保尔和丽达重逢了……。

丽达拿着代表名单,一个一个念名字时,突然,其中一个名字使丽达打了一个寒战:“保尔。”

说也奇怪,丽达非常渴望看看这个和自己亡友同名的人,偏偏所有的后脑勺都一样,丽达没有看到那个自己渴望见到的人。

“哎,走吧。”

这声音多么熟悉,多么难忘啊,丽达赶紧回头看,只见面前站着一个年轻人,身材颀长,脸色微黑,穿着草绿色军便服,腰间系着皮带,下面是蓝色马裤。

丽达望着他,两眼睁得圆圆的,直到保尔伸出双手热情地抱住她,颤抖着声音,轻轻唤一声“丽达”,她才回过神来:这确实是保尔。

天意弄人,三年的时间不长,却已经人世变幻,这段心理活动的描写也令我们对于二人的感情不胜感慨和遗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解人物形象(从叙事手法人物形象)(9)

② 保尔独自站在烈士公墓前思考生命的意义时

这一段对保尔心理活动描写的叙事法,是本书中最闪亮的点晴之处,也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最打动人心的一幕。

他默默地想:“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必须抓紧时间生活,因为一场暴病,或者一次横祸,都可能使生命中断。”

在阴郁清冷的氛围下,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保尔站在烈士公墓前,发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感。这些所思所感打通了我们通向保尔心灵深处的大门,将一个伟大的灵魂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完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极具感染力的话语也深深撞击着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莫大的鼓舞,激励着我们不断探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这段对保尔的心理活动描写,除了表现了对烈士的沉痛悼念和最崇高敬意,也暗示了烈士用自己的生命迎来了苏维埃的新春,从而激发了保尔继续与命运做斗争的强烈斗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解人物形象(从叙事手法人物形象)(10)

③ 保尔变成残废,被组织停止了工作,濒临绝望的他准备掏枪自杀时

这一段对保尔心理活动描写的叙事法堪称经典为保尔后续能以顽强的钢铁意志写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做足了铺垫。

保尔曾经多次让死神在自己面前停下脚步,创造出“起死回生”的奇迹,但是现在,他成了残废,被组织停止了工作,濒临绝望的他似乎已经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在古老郊区公园的长凳上,保尔拿出了自己衣袋里的枪……

“谁能想到你会有这样的一天?”

枪口轻蔑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但很快他又把手枪放到膝头,恶狠狠地骂起来:

“你算什么英雄!要摆脱困境,这是最怯懦、最省劲儿的方法!活得艰难,就一死了之。”

“可你试过战胜这种生活吗?你有没有全力以赴去冲破铁环呢?”

“当初,怎样一天发起17次冲锋,硬是拿下一座城市,你全都忘记了吗?”

“把手枪收起来,可别对任何人提起这事儿。纵然到了生活难以忍受的时候,也要设法活下去,让生命变得有价值。”

综上可知:沉重的打击让保尔失去了继续活下去的信心,在准备掏枪自杀时,保尔又重新领悟了生命的意义,决定做出相应的努力,最终保尔以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自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解人物形象(从叙事手法人物形象)(11)

4、人物描写的叙事法

本书对于保尔人物描写的叙事法,从头至尾串连了整本书

① 保尔的四次死里逃生

  • 第一次是偷了邻居家的枪,哥哥阿尔焦姆帮他藏树林里才逃过一劫;
  • 第二次是为救朱赫来被抓入监狱,后来被当作普通犯人错放了;
  • 第三次是在一次激战中,被炮弹击中头部;
  • 第四次是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半路上误传出保尔已经死去的消息,但保尔第四次战胜死亡回到了人间。

② 保尔四次受伤

  • 1920年保尔参加日托末尔战役,头部负伤,右眼失明;
  • 在筑路中得格鲁布性肺炎兼肠伤寒;
  • 医生在他脊柱上发现了弹片的伤痕后回乡养病;
  • 1927年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开始文学创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综上所述,我们清晰到看到这本小说的情节线索:少年保尔的生活与反抗--战士保尔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建设者保尔的忘我工作--钢铁战士保尔与疾病顽强斗争。

通过对于保尔这条人物线的描写,也让我们震撼人心的感觉到——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解人物形象(从叙事手法人物形象)(12)

02 、人物形象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具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坚忍不拔、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是苏联第一代共青员的光辉形象,他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无限忠诚及为实现信仰的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令人敬仰。

① 人物形象:出身于贫苦工人家庭,个性倔强,充满青春活力,身残志坚,不畏困难,意志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是在革命战争中锻炼和党的教育下成长的共产主义战士。

② 保尔性格:自我牺牲的精神,顽强坚韧的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念。

③ 保尔精神:顽强、执着、刻苦、奋进、勇敢、奉献。

  • 从普通工人子弟成长起来的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质朴、倔强、有反抗精神;
  • 坚毅、顽强,高度自觉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
  • 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坚定的革命信念。

冬尼娅:保尔的少年伙伴,青年时的恋人,她天真、淳朴,但后来又贪图安逸生活,离开保尔,变成时代的落伍者和寄生虫。

朱赫来: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爱憎分明,勇敢机智,沉着有主见,善于领导和组织群众,他在革命斗争中团结了广大的工人,教育了无数的青年,对敌人有火一般的愤怒与憎恨,不屈不挠地和剥削者做顽强的斗争。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领导人,启发和吸引了一大批像保尔一样的青年参加革命。

丽达:优秀的共产党员,心地善良,干练勇敢,善于出谋划策,有着顽强的革命意志,爱憎分明,热爱共产主义,憎恨剥削阶级。

哥哥阿尔焦姆:一个火车司机,钳工,市苏维埃主席。他具有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和敌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也是朱赫来最好的助手。

谢廖沙:保尔童年时的朋友

克利姆卡:保尔的朋友

达雅:保尔的妻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解人物形象(从叙事手法人物形象)(13)

03、主题思想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第二部分是全书主题全面展开的部分,表现了熔铸“钢铁”和“钢铁”的炼成。

本书描写了前苏联从十月革命到经济建设十多年间的各种激烈矛盾和残酷斗争,塑造了以保尔为核心的英雄群像,表现一代青年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揭示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奉献的主题。

本书描写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英雄的故事。生动再现了十月革命后第一代苏联青年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在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的考验中艰难成长的历程,表现了他崇高的理想。

本书同时展现了青年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以及在和平建设时期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忘我的工作热情。

小说标题中的“钢铁”的含义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解人物形象(从叙事手法人物形象)(14)

结束语

这本书让我们懂得人生的意义,让我们学会了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磨难,用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奋斗精神迎接生活和各种挑战。

愿我用最真挚的情感、最饱满的热情,精心为大家解读的这本我最喜爱的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能赐予大家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奋斗动力。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要上# #情感# #青云计划# #新作者扶植计划.第二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