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群体是什么意思(LGBT群体需要这样的支持)

LGBT群体是什么意思(LGBT群体需要这样的支持)(1)

肯定而非改变:LGBT群体需要这样的支持

(谈性说爱中文网)在近年来的同志运动中,关于国内针对同性恋、跨性别的“心理治疗”的声讨十分热烈。“我们不需要治疗”,这是同性恋、跨性别人群的心声,也是性学界认可的事实。

但在中国的心理咨询界,心理咨询师长期以来接受的都是针对同性恋、跨性别的“扭转治疗”的训练。所谓“扭转治疗”就是指通过心理干预或“治疗”,转变来访者的性倾向。而治疗方法也五花八样,包括厌恶条件反射、认知行为疗法、电击、催眠等,甚至有医院开具 “伟哥”药方或一些安神药物来“治疗” 同性恋。但这显然是无效的。

2012年,联合国下属的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表示,国际专业领域已就性倾向议题达成共识——同性恋是一种自然存在的人类性行为,不符合任何一种病态的条件。所有试图改变同性性倾向的“治疗”不仅没有实际效果和科学依据,任何一种严谨的科学研究都无法证明“性倾向转化疗法”的疗效,相反有大量证据表明此种“治疗”极有可能危害“治疗对象”的精神和身体健康,压抑性倾向会导致自责、羞耻、抑郁、焦虑,甚至自杀等问题。

但在国内,这类“治疗”并未停止,国内针对性与性别少数提供心理咨询的指导文章,也几乎完全是扭转疗法的,这套治疗理念正是源于这些年从未被中国心理学界认真审视和反思过的主流心理知识体系,同时,也反映了目前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半专业化和市场依赖的现状——将“以来访者为中心”变为“来访者消费为中心”,将来访者变为单纯的心理咨询消费者,迎合了社会主流文化对性与性别少数者的“治疗”需求,成为社会压迫的一个重要环节。

面对这样的现状,性与性别专家方刚博士组织国内相关学者和性与性别少数社群共同进行研讨,引入并本土化西方已经较为成熟的针对同性恋、跨性别的咨询方法——肯定性咨询。

LGBT群体是什么意思(LGBT群体需要这样的支持)(2)

什么是肯定性咨询法?

肯定性咨询法是西方已经存在多年的一种针对同性恋、跨性别的心理咨询方法。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心理咨询的理念、策略,而不是一种技术。无论擅长使用哪个流派心理咨询技术的咨询师,都可以应用肯定性咨询法的理念,处理LGBT相关的咨询议题。

肯定性咨询法的英文原文是Affirmative Psychotherapy and Counseling,翻译成中文并不容易。在学者们的讨论中,大家对于将其翻译为“肯定”还是“接受”也存在争议。但是,来自性与性别少数社群的年轻学者廖爱晚认为,“肯定”和“接受”的关键区别在于预设立场,“肯定”的预设立场是对异性恋正统主义和顺性别正统主义进行批判的,而“接受”则没有这样的批判。廖爱晚的分析得到了学者们的认可,最终确定将这种方法的中文名称定为“肯定性咨询法”

同性恋不是病

肯定性咨询法的目标不是“治疗”和“扭转”,而是支持和肯定。

肯定性咨询法鼓励非异性恋者和/或非顺性别来访者接受ta们的性倾向、性别认同与性别表达,而不会试图将ta们转变为“正常人”,或劝说ta们减少乃至消除同性恋、跨性别欲望或行为。

肯定性咨询法强调性与性别少数的存在不是一种心理疾病,并且认为个体接受并肯定自己是其从其他的心理不适或物质滥用中康复的关键组成部分。

肯定性咨询法的实践模型为咨询师接待性与性别少数来访者提供了指导方针,并且以一种符合性与性别少数文化的态度为来访者提供咨询和治疗干预方式。

肯定性咨询的核心是自我悦纳

肯定性咨询法不仅批判了主流心理咨询中针对性与性别少数的态度,也批判了文化中的“恐同恐跨”。简言之,肯定性咨询法,是在去污名的基础上,帮助性与性别少数者自我悦纳,并且处理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

心理学传统上是个体取向的,更关注个人内在的心理历程,而社会历史、文化对于个体心理的影响,较少被关注。但肯定性咨询法十分重视文化对个体的影响。性与性别少数相关的心理问题,又更多是社会文化建构出来的。

咨询师必须认识到,并且充分重视社会文化的影响,才有可能真正在咨询中帮助到性与性别少数。咨询师应该将来访者放诸其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生命境遇之中,将来访者视为独特的生命个体,而不是对照实验室数据和量表所呈现的“正常”或“不正常”的具有某种“缺陷”的客体,才能从体察来访者的角度出发,帮助其完成作为一个“人”的生命探索。

肯定性咨询法认为:性与性别少数的咨询,必须具有跨学科视角。心理咨询不能完全从一个学科,如单一的认知学、心理学、医学视角来看;而必须汲取新的学科知识,才能进行真正对来访者有益的咨询。

肯定性咨询法深刻质疑和反省“价值中立”、“来访者中心说”等心理咨询界流行的价值观,对于声称寻求“扭转治疗”的来访者,主张咨询师会与来访者一起检讨是什么原因促使其寻求扭转治疗,分析社会文化对性与性别少数污名的影响。无论面临LGBT群体怎样的心理问题,都不是从其“性身份”入手,而是从对性身份的污名入手。

此外,肯定性咨询法还主张“赋权”,帮助来访者从文化压迫中走出来,从而实现增能、增权。

从某种意义上说,肯定性咨询法所体现的咨询理念、基本方法以及咨询态度,对中国心理咨询界将是一场革命。

肯定性咨询法的引进

面对国内针对LGBT群体咨询方法的缺失和迫切需要,从2011年至2015年,方刚博士与两届研究生历时5年,四易其稿,反复修改,终于迎来了《肯定性咨询法》一书的出版。

同性恋亲友会负责人、同性恋权益活动家阿强提到,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咨询师根本不了解同性恋和跨性别,提供完全错误的咨询,给来访者和家人带来伤害。他相信肯定性咨询法介绍到中国之后,能帮助心理咨询师系统补充相关知识。

李银河在翻阅此书后,评论说:“从扭转性治疗到肯定性咨询,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转变,你的这本新作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同性恋者的母亲、同性恋权益活动家吴幼坚也认为,肯定性咨询法不仅适合咨询师,对于同志自身,通过了解肯定性咨询法,也可以“长知识、增底气,坚定前行”。

每一个知识或技术“权威”都有可能成为对性与性别少数者的结构性压迫的一份子,而肯定性咨询法以性与性别少数主体的视角,帮助咨询师具备正确的对待性与性别少数来访者的态度和技能,从改变知识结构的层面试图推动社会文化变革。我乐观地期望,假以时日,经由一本书、一种咨询理念,肯定性咨询法将逐步影响到LGBT群体的生存处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